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贵州:深入群众把群众装在心上

2013年11月27日 14:4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时刻把人民装在心上,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

深入群众就必须身入群众实地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调查研究必须要走出机关,走出文山会海,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摸实情,解难题。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体力行,坚持深入群众进行实地调研,为全党干部做出了表率。在新形势下,有许多新的情况、新的变化需要我们去熟悉、去认识,有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矛盾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而要全面审视新情况、新变化,正确解决新问题、新矛盾,就必须走村串户,扎扎实实地调查研究。如今,少数党员干部容易“想当然”,自以为“鼠标在手,点啥啥有”、“足不出户,而天下皆知”,成了名副其实的“闭门造车干部”;一些干部在调查研究中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实地调研不下车,进村调研不入户,田间地头懒得去。这样的“群众路线”,不但掌握不到群众的真实情况,更走不进群众的内心世界。

深入群众就必须心入群众倾听民声。群众工作是我们党赖以联系群众必不可少的渠道和桥梁,是实现党的任务的中心环节,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工作。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该与群众打成一片。而今,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天天喊着深入群众,却始终走不进群众的心中,因为他们人下去了,心没下去,身子往下沉,心却总在往上浮,没能真正倾听民声。众所周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础是人民群众,依靠的力量是人民群众。因为群众生活在最基层,哪些事情大家最关心,哪些问题大家最关注,党中央的各项政策落实得怎么样,各项措施实施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感受最深刻、体会最真切,最有发言权。我们只有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才能知得失、知冷暖、知虚实;才能在工作中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科学统筹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建设发展成果;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内部矛盾,进而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深入群众就必须情系群众办好实事。实践证明,情系群众,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深入群众,获得群众的支持。我们共产党人和广大干部,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以为群众谋利益为最大追求的。但是当前,个别党员干部背离党的宗旨,不是想着怎么把群众工作做深、做实、做细,而是热衷于虚事、枉事、形象事,追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群众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相反,“三民书记”郑培民,“一级英模”任长霞,他们不唱高调,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政绩工程,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受到了人民大众的热烈拥护。人民是衣食父母,群众的事情比天大。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心里必须装着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经常深入群众,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尽心尽力为民分忧,尽职尽责帮民解困,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让人民群众更加幸福安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人民群众才会真心拥护我们。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27/7470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