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淡看清华高材生当保安

2013年11月22日 09:56

 

【网络传媒案例】

【事件介绍】

清华高材生甘当月薪两千保安梦想受挫改变人生轨迹

1991年,他是长沙县高考理科状元;1996年,他是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2000年,他是广州外企的高薪白领……现在,他是长沙马王堆陶瓷市场的一名普通保安,他是张晓勇。

22年,他的人生轨迹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是什么让他放弃梦想与高薪工作?又是什么让他安心拿着月薪两千元的工资,为小区居民当“保姆”。近日,记者走近了他。

他是称职的小区“保姆”

3张桌子配上几把木椅,墙面挂钩上吊着6把巡视用的巡逻棒,不足十平方米的保安室是张晓勇坚守5年的地方。

张晓勇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小区内巡视。哪家的狗狗被偷,哪家又遭了贼,哪家夫妻又吵架了,这些都是他的分内事。

对于小区里有个清华大学毕业的保安,业主们显得很淡然。这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保安,在大伙儿心目中是一个称职的小区保姆。“他刚来时大家觉得很稀奇,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日子一长也就不稀奇了。”芙蓉区火星街道兴和社区干部朱薇说。

对于那些年的事,张晓勇只有淡淡一笑。每天早上8点赶到办公室,一个月休息4天,月底领取2000多元的工资,这些才是更实在的事情。

 

也曾立志做出一番成就

“538分。”时隔22年,张晓勇仍清晰地记得自己的高考分数。1991年,张晓勇以长沙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乡亲们骄傲而激励的目光中,腰杆挺得笔直的他立志在生物领域做出一番成就来。他在学校里成立了一个课题小组,在当时整个学院都小有名气。

1996年毕业,正赶上国家实行“双轨”制度。一方面国家依然对大学生进行分配,但分配的地点和工作不由自己选择;另一方面,企业主动来学校招聘。张晓勇最后决定去广州一家中外合资日化企业,“当时想着,可以从事产品研发,也算是没有辜负理想。”

然而事与愿违,张晓勇被分配到了客服部。这个结果好像一盆冷水,把张晓勇的一腔热情和抱负给浇灭了。

梦想磨灭后返乡尽孝

“开始两年我还期盼能回到研发岗位。后来发现公司的研发重点在国外,我转到研发岗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张晓勇回忆道,在广州的最后一年,父亲突然生病瘫倒在床。

父母在,不远游,张晓勇想:“在广州漂几年,既没成家也没立业,还是回家吧。”

回到长沙,事业也没起色。在房产公司呆了几年,期间经历他没有多说,最后便在马王堆陶瓷市场当上了保安。

7年前,张晓勇结了婚,如今小孩也6岁了。他每天下班回家就做饭、照顾小孩子。

他时常想起小时候:某天,吃完饭后他拿着碗筷去洗,没想母亲气急败坏地夺过碗,狠狠地摔在地上说:“大男人应该志在四方,不在锅碗瓢盆。”

如今,张晓勇觉得梦想就像那只被母亲摔碎的碗,“我不是怀才不遇,只是当梦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时,选择安于现状。”

观点

正方:牺牲一部分事业,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家庭,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就好。

反方:照顾父母也可以从事更能发挥才智的工作。不是保安工作不好,只是感觉他可以学以致用,干出一番事业。

专家: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去做保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些浪费资源。如果他对此工作感兴趣,愿意在这个行业发展,也就无可厚非了。

 

坦言

17年来从未参加同学会

对于自己的工作经历,张晓勇表现得很淡然:“曾经的梦想磨灭了这么多年,一切都应该习惯了。”

但他也坦言,1996年毕业后17年来,他从没有参加过大学同学会。因为“同学们问起什么来,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毕业后他只去过一次北京看好友兼同学,对方问起工作情况,张晓勇下意识地撒了谎,说在长沙搞房产,是中产阶级。

清华高材生为何不能当保安

96年,对当时的社会来说,大学生还是一个稀缺资源,更何况是名校的高材生。他们大部分现在已经风生水起,在各自的领域占据要津。为何,清华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张晓勇安于一份月薪2000元的保安工作呢?

