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会议专题 全会专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 重要新闻
张卓元谈中国经济改革:确立发展新逻辑
2013年11月25日 22:20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谈中国经济改革:确立发展新逻辑 [嘉宾访谈]:11月25日15:00,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小组成员张卓元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中国经济改革:确立发展新逻辑”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这是“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访谈的第十一场。[13:35]
[张卓元]: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机会一块聊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重大问题的决定,互相交流吧。[15:09]
[网友小萝卜头]:张老师,您多次参与三中全会的文件起草工作,这次您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小组成员、全程参与了三中全会,这次与您以往相比您认为最大不同和亮点是什么?[15:16]
[张卓元]:我体会主要是有两个比较大的不同。第一个就是这一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是五位一体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而十四届三中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经济改革方面的,这一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比前两次涉及的面更广一点。这一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目标的设定和头两次不一样,十四届三中全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所以,这次应该说面更广了。这是第一个区别。
第二个重大区别就是这次在经济改革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论断和新的改革的举措,所谓有一些新的亮点。其中在经济改革方面,我认为,首先就是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来代替我们20年过去从1992年开始一直沿用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个提法。这个决定性作用比基础性作用前进了一步,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前进了一步。这是我们现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情况下提出的比较重要的一个新的论断,深化市场化改革新的比较重大的举措。再一个比较重要的提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个也是一个新的提法。过去一直在寻找比较好的实现形式,现在进一步了,不是要找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而是要找基本经济制度的比较有效的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亮点,就是在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过程中提出了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探索实行负面清单制度。主要是投资准入方面放开了。只要不是列报清单里面的你都可以进行投资,过去是说投资投到哪里呢?要这个批,那个批,现在列个负面清单,负面清单以外的你都可以投,不要像过去一样一个个来交办有关部门审批。
我认为这三个是其中比较突出的,当然还有一系列的东西,下面我们可能还要讲。[15:16]
[网友戒烟限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论述与以往相比有何不同和突破?[15:20]
[张卓元]:首先我刚才已经说到的,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问题,这次文件的提出,公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的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是一个新的论断,实际上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发展公有制经济也好,非公有制经济也好,我们更注重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来我们的企业要逐渐淡化所有制的色彩,什么国有企业,特别是私有企业,将来更多的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企业。无所谓是哪个所有制,是混合的。这是一个重要的论断和举措。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这一次也有很多新的重要的提法和举措,比如说,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要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我们现在国资委一直都是管企业为主,今后需要以管资本为主。这是比较重大的一个职能的转换,也是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相一致的。因为将来如果作为主要的资本投资运营,专门讲到要组建资本的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然后到混合所有制企业里面去投资持股,这是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完善国有资本的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交公共财政的比例,而且明确提出到2020年提高到30%,这些钱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回应了广大老百姓的一个诉求,就是说国有企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现在相当一批国有企业实力很雄厚,而且盈利能力也很强,每年一般来说,现在全国国有企业有两万多亿的利润,中央企业也有上万亿的利润,这个有利润赚了钱以后,应该更好地要给老百姓得到实惠,因为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的。所以,要参照国外、国际上一般的国有企业的利润分红占30%多一点,我们现在上交比例规定三档,一档15%,一档10%,一档5%,但是平均只有7%、8%左右。我们现在银行业和国资委管的不一样,汇金公司管的利润上交是30%,所以,这个比例也是比较合适的。而且它也不是一步就要求做到,到2020年。[15:25]
[网友咱也风光一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做了怎么样的阐释?目前我国的市场体系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15:26]
