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资讯

共产党人的“成己”与“成物”

2013年11月27日 13:3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在内蒙古考察基层党建工作时强调: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聚焦“四风”问题,贯彻整风精神,下大功夫抓好整改落实,巩固发展活动战果,搞好法纪制度衔接,推进改进作风常态化长效化,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把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新华网11月23日)

梁漱溟先生讲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一种表现于外面的创造,即“成物”,一种表现为生命上的创造,即“成己”,如一本学术著作是成物,学问家自身智力学问即是成己。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既要“成己”,又要能“成物”,在成己成物中实践共产党人的信仰和追求。

以此来看,改作风是锤炼党性、提升能力的自我修养之举,改革是破旧立新、解放生产的发展创造之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身体力行改“四风”,自觉主动投身改革实践,为打造一支铁骨铮铮的党员队伍、积聚无坚不摧的改革力量做出贡献。

成己者,必定易成物。改作风不是“务虚瞎打”,不是“净整没用的”,而是对党员队伍建设、对改革生产实践有巨大推动作用的活动。良好作风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作风过硬才能打好改革之“铁”。因而要端正改作风的心态,绝对不能应付敷衍、回避推脱、张望“风向”,要坚持把自己摆进去,主动认领班子的问题,真抓实改自身的存在的问题。如此,才可以为改革大帆“保驾护航”。

成物者,同时亦成己。要坚持活动、工作两不误,把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落到实处,积极投身改革实践,做出成绩收到实效。取得成绩的同时,更是党应对难题、与时俱进的能力和水平提升的表现。固守藩篱、不让利益的行为不仅会被改革大潮淹没,自身还有可能被时代遗弃、被其他党员落在“起跑线”。人人都是改革的参与者,只有积极投身、率先改革,抓住机遇、大胆实践,才能推动国家和社会在改革中进步,个人在进步中成就更有价值的“自我”。

共产党人需要正确认识两者关系,把改作风追求和改革积极性上升到信仰的高度,用“成己”的坚挺推进改革攻坚克难,用“成物”的进步促进党性锤炼,身体力行、勇做先锋,创造一份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27/7481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