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就业

唱响服务主旋律 民生为本贯始终

2013年11月26日 14:48

 

这些年,江西省宜丰县在整合资源、统一管理,全面做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工作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结合今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宜丰县加大就业工作创新力度、丰富就业工作方式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抓资源配置,优化公共就业结构

加强省内外劳务合作。依托省内“劳动就业信息网”平台,在开展省内对口劳务帮扶的同时,加快了本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仅今年1至10月该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308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344人,省内新增转移就业3823人,分别占年任务数的110.46%.152.25%和143.26%。该县还不断深化拓展省际人力资源对接交流合作,先后组织赴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开展人力资源劳动就业、人才交流合作活动。

着力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实施全民技能提升计划,近3年来,该县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其中培训农村劳动力达9300多人次。出台职业学校“五统一”政策,推进“校企双制”办学,技工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千余人。实施宜丰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新增高技能人才600余人。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组织“技能改变命运” 专题演讲,全年参加竞赛人数超百人次。

推进区域劳动力转移就业规划。出台宜丰县劳动力转移规划(2012-2020年),明确将全县划分为劳动力重点输出区、就近转移区、聚集提升区、优化配置区四个功能区域,推进区域劳动力转移示范区、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品牌、校园对接产业园项目建设,实施“一企一村”转移对接计划、区域劳动力转移“乡镇劳动力与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转移对接”计划、返乡创业计划,引导农村劳动力培训更好地与产业结合。完善信息监测平台。完善就业监测网上直报系统,建立健全全县10家企业统计监测体系。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企业用工和劳动力流动等专项调查,定期组织开展分析评估,及时掌握企业用工动态。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实施宜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行动、服务农民工宜丰春暖行动和宜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推进行动等一系列针对不同就业群体的就业服务活动。仅今年该县举办专场招聘会12场,帮助6600人(次)与企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年末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29%。

 

抓优势互补,增强服务专业化水平

近年来,该县为确保“公共服务职能增力度、服务能力增水平、服务质量增效率” 的工作目标,在工作中,充分挖掘和发挥该县人力资源市场的特点和优势,并不断扩充完善,形成了一整套专业化的服务品牌。

相互借鉴,功能互补。在工作中,该县按照人力资源市场和人才市场服务高端人才的先进做法,创造性地运用于技能人才的就业服务;学习和借鉴外地劳动力市场对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先进工作经验,更好的帮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依靠和借助县、乡、村(社区)三级就业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功能的优势,切实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一重大任务引入街道社区,发挥基层平台的基础性作用。

相互促进,工作互补。首先,在工作思路上相互融合。该县将人才服务单位领导包片帮扶模式和就业服务中的三级服务平台相结合,一方面领导干部亲自负责,另一方面安排专人负责到底,确保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100%就业。其次,在工作领域上形成合力。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工作做好做到位,进一步完善 “人对人,点对点,表对表”的实名管理制度,实现了宜丰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程管理。第三,在工作方法上相互促进。在县人力资源市场切实做到服务功能、服务流程、服务手段全配套,实现服务质量和效率大提高的目标。

相互联通,职能互补。该县按照统一规划的要求,对县乡两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进行了优化组合,始终把建设科学、规范、标准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为基础性工作,着力在建设县、乡镇、行政村三级服务网络上下功夫。 建好县级服务“大本营”。先后投资1300万元建成了5000平方米的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其中县人力资源市场安装146平方米电子屏,配备18套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建设300平方米的多功能培训教室。筑牢乡镇平台“桥头堡”。近年来,乡镇一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承载的任务与日俱增,该县从解决人、财、物力入手,在实现乡镇服务所垂直管理的基础上,县财政负责人员经费,每个服务所办公经费每年不少于3万元;乡财政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场地均在80平方米以上。夯实村级网络“辐射点” 。为抓好公共就业服务网络终端建设,根据行政区划、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等因素,设立村(社区)级公共就业服务站,毎村(社区)配备1至2名协管员,负责网络内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务。村(社区)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点的建立,促进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的全覆盖。

 

抓文化创新,打造一支优秀团队

近年来,该县针对服务对象的不同,从抓文化建设入手,把创新文化和创新团队作为保持劳动力资源市场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创立就业创业文化。该县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在全县人社系统干部职工中广泛征集就业创业的文化元素,最终形成了“思方行圆,和而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并构筑了铭、和、礼、信、美、达等六大文化体系,还结合实际制订了“八不准”等58项规章制度,汇编形成了全县人社系统的《职工文化手册》和《制度汇编》。

促进文化融合。首先,创新文化传播的载体,集中通过文化上墙、文化手册、文化上网等方式渗透就业创业文化;其次,组织开展文化竞赛活动,强化职工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第三,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向心力和爱岗敬业主人翁责任感。

打造学习型组织。该县把打造学习型组织作为一项紧迫的工作来抓。抓系统培训,请精通业务的专家为全县就业和人才服务系统工作人员集中授课,讲形势、讲政策、讲工作要求。抓岗位培训,对新上岗人员实行岗位导师制,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抓调研,每年开展调研评比活动,优秀调研报告编制成册,作为职工学习、领导决策的宝贵资料。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丰县劳动就业局)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26/7479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