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老人索座位不成坐女孩身上之反思

2013年11月25日 09:35

 

【网络传媒案例】

【事件介绍】

老人公交索座位不成坐女孩身上

16日早晨7时多,网友“该是时候”和同事一起搭乘202路公交车上班,虽然是早晨,但是因为是休息日,车上的人并不多,所以她们在刚上车的位置上找到了座位,“我们坐的是蓝色的座椅,并不是橙色的特殊座位。”网友“该是时候”说,“在制药厂站,上来了一位老人,当时车上还有很多空座,我们也就没起身,没想到那位老人走到我同事身边,提住她肩膀的衣服,让她站起来,给自己让个位置。”

因为老人说话并不客气,网友“该是时候”的同事也在肢体上感觉受到了侵犯,所以她并没有立刻给老人让座,但是没想到,这位老人竟然直接说起了脏话,“他指着我的同事说她没素质,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道德,其间还带着很多不堪入耳的脏话。”更让她们没想到的是,老人在说完后,竟然一屁股坐在了女孩儿的身上,女孩儿直接被老人的这一举动吓呆了,赶紧起身躲了出去。最终,老人和年轻人被车上的乘客拉开,但是网友“该是时候”的那位女同事到了单位后一直哭得很伤心。

“我们单位和家住的地方距离比较远,每天单程就要两个小时,但是即使这样,我们平时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也都会让座,但是如果不被尊重,我们会觉得这种谦让是一种道德的绑架,心里会很反感,被别人误解,也会很难过。”网友“该是时候”说。

尊重应建立在相互理解之上

“该是时候”把她和同事的这段经历发到了微博上,被很多网友转载和评论,一些网友表示自己也曾经历过在公交车上被“绑架道德”的经历,绝大多数网友认为,年轻人和老年人应该相互尊重,而这种尊重应该建立在相互理解上,而不要强行扣上“不道德”“没素质”的帽子。

老人索座位不成坐女孩身上 女孩称还会让座位

11月17日,某媒体发的《公交上索要座位不成 老人竟坐到女孩身上》一文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大多数读者认为老人的做法确实过激,这其中还包括很多老年人,他们表示,在公交车上遇到年轻人让座位,至少要表示一下感谢。当日,记者联系了当时被老人拉起的那位女孩小曾,她说,虽然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但是以后看到老年人上车,还是会把座位让出来的。

17日下午,记者在大唐西市见到了小曾,她说,最近这两天自己的心情都不是很好,偶尔想起来还是会委屈流泪。小曾的爱人告诉记者,小曾在事发当天几乎是哭了一天,他也觉得很气愤,心里觉得很憋气。

 

小曾是一个“80后”女孩,每天早晨6点多天不亮就要坐公交车去单位上班,因为早晨起床比较早,一般在公交车上有座位的时候,她都会掏出手机,戴上耳机听一会儿歌儿,“你看,那天老人拉扯我的时候,把我的耳机都拽坏了。”她说,“幸亏后来有一些好心的乘客过来把老人拉开,公交车司机也过来帮我,要不然我真害怕他会动手的。”隔天一早,小曾就和爱人买了一些水果去公交车调度站找那位司机表示感谢。

小曾说,作为女孩,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特别害怕,“他压着我的腿,还一个劲儿地说‘还从来没有人不给我让座的’‘我今天就一定要坐这个座位’这样的话,看上去他有一米八的样子,劲儿还特别大。”

“我爱人的脾气挺好,平时坐公交车遇到老年人,都会主动让座,但是如果很粗暴的被人拉起来,甚至往身上坐,那实在是太让人反感了。”小曾的爱人说。

“我相信这样的人毕竟还是少数,以后再遇到需要关照的老年人,肯定还是会给他们让座位的。”她说,“我每次在公交车上让座都会想到我的爸妈,我给一位老人让座,就会想起我的爸妈在公交上会有人给他们让座。”

“年轻人让座位,一定会说声谢谢”

17日上午,记者乘坐了西安市内的多路公交车,发现绝大多数老年乘客在坐上车不久之后就会有年轻人给让出座位,一部分老人表示自己乘坐几站就会下车,让年轻人继续坐,还有一些老人则接受了年轻人的座位,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这些老年人都会向让座的年轻人表示感谢。

“反正我上车之后大多数时候都会有人谦让座位,我也不会谢绝年轻人的好意,但是说一声感谢是必须的。”头发已经大半花白的赵师傅说,“人多的时候,也会有时候没有座位坐,但是我也理解年轻人,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的,大家都辛苦。”

老年网友“金丑爷”说:“我是一个早过古稀之年的老人,一般上公交车只乘两三站,就站在后车门那里,好下车,有年轻人让座,先说声谢谢,再声明只有几站,年轻人也很不容易,要想得到年轻人的尊重,自己就应该像个老年人的样子。”

网友“qi”说:“我除了送孙子上学要赶时间挤公交外,平时坐公交总是先让年轻人上车,太挤就等下一趟。年轻人上班很紧要,也很辛苦,老年朋友也要有谦让精神,一般老年人到附近买菜、锻炼不是急事就不要同年轻人挤,给他人方便也就方便了自己。”

