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就业
用情用心夯实“民生之本”
2013年11月26日 14:50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
安徽省绩溪县就业服务局紧紧围绕“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的工作目标不放松,优化就业环境,加大就业服务,发挥职能优势,打造特色亮点,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工作亮点纷呈。
近3年来,绩溪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先后获得“全省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单位”、“全省农民工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就业工作二等奖”、“全市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先进单位”、“全市人社系统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二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下属单位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连续2年被县委表彰为“民主考评中介组织类公共服务先进单位”。2012年,局长陈朋卫在全县民主考评百名科长活动中名列公共服务组第一名;2013年又被评为全市“深化作风建设先进个人”。
不断创新,夯实就业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再就业工作对群众来说是天大的事。正因如此,多年来,绩溪县就业服务局把千方百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承诺。他们这样庄重承诺着,也这样倾力实践着。
持续开展“春风行动”。为了满足不同求职者的实际需要,每年春节前后开展“春风行动”等就业服务及举办一系列大型专场招聘会。就业局工作人员事先深入企业收集岗位信息,紧抓春节农民工返乡高峰时机,大力宣传家乡企业发展和用工需求,全力搭建求职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无障碍“桥梁”。每场招聘会还在现场设立就业政策、妇女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技能培训服务、创业培训等政策咨询台,现场向求职者宣传就业形势和需求情况,解答就业者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求职者找到满意工作,引导创业者找到合意的投资项目。
“春风行动”吹暖了整个绩溪大地,已成为绩溪县积极实施就业创业富民工程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3年里,全县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40多场,全县累计新增就业 2.9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54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6万人。
用情用心帮助企业破解 “用工难”。随着招商引资的力度和生态工业园区以及农民工创业园区规模不断扩大,绩溪县一些企业遭遇了“用工难”瓶颈。针对企业“招工难”现象,县就业服务局以“招工就是招商”、“用工服务就是优化发展环境”的理念,在破解企业“用工难”上,打出“内招”与“外聘”并举,“用情”与“用心”留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还先后与劳务输出大县寿县、福建泉洲市建立劳务用工对接,组织本县机械、电工电器等新兴企业负责人走出去招工,招聘企业急需人才,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用工难现象。
首创了固定招聘日。将每月15号为固定招聘日, 通过提前收集劳动者就业、培训需求,发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培训机构招生信息,固定日期,实现点对点的招工,方便了广大求职者,这项工作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活动开展以来,已成功举办36个固定日招聘和专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2000多个,5430名求职者实现了就业。
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把党和政府的一项项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到位,一批批下岗失业人员重新走上就业岗位,一个个创业能人实现了自主创业。仅2012,通过各种途径帮助4512名人员实现就业, 其中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的达到1800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
倾力培训,让农民工吃上“技能饭”
一直在绩溪县城里摆摊谋生的孙亚利夫妇二人怎么也没料到,农民工技能培训会让他们一家改变命运。今年孙亚利到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办事,在人力资源大厅无意中看到了一张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可领取政府补贴的宣传单,里面有培训对象、报名办法、补贴标准和发放程序的详细说明。她不禁动了心,根据自己的爱好,报名参加了计算机培训班。
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合格,她很快在一家打印社找到了工作,获得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同时也结束了风吹雨淋的生活,完成了从体力劳动到凭技能吃饭的转变。
看到妻子可喜的变化,老公胡师傅坐不住了,也报名参加了县就业训练中心组织的车工培训班,并经人力资源市场介绍推荐,获得了一份收入2000多元的工作。
实际上,在绩溪县象孙亚利夫妇这样受益于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的农民工,还有很多。2013年,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就先后举办了2期车工和1期服装制作技能培训,帮助500多名农民工获得一技之长或提升岗位技能,顺利实现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
作为全省33项民生工程之一,近年来,县就业服务局始终把农民工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来抓,以培训促就业,达到了良好效果。据统计,2011年来,所属就业训练中心共举办30多期培训班,培训合格人数2000多人,发放培训和鉴定补贴102多万元,培训工种有汽车驾驶员、中式烹调、车(钳)工、多媒体制作工、手工(精细)木工、服装缝纫(制作)工、汽车维修工、挡车工等18个用工需求多的工种,有力地起到了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增加收入的作用。
扶持创业,让创业者“梦想花开”
在绩溪县后外村25—2号的金鑫工艺品厂内,30多名工人正在紧张地镶嵌耳钉,厂长胡红霞忙前忙后验货、发货。
胡红霞是一名返乡农民工,左手二级残废。2011年,她参加了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创业培训,并获得8万元创业小额贷款扶持,以加工工艺耳钉开办了金鑫工艺厂,不多久就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一年下来加工费达到70多万元,不仅吸纳了30多妇女就业,自己还实现纯收入20余万元。像胡红霞这样得益于创业培训而走上成功创业之路的在绩溪县还有1200多人。
绩溪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县,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加上本县工业基础薄弱,下岗失业人员较多。为了促进就业,从2006年起,县就业服务局引进了国际劳工组织在世界通行的创业培训方法S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不断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为办好创业培训班,县劳动就业服务局按照国家标准设立培训硬软件,充分利用就业训练中心、农民创业园孵化基地开展创业培训,组织创业指导专家深入基层开展创业指导。对需要专业技能的创业项目如种植、养殖、加工等,开展“专业+创业”培训。对在校大学生组织开展了“意识教育+能力培训+模拟实训”三段式创业培训。
为帮创业者打开一扇大门,突破初创业人员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技术、没有经营经验的瓶颈,该局通过对有强烈创业愿望的人员“点菜”、政府“买单”的方式,为学员量身设计创业项目,指导学员撰写、修改、完善《创业计划书》,塑造创业者成功心态,培养决策思维模式,帮助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战略经营方案,参训人员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得到全面提升。
培训不是目的,成功创业才是根本。为此,绩溪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将SYB创业培训后续跟踪服务作为推进创业的重点,采取跟踪服务,保持沟通;利用网络,解疑答惑;专家指导,直接帮扶;专业策划,集中回访;入园孵化,发展壮大等一系列措施,并积极推行“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自主创业模式,为创业者“扶上马再送一程”,切实帮助创业人员成功创业。仅2012年,该县就有880人分22期参加了各种创业意识培训、SYB创业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并给其中96名创业人员提供了589万元小额担保贷款。2013年又为152名创业者担保贷款1091万元,累计财政贴息115万元。达到了“扶持一人,带动一批人”的倍增效应。
据统计,截至2012年,该县累计举办SYB创业培训班75 期,培训2200多人,成功创办企业和经济实体1200户,直接影响带动了3000多名城乡各类人员创业、就业,实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创业摇篮 梦想开花。随着创业培训的影响日益扩大,对许多创业者来说,到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参加创业培训,走上成功创业之路日渐成为一种时尚。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绩溪县劳动就业服务局以一种优良的工作作风,一股踏实苦干的向上的力量,一份崇高的集体荣誉感,汇集成强大的合力,推动着绩溪就业工作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安徽省绩溪县人社局)
责任编辑:姜波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26/7479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