[张卓元]:关于现代市场体系,在文件有个说法,三句话,一是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二是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第三,商品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是现代市场体系一个最主要的几个特征。建立市场体系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现在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国内市场主体可以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这是中央重大的关于市场准入方面一个变化。就是刚才我说的,在清单之外的领域你都可以进入。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们现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没有很好地形成,就是还有一些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最主要的就是从中央的一些部门来说,就是有些是行政垄断,行政垄断就是限制竞争、限制进入,这个要制定负面清单制度以后应该能够逐步消除,这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比如,原油进口有几家垄断的,其实像原有的竞争是不放开的,放开以后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也应该可以进口,然后可以搞炼油厂,这样通过竞争可以降低成本和降低我们的汽油的成本和价格,这对于提高我们的效率是有利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存在地方保护,有些地方违规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实行优惠的电价,使得我们现在有些产能过剩的问题很难解决,比如有的有资源的地方,比如说有煤矿,它用煤矿不脱硫来发电,那个成本就比较低,可能三毛钱甚至三毛钱不到就可以一度电,如果你用国家电网的电,我们一般的企业用的话都要五六毛钱,所以,本来像钢铁、水泥、电解铝已经全国范围产能过剩了,但是如果你是用三毛钱一度的电来炼钢铁,来发展电解铝或者造水泥的话,还可以赚钱,这样的话,更加重产能过剩。所以,这个问题如果不很好的解决的话,这不是公平的市场竞争,就变成恶性竞争了。所以,我们现在公平竞争的环境还是没有很好形成,这一次《决定》对这种做法,认为应该是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公平竞争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的行为,要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这就是针对刚才我说的这些问题的。
要解决我们产能过剩的问题,要调好结构,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如从粗放变成比较集约的、高效的发展方式,这些不正当竞争必须要给予革除,否则我刚才说的一边产能过剩了,一边还在那生产过剩产能产业,而且通过违规的,包括优惠政策,包括我刚才说的电,还有一些税收,实行优惠税收,有的地方甚至把一些地价故意压低来招商引资,这也是违规的。像这些造成恶性竞争,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这种情况下产能过剩的问题都不好解决。[15:31]
[网友寒劲草]: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请问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市场如何发挥作用?[15:33]
[张卓元]:这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十八大就提出来了,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管什么,市场管什么,把边界要搞得比较清楚。这次明确在资源配置主要交给市场,中央这次《决定》里面非常明确,中央政府主要搞好宏观调控,地方政府主要做好一个公共服务,提供公共服务,一个是做好市场监管,一个是社会管理,还有一个是保护环境。这个非常明确的。而我们过去主要是政府一方面是越位,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另外缺位或者不到位,提供公共服务做得不够,社会管理做得不够,市场监管没有做得很好,所以,老出现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再一个环境保护也做得不够好,所以造成现在污染那么严重,大气污染、环境恶化,本来是政府应该努力去做的,做得不够好。今后就应该凡是能够发挥市场效率的,都应该由市场来决定,交还给市场。然后中央政府主要是搞好宏观调控,地方政府主要搞好市场监管,提供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这样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清楚以后,各管各的,然后共同来推进整个社会均衡和谐的发展。[15:35]
[网友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两字之差,请问这意味着什么?您如何解读?[15:37]
[张卓元]:我认为为什么要提这个,主要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过多,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的问题,特别是事事都要审批,名目也是非常之多,而且拖得很长,一个项目审批几个月,一年都批不下来,要盖很多公章,每个公章都要请客送礼,要公关,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这是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要解决刚才我说的,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的问题。一定要形成公平竞争的,搞行政垄断很多,你就妨碍别人进入竞争,你来得到利益。还有,我刚才说的,地方之间恶性竞争,各个地方和我们政绩考核制度不够科学也有关系,很多地方一切去拼资源、拼环境,产能过剩也鼓励,产能已经过剩的产业发展,追求GDP的增速最快化,这样造成我们现在很多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老百姓意见也很大。这是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非公有制经济没有很好平等的待遇,实行一些启示性的政策,出现一些玻璃门、弹簧门或者旋转门,转来转去还转出来了,进不去。将来实行负面清单制度以后就比较好办了,清单以外的领域,不管国有资本、集体资本还是民间资本,都可以进去。我认为,用决定性作用来代替基础性作用这个提法主要要解决刚才我说的三个问题。[15:39]
[张卓元]:这也是这次一个新的提法和新的论断。我们经济发展到今天,公有制经济也好,非公有制经济也好,都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两个“都是”就意味着不要去分什么老大老二,过去老说国有企业是共和国长子,次子、老大、老二,今后公有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比如私有经济,应该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有优势的地方。比如非公有制经济接收就业的能力特别强,我们现在80% 以上就业岗位都要靠非公经济提供的。像个体经营,个体经营对于满足老百姓多方面的生活需要是完全必要的。过去都说理个发、洗个澡都搞国有的,这能充分满足大家的需要吗?而且是多层次的需要。所以发展非公有经济是对我们现在那么多人要就业,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有优势。国有经济也有优势,比如说一些自然垄断的行业,这个还是要国有经济来控股,来经营。比如说大型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像国家电网,还有高铁,这个是不能竞争的,不能说放开市场竞争,同样一个电网,你搞一个电网,我搞个电网,那不行的,损失效率的,效率会很低的。只能够一家经营比多家经营是更有效率的,像这个要国有资本。包括一些发达国家,自然垄断领域,政府直接经营或者干预的。这是国有经济特有的优势。还有关系国家安全的,还有提供重要公共产品,比如说自来水、燃气供应、电的供应等等,当然也可以特许经营,但是,你总是特许经营的,谁去做特许经营,还是要国有,比如国家国有,政府,或者是国有的大型企业,它来开卖特许经营权。这是国有自己或者公有经济的优势。要把这两个方面优势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
