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资讯

河南如何整改:梯次推进 专项治理 群众评判

2013年11月27日 13:46

梯次推进

三步走形成整改态势

日前,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研究启动清理各类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取消和免征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6个方面的专项治理。这是在深入推进集中治理节庆活动、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等第一批6个专项治理事项的基础上,河南开展的第二批专项治理,第三批9个专项整改事项正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形成了梯次推进的整改态势。

领导带头

专项治理见成效

聚焦“四风”问题,抓住整改要害。省主要领导带头清理办公用房,带头整改超标面积,带动各级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项目29个;取消节庆、论坛、展会58项;省本级“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1.2%;减少省级行政审批项目85项;合并成立临时领导议事机构17个,撤销197个。

把实现群众利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整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群众反映的医疗卫生系统的突出问题,河南持续开展“卫监行动”和“亮剑行动”,共检查各级医疗机构8.9万户(次),追究刑事责任106人,有力打击了非法行医、超范围执业等行为。

群众评判

群众满意率低的要返工补课

“原来派出所户籍室节假日都不上班,现在周六周日也能办理了,确实方便多了!”家住郑州市金水区的市民徐松山说。

群众路线教育群众最有发言权。在活动的三个环节,河南开展以“作风现状由群众评价、查摆问题由群众评议、整改效果由群众评判”为主要内容的“群众三评”工作。“任一指标群众满意率未过2/3,必须返工补课,不得过关。”省委活动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说。在第二环节的群众评议中,2个群众满意率偏低的单位被责令“返工、补课”。

附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情况一览表

河 北

调整产业结构

树立正确的

政绩观和发展观

·到2017年底,压减炼铁产能6672万吨、粗钢产能6726万吨、燃煤消耗4000万吨、水泥熟料产能397万吨、平板玻璃产能1655万重量箱。 ·全省共集中查处和整治污染企业4288家,破获环境案件185起,前三季度单位工业能耗同比下降7.45%。 ·制度成果:出台了50项措施。 正风肃纪

专项行动

·取消O牌车1.5万辆,处置违规公务车1.03万辆,清理超标办公用房4.41万平方米,省直单位压减各类简报42%、减少公务接待费用23.98%;省级下放和取消审批事项131项,简化审批流程72项,取消罚款事项101项。 ·制度成果:省委常委会科学决策强化落实、领导机关公开承诺等9项制度。

 

广 西

反“四风” ·建立完善21项制度。 ·常委班子带头将公务用车“桂O”车牌更换为普通民用车牌,把超配的越野车上交统一管理,腾退在兼职单位的办公室,撤回不符合规定的分配住房申请。 ·常委班子将整改措施制度化,制定了全面规范从政行为的反对“四风”十项规定,从公务用车、办公用房、领导住房、公务接待、出席活动、公务出访、秘书配备、干部选拔任用等十个方面。 ·制度成果:全区第一批活动单位紧密结合各自的实际,上率下行、剑指“四风”,共确定了1790多个整改事项,梳理了975项有关制度。

整治“机关六病”

·针对“享乐病”,在全区开展清理检查公开“三公”经费专项行动,区直单位“三公”经费今年1—8月开支同比下降41%,节约的1.3亿元全部用于改善民生。 ·针对“梗阻病”,在全区开展清理审批事项和优化办事流程专项活动,取消和下放现行具体审批事项338项,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针对“冷漠病”,推行领导干部“结一联五”制度,每位县处以上干部分别与1个贫困村党组织结对联系,分别与贫困群众、困难党员等5户家庭结对帮扶,直接联系服务群众。 解决群众的

切身利益问题

·在服务农民工活动中,组织2.98万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为100多万人提供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帮助追讨工资近4亿元;

·在服务企业活动中,制定出台企业融资服务等10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大大改善了企业的发展环境;

·在清理信访积案活动中,集中排查出550件信访积案,由自治区领导牵头包案督办,目前已化解440件,化解率80%。 查处问题 ·出台《关于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反对“四风”若干规定》、《领导干部违反改进作风有关规定实行问责的暂行办法》,提出了“十个严格遵守”、“28个不准”的要求,“零容忍”正风肃纪。截至目前,全区已查处违规问题24个,处理违纪人员25人。[全文]

