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资讯
浙江:打造机关效能作风评价窗口
2013年11月25日 12:12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探索建立机关效能作风公众评价系统,打造网络监督平台。该区依托“北仑之窗”核心门户网站,在全国率先开设“机关效能(作风)评价窗口”。该窗口具备信息发布、服务沟通和投诉监督功能,开辟了便捷高效的群众网络互动通道,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让机关工作更好地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载体。该窗口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互联政府网站评比评为首届“中国特色政府网站”栏目设置类特色奖。
主要做法
依托网站开设窗口,增强互动性。北仑区的党政门户网站“北仑之窗”集信息宣传、咨询服务、网上办事于一体,群众认知度和关注度一直较高,总浏览量近10亿次,日平均浏览量突破30万,整体建设水平在全国县区级政府网站中处于领跑地位,荣获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先进单位、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等,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区纪检监察部门通过运用平台化、模块化开发,并充分考虑与第三方信息系统的开放互联、多源数据接口、数据之间的关联功能,在“北仑之窗” 网站首页显著位置设置“机关效能(作风)评价窗口”,集作风、纠风、效能、优化经济环境网络投诉一体,重点设置网上投诉和结果答复的实时查询功能。目前,该系统工作日浏览量达到2万次,月浏览量达到42万次,累计已突破5000余万次,成为“对外的宣传平台、机关工作人员的办公平台、老百姓和企业办事的平台”。
突出纪检监察特色,增强专业性。该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评价窗口和工作日志,侧重对全区公务人员的公开监督。评价窗口提供了统一标准的反映件空白模板,包括标题、对象、类型、内容等要素。群众通过上网点击评价窗口被投诉(表扬)人的照片,就个人作风、服务态度、工作方法、办事效率等方面如实反映意愿,可24小时进行在线批评或表扬,反映件由区机关效能投诉中心统一受理,为干部群众网络评价、投诉开辟了捷径。工作日志的管理以“周”为单位,以固定表格的形式要求全区机关各部门、街道乡镇的班子领导用精炼语言记录本人每天工作内容及工作实绩,方便群众了解机关工作动态,又为作风效能监察留下了追踪“痕迹”。
建立数据集中管控,增强权威性。该系统依托比较发达的基层网络,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覆盖全区每一位公务人员。该系统将北仑区(开发区)管辖的88个区级党群、政府部门根据性质和职能不同整合为区人大办各工委、区政协办各委员会、党群口、政府综合口、乡镇街道等11个归口,每个归口由若干个职能相近的部门组成,各部门按照区编办的“定编、定人、定岗”方案规范配置公务人员,建成集3000多名机关工作人员的姓名、照片、岗位、职责等信息资源数据库,并随着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各部门的内设机构、人员配置保持动态化更新。
完善模块服务功能,增强实用性。机关效能(作风)评价系统的总体框架包含综合检索、短信提醒、意见管理、统计分析等十个功能模块,方便群众参与。如意见管理模块会对待办反映件提醒及时处理:如办理时间临近承诺办理限期,系统将以手机短信形式提醒办理人员;当超过承诺办理限期仍未办结答复,系统会给办理部门黄牌警告;当累计有两次黄牌警告,系统会直接给予红牌。黄、红牌处罚记录永久保留。公告栏则对每一件按法定程序处理答复完毕的反映件全部对外公示,每一件反映件均完整告知投诉或表扬的对象、内容、类型、状态,处理答复和办结时间等情况。统计分析功能模块可按照部门、总数、月份、日期和类别对相关的储存数据进行多种类型的分析对比,并能随着反映数据的变化而自动更新,为纪检监察部门及有关领导及时掌握公务人员的作风效能整体动态提供科学的数据。
加大制度机制约束,增强高效性。为保证软件顺利开发和系统后期正常运行,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建章立制,同步完善制度监督体系。制订《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效能公众评价窗口建设的通知》等操作指导规范,以及《北仑区(开发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宁波市北仑区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等纪律条文。同时,网站是前台,支撑在后台,纪检监察系统、区人社局、区信息中心和机关各部门,都积极参与窗口建设,各司其职又形成合力。区机关效能投诉中心统一受理反映件,并通过转办、交办、督办、联办等方式及时核实投诉情况,办理结果通过网上、书面、电话等方式反馈给反映人,建立了投诉件从受理-处理-反馈的制度化运作规范机制,提高了投诉的规范处理效率。区信息中心保证各功能模块正常运行,数据管理准确安全,落实每年保障维护费用。区人社局负责监控人员的变化,随时提醒各单位更换人员照片,维护人员动态管理。