这次除了两个“都是”以外,还提到公有经济的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经济的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这还是对财产权的保护。不管你是公有的还是非公有的,财产权都应该依法得到保护的。这个是让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能够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在市场上公平竞争,同时同样使它的财产权得到保护,这是相一致的。这样可以使公有经济、非公有经济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5:43]
[张卓元]:实际上统计数字不支持“国进民退”,现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比较快,现在非公有制经济对GDP的贡献已经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70%,对就业的贡献超过80%。所以,非公有制经济在这些方面,比重还在提高。这个提高并没有像有的人所说的那样,好象动摇了公有制为基础,特别是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为主体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动摇。根据我们中国社科院课题组的计算,我们现在公有资产占的比重还占了60%多,近三分之二。为什么?国有土地那多值钱啊,我们还有大量的国有的自然资源,重要的矿藏都是国家的。我们有大量的国有金融资产,还有工商企业的资产,还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这也是公有的。这些算国家资产负债表的产量预算,我们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个一直都没有改变。而党的十五大报告讲到公有制为主体是讲两条,一条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个没有问题,到现在为止没变,我们还60%多。第二个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两个也没有变,国有经济最主要的经济命脉当然是控制在国家,还是国有经济控制的。无论是金融、能源、交通,最重要的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关键都是国有经济控股的。这都没有问题。尽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得很快,它对GDP的贡献超过60%,但是,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动摇。而且十五大给公有制为主体定义,确定这个含义,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这几年来看,非公有制经济的占比,特别是对GDP贡献的增速,占比不断提高,比较稳定了,不是老是提高得很快。我估计到30左右或者20多,公有经济占的比重,非公有制经济占的比重60多到70多一点,逐步稳定下来,非公经济一直提高提高到80%、90%以上估计一段时间内做不到。[15:46]
[网友丛林漫步]: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提出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个小组将来如何运作?它对全面推进深化改革能发挥怎么样的作用?请谈谈您的看法?[15:47]
[张卓元]:这一条也很重要。这次《决定》中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它的职责是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个非常重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总书记也说了,要啃硬骨头。为什么说进入深水区、啃硬骨头呢?就是我们现在有些改革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就是会受到一些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因此如果没有中央的有力的领导、督促、推进、落实的话,改革就很难往前迈步。所谓既得利益群体,其中很重要,比如说我们现在要实行负面清单制度,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就要像国务院做的一样,就是要大大减少审批,审批就牵连到我们一些政府官员的利益,他有审批权就有利益。所以会受到阻挠。这是很正常的。任何一个举措,比如说要推行房产税,会受到和房地产有关的利益群体的阻挠和反对。实行资源税,在国务院层面上讨论了十几次,最后定了一些方案。任何一个改革,现在往前推,都是所谓啃硬骨头,所谓啃硬骨头,主要会受到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和反对。所以,没有中央的强有力的领导和督促落实,这都比较难推进。这也是回应了理论界多年来很多人都主张一定要有中央最强有力的推动,我们的改革才能更好推进。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改革是进入深水区,是啃硬骨头,是会受到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所以,没有上面强有力的推动是不行的。
我想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面肯定要有一个办事机构,因为光这个小组不行,一定要有办事机构,至于具体的还要下一步逐步落实以后才知道。我觉得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有个缺点,就是决定以后落实不够,没有很好落实。保证2020年完成重要领域改革,怎么保证落实,这就靠这个,没有这个不行,没有中央成立这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不行。[15:52]
[网友赐予我力量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对此您如何解读?[15:53]
[张卓元]:因为现在关于一般的工业生产资料、工业消费品,包括农副产品,价格基本上都放开了。现在最主要的就是一些生产要素和重要的资源产品价格还没有放开,或者市场化的改革,市场化的程度不高。所以,今后要推进,主要是像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的价格改革,最主要是放开其中竞争性环节的价格。自然垄断的还是要保留政府定价,竞争性的都要放开。像刚才我提到那些,都还没有很好的把竞争性环节的价格放开,主要是指要素、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这个也是公平竞争环境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你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价格应该是不是扭曲的,刚才我说,比如说这个地方实行优惠电价,人家都用五六毛钱的钱,你用三毛钱的电,这是不公平竞争嘛,为什么他能够实现三毛钱价就是政府干预了,实行市场价格制度也是公平竞争的或者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如果价格是扭曲的,这种扭曲的价格信号来配置资源,那效率不是高的。[15:57]
