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先进性建设

党内生活“合理碰撞”可以有

2013年11月21日 07:43

体育比赛中有个规则叫“合理碰撞”。运动员只要不是故意伤害对方,一定限度的冲撞是允许的。

在党内生活中,也有一种“合理碰撞”,这就是思想上的交锋。一位领导同志指出,对那些讲原则、敢直言的同志要支持鼓励,对班子内部“合理碰撞”要正确评价,营造掏心见胆、并肩战斗的政治生态。

班子内部,有矛盾和问题是正常的。解决矛盾和问题,需要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公式,就是“团结——批评——团结”,并指出:“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其实就是一种“合理碰撞”。这种“碰撞”,有利于分清是非、统一认识,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有利于充分交换意见、加深理解,从而实现班子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矛盾非“碰”不破也,问题非“撞”不解也。没有“合理碰撞”,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团结。现在,个别单位党内生活质量不高,存在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现象。有的怕碰钉子,该“加速”的“减速”,该“直行”的“转弯”,话说得很圆,甚至原地打转;有的避重就轻,瞻前顾后,怕碰了别人“伤疤”,丢了人缘选票,刚开题就“踩刹车”,不敢触及问题。没有任何碰撞的党内生活,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

自然界有一种叫做“火石”的石头,如果发生强有力的碰撞,就会产生耀眼的火光。同样,思想上进行碰撞交锋,也能迸发出进步的火花。这种碰撞越激烈,越能触及思想、撞击灵魂,越能辩明是非、纠正错误。这就需要对“合理碰撞”正确评价,自觉从利益、关系、人情中解脱出来,不能动不动扣不团结的帽子,从而营造一种敢讲话、敢较真的氛围。

在一次会上,有人对彭德怀同志搞的“百团大战”提出不公正的批评。彭德怀十分恼火,决定和毛泽东交换一下意见,并要求周恩来做中间人。于是,三个人坐到一起。谈话开始时,毛泽东首先开门见山:“咱们定个君子协定:第一,把话讲透。第二,可以骂娘。第三,各自检讨,不准记仇,不得影响工作。”三位领导人推心置腹、开诚布公的“碰撞”,化解了矛盾和心结。

再合理的碰撞,也会碰到疼处。但皮肉之痛,可除心腹之疾。“合理碰撞”,可以碰掉邪气,撞出正气,促进班子团结,促进战斗力提高。

(作者为总参某部党委书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21/7469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