取得成效
通过近十年来对公务人员的电子化、科学化、绩效化的全方位作风效能监督,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增强,“慵懒散奢乱”现象明显减少,该系统对打造公开透明政务和务实高效干部队伍的作用日益凸显。
“亮晒”行动打造勤政形象。利用“机关效能(作风)评价窗口”平台,全区机关工作人员主动向广大群众公开“亮晒”,实现党务、政务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提高了群众对机关服务认知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截至目前,从区级领导到机关普通干部,3000余名机关工作人员的姓名、照片、岗位、职责等信息全部纳入互联网上公开事项。各街道(乡镇)、机关部门的领导班子成员在该系统的工作日志中对每天工作内容和实绩进行记账,并将“账本”全程上网“裸晒”。目前,群众和企业在办事时,可直接在线查询需要找的部门和工作人员,了解办事人员及其岗位职责。该窗口既方便群众办事又保证了公开公正,由于浏览、访问量大、评价高,一直是该区政府网站的优秀栏目,成为政府机关和群众之间的服务“连心桥”和纽带。
“电子”手段拓宽监督渠道。“机关效能(作风)评价窗口”让群众对机关干部可以进行“零距离”评价,成为了一个网络监督平台。任何人可通过上网点击评价窗口被投诉(表扬)人照片就服务质量、工作方法、办事效率等, 24小时实时进行批评或表扬。投诉件由区机关效能投诉中心统一受理,办理结果统一发布。该系统同时向各区直单位(乡镇)纪检领导开放权限,他们可以及时掌握工作人员的效能投诉反映情况,及早介入,预警纠偏,从而形成机关内部和社会外界双重联合监督。除涉及个人隐私及无实质内容的无效件外,所有的投诉内容与答复情况都在网上“零保留”公开,使全体机关工作人员都感到“处处有眼睛、人人都是监督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截至目前,该系统累计收到广大干部群众对全区机关工作人员的有效意见建议645条,其中投诉374条、表扬271条。20多名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违反效能有关规定受到通报和处理。
“绩效”评价提升群众满意度。群众绩效评议是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为重要指标的干部绩效考核体系。“机关效能(作风)评价窗口”突出群众绩效评议这一关键环节,3000多名机关干部的机关效能公众评价结果作为“群众满意度”综合绩效评价的重要参数,运用于年度干部、单位考核,进一步提高了绩效考评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一方面,工作日志实行绩效对账,领导干部的每天工作都公布于众;另一方面,投诉件办理情况,每个单位被投诉、表扬汇总情况也在全区范围内公布。既有助于群众全面、准确地了解和评价干部,又能运用“民意”指挥棒,正确引导机关干部的政绩观,激发干部队伍创先争优的热情。该窗口统计显示,近年来群众对机关部门作风效能批评逐年下降,表扬逐年上升。如北仑区525项行政审批事项,承诺件平均承诺办理时限为3.3个工作日,比法定时限提前83.5%,实际平均办理时限为1.5个工作日,区行政服务中心有工作人员230余名,窗口180个,今年的批评为“0”。“机关效能(作风)评价窗口”在倾听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作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线索”分析服务领导决策。利用该系统较为完善的综合检索和统计分析功能,对反映干部作风效能的信息定期科学分析,特别是对具有苗头性、倾向性、典型性的价值信息组织深入调研,并从多领域、多层面和多角度收集民情、舆情等信息,切实提高信息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率,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推动机关作风效能工作持续深入。2010年开始,北仑区机关效能作风评价工作进一步深入,以机关中层负责人为切入点,不仅在互联网窗口接受公众评价,同时通过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全面接受服务对象等各方面的监督、评价,在全区开展“中层负责人效能评价”工作,探索建立机关作风效能考评体系。
责任编辑:郑瑜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25/7476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