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资讯

重庆:转变思路 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问题

2013年11月26日 13:37

 

“这个学期的生活费不用愁了,好开心哦!”11月19日,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一新生马嘉望拿着装有资助金的信封,开心地说。

马嘉望是土家族人,来自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大歇镇,家里贫困。今年,马嘉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一家人高兴的同时却为生活费犯了愁。得知自己的条件可以申请青年才俊工程资助金,马嘉望赶紧报了名,20天左右就通过市民宗委才俊办的审核,拿到了资助金。

更广、更快惠及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民宗委把组织实施好重庆市少数民族青年才俊成长工程作为密切联系群众、切实为广大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及青年学子排忧解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大力转变工作思路、改革办事方式,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协调工作。

在市民宗委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除宗教界外,我市民族界也积极参与到青年才俊成长工程当中,工程的资金量从以前的每年200多万元增加到每年450万元,受助学生从每年500人提高到每年1000人。此外,市民宗委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使青年才俊工程的审批时间大大缩短,从以前的一个半月缩短到20天左右。

“以前我们都是以打款的方式为受助学子发放资助金,但今年我们转变工作思路,采取了现场面对面的发放方式。”市民宗委才俊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转变工作思路,他们采取了及时跟踪更新受助学子信息资料库、开通QQ群和微博等交流阵地,建立资助学子信息反馈制度,加强了与受助学子的交流沟通,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

在马嘉望的家乡——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一批又一批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市民宗委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力度,推进渝东南发展民族生态旅游产业,现如今大量的少数民族村寨改头换面,村民们发家致富。

黄水森林公园毗邻的冷水镇八龙村有388户村民,其中90%都是土家族,一直以来以种植黄连和莼菜为生,但以前不通公路,黄连、莼菜运不出去,村民平均年收入才4000多元。市民宗委大力推进八龙村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特色村寨建设,让村民在种植黄连、莼菜的基础上,依托黄水森林公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今年以来,市民宗委投入资金280多万元,新建了八龙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了民族文化小广场、莼菜产业博物馆;投入300多万元对农户进行改风貌、改院坝、改厨、改厕、改入户道路和绿化,提升了八龙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条件。石柱县民宗委免费组织八龙村村民到县城培训“啰儿调”、手工编织等土家族传统文化和旅游知识,使每家每户都具备旅游接待能力。

“今年以来,市民宗委的同志到我们村指导工作不下10次。”八龙村村支书沈小锋告诉记者,市民宗委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还帮助村民组建了文化表演队,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村里更多的年轻人开始有意识传承土家族能歌善舞的传统文化。

“现在家家户户都办起了农家乐,我算了算,今年我们八龙村光是农家乐每户收入都在3万元左右呢!”沈小锋高兴地说。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26/7478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