[网友破旧立新]: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概念,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请问张所长这体现了我们党关于公有制理论一种怎样的变化?混合所有制对于企业改革发展有何意义?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15:59]
[张卓元]:最早提出还不是十五大,是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当时预计会出现这个。因为随着民间资本强大以后,还有民间的储蓄增加,大家都有钱投资了,这种情况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条件也成熟了,这也反映出我党对所有制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其实我们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的改革,就是变成混合所有制经济,我们现在国有企业绝大部分,80%、90%已经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革,最近我看国资委一个回应,到2020年几乎所有的国有企业都要实行混合所有制。所谓混合所有制就是和非国有资本联合。这次有个比较新的,还鼓励由私人资本控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不要一想到混合国有制经济都是国有控股的,现在也鼓励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你也可以国有资本控股,也可以非国有资本控股。这样的话,混合所有制经济因为有个股权混合的,我们知道,对于完善公司的治理非常重要,因为它有个股权自由,包括非公有资本不是控股,占一定比重,对于改善公司的治理都有好处。因为它有利益在里面,它有个均衡能力,包括你的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经营决策,大家都要提出不同的意见,不能随便乱来。所以,对于作出比较正确的决策,比较全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都有好处。所以,估计到2020年,恐怕混合所有制经济会成为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或者主要的微观基础。这个也是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以后,当然还有大量的个体经营,那是另外一回事,就是企业层面的都应该是绝大多数看来可能都是混合所有制的企业。[16:05]
[网友小小教书匠]: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方面都有哪些重大理论创新突破,请给我们网友梳理一下?对未来我国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前景有何展望?[16:07]
[张卓元]: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方面的重大理论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比较重大的理论突破。第二,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第三,国资监管机构从管企业到管资本,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的上缴比例,2020年到30%。第四,继续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经济的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经济的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将来公有非公有、国有非国有要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成。第五,对投资准入方面实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就是不是禁止的就可以进去。这是投资准入方面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第六,上市公司从审批制改为注册制,这次也是讲到了,就是实行注册制度,符合条件了注册就可以,现在我们实行的审批制,实行审批制,一审批,结果就弄得层层审批,公司不是说真正按照符合条件的都能上市,而是要经过层层审批,弄得上市公司也是成了短缺的资源,一有审批制就权钱交易各方面的问题就很多,腐败的问题也不少,现在改为注册制,这是国际通行的原则。这也是比较重大的发展。第七,民间的资本可以成为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起人,金融改革里面一个比较重要的亮点,讲到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的金融机构。过去是不允许的,都是要由国有银行发起,现在也允许民间资本也可以发起成立。第八,地方政府的职责,除了市场监管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还加了一个环境保护,这是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一个重大的发展,给地方政府加了一个重要的职责。第九,建立和逐步发展自由贸易区,用开放促改革。因为自由贸易区里面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用开放推进改革。包括进一步实行开放,主要是在服务业方面实行开放。在开放的力度上,有进一步的发展。第十,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督促落实这60条,总共我们这次提了60条,总共大概有300个举措,督促落实,这也是一个过去没有过的,也是我们改革的文件提的60条和300个改革举措能够落实的组织保证。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亮点。
由于有第十条即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所以我对将来改革落实挺有信心。我觉得十四届三中全会落实得比较好,比如说当时分税制的改革,一方面我们起草文件讲到分税制怎么改革,另一方面,当时朱镕基副总理,我当时在北戴河,对起草组的成员叫到北戴河研究怎么落实,这边写文件研究分税制改革,那边已经在研究怎么落实。朱镕基副总理亲自带队,一个省一个省,走了十几个省去落实,这个落实得比较好。十六届三中全会在2003年制定以后,因为中国经济增速一下非常高速增长,当时煤电油运紧张得不得了,国家发改委虽然也有改革,但是,发改委的力量90%几都用在处理煤电油运,处理经济飞速发展的具体问题上,对改革,对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有所忽视。这一次我想十八届三中全会由于大家改革的共识比较好,对改革的期望也比较高,特别是我们又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成立,这样全力推动,所以我们对中国未来2020年以前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实际性的进展,充满信心。[16:19]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25/7477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