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中欧深化重点领域合作 推动双边关系取得新发展

2013年11月23日 12:32

 

时值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主持第十六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双方领导人就加强中欧全方位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分析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中欧都处于推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时期,双方在经贸投资、科技创新、城镇化等重点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将为相关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有利于创造就业和改善民生,符合双方利益。

1

(图片:1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主持第十六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投资协定谈判促经贸关系再上台阶

经贸合作始终是中欧关系的重要支柱,近年来中欧贸易和双向投资呈现较好发展势头。尤其是欧债危机爆发后,中国直接购买欧元债券助力欧洲渡过难关,支持欧洲一体化和欧盟应对欧债危机的努力,赢得了欧洲社会的高度赞誉,也显示了中欧关系始终没有偏离相互信任与合作共赢的主基调。

在本次会晤上,中欧领导人宣布启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被视作推动中欧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中欧领导人还提出,力争到2020年实现双边贸易额1万亿美元。

有分析指出,中欧启动投资协定谈判是双方经济发展和经贸往来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需求。一方面,中欧双边贸易额已超过5400亿美元,但投资额有限,中国市场仅占欧盟海外直接投资的2.1%,增长空间巨大。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爆发后,欧洲国家进口需求下降,实体经济萎缩,给中资企业进入欧盟市场提供了机遇。当前,中国与多个欧洲国家的投资协议多签订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中国企业投资欧盟的规模不断增长,其已不适用于保护中资企业对欧投资的需要,因此,订立新的协议符合经济发展新要求。

 

另一方面,欧盟成员国需要在规范的投资框架下吸引更多外部投资,作为恢复经济增长的手段,而中国是理想的投资来源。眼下,在欧盟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将近2000家,投资存量315亿美元,欧盟已连续两年成为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目的地。通过投资协定谈判降低投资壁垒、提升双边投资保护等措施,能够吸引更多中国企业走进欧洲。

在21日举行的第九届中欧工商峰会上,企业家们表示,中欧在相互投资领域存在巨大潜力,工商界应从大局和长远处着眼,以开放、务实、灵活的姿态共同应对新挑战,实现双边经贸合作的转型升级。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蒋亚非表示,欧洲是华为重要的战略市场和投资目的地,华为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应用已遍及整个欧洲并在当地创造了8000多个就业岗位。

2

(图片:11月2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出席第九届中欧工商峰会并致辞。)

加强科研创新合作为中欧经济添活力

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促进双方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发展,这是本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达成的又一重要共识。事实上,中欧双方均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并各自制定了相关战略规划,其中包含许多政策契合点,这为中欧加强科研创新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中共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此同时,欧盟也计划在2014年至2020年间实施一系列创新计划,其中总额最大的当属“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在欧盟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方面至关重要,尽管目前欧盟总体上采取财政紧缩政策,但对于科技创新和教育还要加大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本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当天,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表决通过了欧盟2014年-2020年研究和创新框架计划。这项以“2020年远景”命名的7年计划是欧盟第八个研究和创新框架计划,预算总额为702亿欧元。

分析人士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将进一步释放中国的创新活力。欧盟科技创新计划呈现出实用化和市场化的特点,随着企业成为中国技术创新主体,中国与欧洲的科研创新合作将更加体现战略性和多元化特点。

3

(图片:1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闭幕式并致辞。)

城镇化合作为中欧关系注入新动力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合作也是本次中欧领导人会晤的重要议题。中国每年有大约1%的人口进入城市,而欧盟的城镇化率已达到75%-80%,中欧在城镇化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

自中欧建立城镇化伙伴关系以来,双方在城镇化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促成了一批城市合作项目。展望未来,推动城镇化领域的合作,将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21日举行的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上,天津、深圳等12个城市分别与欧盟有关城市、机构签署了中欧城镇化城市合作项目意向书。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原则,推动在城镇化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产业转型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20日在北京展览馆出席中欧城市博览会开幕式并参观展览时强调,中欧推进城镇化务实合作,要加强政府间的沟通和协商,积极推动城市规划制订、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管理和城市环境保护等领域合作;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项目合作为主要载体,确保中欧城镇化合作落到实处;要有效利用博览会、论坛等各种平台,不断完善合作交流机制,为中欧全面加强城镇化合作提供保障。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21日表示,建议中欧双方探索整合相关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促进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切实将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合作落实到具体城市、具体园区和具体项目,通过打造务实合作的新平台,在推动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带动欧洲国家完成城市再造与提升的同时,也为世界城市文明的发展不断贡献新的经验和成果。(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23/7473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