“不能因为偶尔发生这样的事情就不去为老年人让座,大家应该相互理解,如果老年人真的需要照顾,在西安这座城市里,我相信不会有年轻人不给让座的。”网友“等待遇见”说。

老人坐女孩身上已无关让座

老人坐在了不让座女孩子的身上,已经不是第一回了。上次出现在石家庄49路公交车上,一名63岁老人为抢座位,坐到一穿短裙的青年女子的腿上,并在该女子让座后因言语不和扇其耳光。此事经愤怒的网友放到网上后,在网民中引起了异常热烈的反响,几乎是一边倒地对老人进行了指责。老人是该得到尊敬的,但为老不尊,肯定是不行的,不会因为人老了就不会受到谴责。

年轻人为老人让座,这属于道德的范畴,其核心内容就是“相互理解”。年轻人有年轻人的难处,毕竟工作太累,有时候给老年人让座,身体吃不消;而老年人也有自己的苦衷,在公交车上站着,车如果开得不稳,容易摔倒,再加上身体的原因,也很希望有一个座位,希望年轻人能够让个座。但让座毕竟是自愿的行为,不能倚老卖老,强迫年轻人让座。不过,事情发展到老人坐在女孩的身上,就不是让座的问题了。

 

从报道分析,当时车上并非没有空位。而女孩也并没有坐在橙色的特殊座位上,可以说老人和女孩根本就没有“交集”。换言之,当时根本就不存在让座的问题,然而,这位老人却是无事生非了,非要坐在女孩子的位置上,甚至提住她肩膀上的衣服,让她站起来,给自己让个位置。这是毫无道理可言的,是对女孩子的侵犯,而直接坐在女孩的身体上,还骂了很多不堪入耳的脏话,这是对女孩的人格侮辱。

车上有空位置,却硬要坐女孩的位置,如果真的因为身体的原因有需求,也应该和女孩好好商量,而不是强迫人家让座。强行坐在女孩身上,是一种无理取闹的行为,涉嫌性骚扰或猥亵妇女,已经超出了让座的行为讨论,也超出了道德的层面,而该进入法律的层面。

对老人应该尊敬,但老人也要自律,不能触犯底线,不能违反法律。如果老人倚着年老,就想胡作非为,法律和道德都是不允许的。我觉得,这起事件,不该在让座的层面上讨论,应该建议警方介入调查,给女孩一个清白。

【启示与思考】

年轻人为老人让座,这属于道德的范畴,但让座毕竟是自愿的行为,不能倚老卖老,强迫年轻人让座。不过,事情发展到老人坐在女孩的身上,就不是让座的问题了。

从报道分析,当时车上并非没有空位,女孩也并没有坐在橙色的特殊座位上。然而,这位老人却非要坐在女孩子的位置上,甚至提住她肩膀的衣服,让她站起来。这是毫无道理可言的,是对女孩子的侵犯,而直接坐在女孩的身体上,还骂了很多不堪入耳的脏话,这是对女孩的人格侮辱,涉嫌性骚扰或猥亵妇女,已经超出了让座的行为讨论,也超出了道德的层面,而该进入了法律的层面。

这位老人居然在公交车上“索要”别人的座位,这本身就很荒唐;至于他口出脏话,并一屁股坐在一位女孩的身上,就更是耍流氓的做派。难怪网民们对这位老人指责之声此起彼伏,“如果属实,这老家伙就是个老流氓,这已经超出道德的底线。可以报警”,“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诸如此类。

1979年颁布的国家《刑法》里曾有过“流氓罪”条款,但考虑到“流氓罪”的规定比较笼统,在实际执法中难以界定,从而影响到执法的严肃性,1997年修订的《刑法》改将“流氓罪”分解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聚众淫乱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等罪。从西安这位老人的强行坐在女孩腿上的做法判断,或许他一定程度上就已经涉嫌“侮辱妇女罪”了,确属“为老不尊”。

放眼神州大地,这种“为老不尊”现象也似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久前就曾有两段视频在网上流行。一段视频记录了在江苏苏州的一辆公交车上,一名正在专心看复习资料的大四女生未及时给旁边站着的老人让座,老人先用腰撞了两下女生后,双方发生激烈冲突,老人暴打女生,并在女生试图用手机给他拍照留存证据的时候再次暴打女生并抢夺手机的情景。另一段则记录了陕西榆林世纪广场上,多名老人在大庭广众之下猥亵一名女精神病患者,并以此来开心取乐的画面。两段视频,从不同层面暴露了当今某些老年人的丑恶行径,也说明了不少老年人的道德滑坡与暴戾之气。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一脉相承的。当我们看到不少老人倚老卖老、为老不尊,我们很容易变得难以淡定,毕竟中国也有句古话,叫做“为老不尊,为幼不敬”,意思就是,如果老人不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别人,那么,年轻人也可以不敬重老人。

但这种“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线性思维,其实还是太过简单、太粗线条,并不能化解“为老不尊”的现实难题,反倒更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因为,一味指责老人们“为老不尊”,并不能让我们走上道德高地,反而让我们更显得沉不住气。当我们纠结于“为老不尊”,我们其实也是在回避问题。

我们应该看到,老人“为老不尊”,终究是全社会之痛,不但我们的社会遭遇了不应有的伤害,老人们其实也是其中的受害者。再说,老年人也是当下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也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我们不能因为一些老人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倚老卖老、为老不尊,就一棍子打翻一船人,而是应该更多地体谅那些身处社会底层的老人们,设身处地替老人们着想,尽量包容面对困境的老人,方能化“负能量”为正能量。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25/7475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