从报道中我们看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是社会外力因素所致,而是他自己的选择:当在广州的工作不顺时,选择了回家乡长沙尽孝。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是怀才不遇,只是当梦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时,选择安于现状。

反感那些带着惋惜的论调,认为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因为他们背后的潜台词就是,高学历者就应在高岗位上做出高成就,反之低学历者在低岗位毫无成就一点也不奇怪。这跟种族论又有何区别呢?不同的是,种族论以人种划分阶层,而他们是以学历划分而已。

当年北大才子陆步轩卖猪肉所引起的轰动,不就是此种观念所引起的轩然大波。以至于各方力量迅速行动,调其入档案馆工作,端起了“国家饭”。张晓勇遭遇曝光后,是否会有同样的“眷顾”,这个难说。毕竟现在科技日新月异,他离开这个领域太久了,想学以致用,并不像文科生那样有很强的弹性。

人们都在抨击阶层固化,常常念叨“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但是大家有没有反思过,阶层固化是各方面合力的结果,其中就有你我的力量,而一些用人单位也是顺势而为而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补习班不断,一定要上985、211,都奔着此方向努力,都艳羡着这个名牌,你我的一把把柴禾将这个火焰升高。

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而第一步就是转变观念:看重能力,淡化学历。当清华高材生没有能力或者自安现状时,选择保安职业不要大惊小怪;同样,一个中学毕业者经过奋斗进入高层,也无须奇怪。

 

【启示与思考】

昔日长沙县高考理科状元、清华大学高材生如今屈居长沙马王堆陶瓷市场成为一名普通保安毕业,17年没参加过同学会,在旁人看来有些不能理解的22年跌宕人生轨迹,在张晓勇看来是这么的普通。

清华,这所在莘莘学子心中的梦想校园,却只能代表着张晓勇的过去,同样“1991年长沙县高考状元”对于张晓勇来说也是过去的一页。毕业只是代表过去,过去优良的成绩只是说明他适合读书,但不能保证他是不是适合整个社会的生存及发展。反观中国过去二十多年各地文理科状元,真正在自己所从事的岗位上有所建树的只是少数,曾有人统计在这些状元中大多数还是选择了平凡的生活碌碌而过。这让人不得不把矛头指向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唯分是命”的教育价值观到底给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带来了什么?书读的好真的可以代表社会能力强吗?

其实答案很明显,是我们太高估了分数能够带来的参考价值。现有的教育制度最擅长制造一个个高分低能的读书机器。回归昔日高材生今日保安哥张晓勇的故事,他选择保安事业并不是外因导致,而是他经历了广州白领的工作不顺,选择回乡尽孝。张晓勇在接受访问时表明梦想就像那只被母亲摔碎的碗,“我不是贾谊梁鸿般怀才不遇,只是当梦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时,选择安于现状。”相对于比那些惋惜讥讽一下子就直指教育制度的评论,更使我们对他有决心做如此决定心生敬佩。清华毕业难道一定要在高职在高位么?这种定式价值观才让人更加怀疑是否现阶段教育带给人的普世价值观就是学历至上。

自己的选择,无需理会别人言语。不仅是张晓勇,之前爆出的北大卖猪哥陈生和陆步轩也曾名噪一时,如今这二人开屠夫学校卖猪肉,一年可赚6亿。卖猪,保安,这些可能摆不上台面的职业或许并不契合现今价值观,但是老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陈生、陆步轩卖猪卖成了亿万富翁,张晓勇选择中国传统尽孝道做保安,谁又能随随便便否定他人的人生呢?

网络上的评论呈现惋惜一片倒的局势这点更加令我们反思,我们一边抨击着教育体制僵化,却时时在想着怎么让孩子“多上几个补习班”“多请几个家教”拼命挤上211、985等名校。无论是教育体制还是任何局势都不可能在一时间就改变,一则新闻带给人们的思考也不过三天,而需要我们进行改观的第一步就是转变现有观点:文凭、分数并不能代表全部,清华的高材生可以当保安,职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努力实现光辉的人生价值,若下次爆出此等新闻,各位看官也不必惊讶。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22/7472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