江 苏

产业结构调整 ·修订了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民生幸福等“八项工程”考核指标。 专项改革 ·省发改委取消和下放了70项行政审批事项。 ·全省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出境费用同比下降33%,公务接待费用下降41%,会议场次下降23%,节庆论坛展会由31项削减为23项,省级减少审批事项422项,减幅达38%。 ·南京下发关于提升服务群众效能的规定,要求社区(村)参加考核评比的纸质台账一律取消。[全文]

甘 肃

扶贫工作 ·出台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意见,采取18项政策措施,建立六大保障机制。 ·投资约500亿元解决贫困地区通村道路和安全饮水问题。 ·对省市县乡四级机关和干部联村联户工作进行细化安排,要求省级领导每年到联系点调研不少于4次,每个联村单位确定1名县处级或地厅级干部带队,组成2至3人的工作小组轮流蹲点,每个联户干部每年进村入户调研走访不少于4次,时间不少于半个月。 领导带头 ·制定出台了加强班子学习、密切联系群众等13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意见;

·一部《省级领导干部越野车使用管理办法》,对省级领导干部越野车进行统一调度使用;

·11月30日前全省党员领导干部须全部清退各类会员卡,向单位党组织作出零持有报告;

·全面停建楼堂馆所,规定自2013年7月15日起,5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

·全面清理超标配备和多占公务用车问题,在全省实行节假日期间封存公务用车制度,除执勤执法车辆外,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动用公车。 处理问题 ·8月以来,甘肃在全省范围内通报了24起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的典型问题,对当事人作出处理。

对参与投资办企业的223名公职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相关问题全部得到纠正。 专项工作 ·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1800多件。

·身份证办理时限缩短一半。

浙 江

行政审批

·省市县三级联动清理,省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了45.9%;

·新搭建“一号通”的联合审批网络平台,14个省级部门、500多个市县级部门实现跨层级、跨部门网上审批,凭一个项目编号就能全程网上审批,审批时间由以往的200多天缩短到60天。

·在率先试点企业投资项目全面放权、高效审批的绍兴县,创新并联审批、一窗统办、多证联办等制度,实行全流程再造。

·今年7月底正式实施以来,已有184个企业投资项目进入审批程序。包括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公示时间在内,全流程审批时间缩短到100天

制度建设

·出台规范权力运行、规范干部工作生活待遇、完善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干部作风考评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三公问题

·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公共财政预算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7.9%,其中公务接待支出下降26.6%;

·省属国企公务消费同比下降33.5%。

 

处理问题

·全省共清理超标办公用房116.7万平方米;

·对4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副厅级领导干部作出组织处理,其中,免职1人,3人调整为非领导职务。

黑龙江

集中清车

·采取调剂使用、统一管理、公开拍卖、退回、厂家置换等方式,对5960台超编、超标、违规借用的公务用车全部予以清理,地方使用的军警车牌全部清退。

豪华办公楼

办公面积超标

·已经清理超面积、多处占用、违规出租出借办公用房6.7万平方米,通过腾退调换、房间分割、合并办公等办法对清理出的办公用房合理调配使用。

一问三责制度

·严格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分管领导的责任和纪检监察机关监管不到位的责任,以问责促负责。截至目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问题705个,处理823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91人。[全文]

四 川

窗口服务

·对前来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审批、许可等事项的公众和单位,工作人员必须一次性详尽告知所需材料和流程。

·根据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统计,最近3个月,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政务服务事项1807万件,承诺提速52.9%,实际办理提速92%,按时办结率99.99%。

行政审批

·省本级今年两批次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36项,第三批清理事项日前已完成会商会审。

权力公开

·已完成93个省级部门、8470多项行政权力的清理初审,分部门编制了行政职权目录,绘制了权力运行流程图,量化了自由裁量权,并在部分省级部门试点试用。

·搭建完成了省级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市、县级平台将于年内搭建完成。

电子监察

·电子监察系统已延伸到1869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

 

中纪委监察部

召开会议情况

今年以来,以中央纪委监察部名义召开的全国性会议只有3个

与去年同期相比,委部机关会议费下降84.06%,招待费下降52.07%,培训费下降37.87%,印刷费下降13.49%。

缩减公文

委部机关公文从原来的41种减少到18种,精简幅度达56%。

机关各单位自有文号从原有的78个精简到43个,精简幅度超过44.8%。

今年1至8月,向中央纪委委员、各派驻机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发送纸质公文比去年同期减少60.9%。

出国人次数

不组织或参加与纪检监察业务无关的团组,今年以来先后拒绝了4个国际会议的邀请。

今年1至8月,委部机关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和人次数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6.4%和16.8%。

议事协调机构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对参与的125个各类议事协调机构进行精简,取消或不再参与86个,保留或继续参与39个。 

优化内部机构设置,撤销党风廉政建设室、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室,新设立党风政风监督室;

撤销执法监察室、绩效管理监察室,新设立执法和效能监督室;

增设第九纪检监察室、第十纪检监察室。

清退会员卡

6月20日前,全国81万名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按时递交会员卡零持有报告。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带头落实,委部领导班子成员、在编干部职工全部填写了个人会员卡零持有报告,确保人员100%覆盖。[全文]

公安部

办事程序

对群众申请办理户口等符合政策规定、但手续材料不齐的,要提供书面清单,一次性告知群众补充事项,可以不开证明的不要让群众开证明,可以一趟解决问题的不要让群众跑两趟,可以不回原籍办理手续的不要让群众来回往返;

对确有困难、行动不便的群众,要尽可能地提供预约上门办事办证服务。

办事流程

运用人口信息系统等科技手段加强监督管理,坚决杜绝“一人多户”、“一人多证”、随意更改信息等问题。

投诉渠道

建立网上服务平台,开通网上监督窗口,畅通群众对违法违规办理户口、证件和办事难、办证难问题的举报投诉渠道。

公开办理户口登记和居民身份证相关政策、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和收费项目、收费标准。

责任追究

凡是被举报在办理户口业务过程中刁难群众、经调查属实的,一律停止执行职务,追究责任;

凡是发现利用职务之便办理虚假户口的,一律予以开除;

涉嫌犯罪的,一律追究刑事责任。

山 西

会议规模

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性会议(省党代会、省委全会除外),与会人员不超过250人;

部门召开的全省性会议,与会人员不超过150人;

在省委、省政府机关召开的会议,副省级领导不带秘书等随员,会务工作人员不超过5人。

 

会议时间

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性会议(省党代会、省委全会除外),会期不超过1天。

部门召开的全省性会议,会期一般半天;

电视电话会议,时间不超过90分钟;

大会交流发言,每次不超过4人,每人不超过10分钟。

会议数量

切实控制各部门报请拟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的全省性会议,2013年会议数量在上年基础上精简1/4。

每年至少确定10个“无会周”。

省直部门召开的全省性会议,须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审核后报批,每年原则上1次。

建立并会套开制度,对于时间相近、主题相近、参会范围相近的若干会议,一律实行并会套开。

全省性会议尽可能采用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减少市县负责同志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到省集中开会次数。

会议议程

取消没有实质性内容的议程。

除部署全局性工作的会议外,其他全省性会议只安排1位省领导讲话。

省领导出席本省会议和活动时,主持人不逐一介绍出席的省领导。

会议经费

各种会议一律不制作、不发放纪念品和文件包。

笔记本、笔等会议文具不统一发放,实行按需领取。

用餐形式为自助餐,一律不饮酒,一律吃本地菜,就餐标准每人每天不得超过150元。

会议不安排文艺表演。

机关内部会议场所能满足会议要求的,不在宾馆召开。

文件数量篇幅

2013年省委文件同比减少10%,以后文件数量只减不增。

文件一般不超过4000字,各地各部门报送省委的请示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一般不超过3000字。

严禁重复发文

凡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已作出明确规定的,一律不再发文。

凡照搬或重复、重申已有政策条文,没有结合实际提出新的政策措施的,一律不发文。

现行文件规定仍然适用的,不再重新发文。

已标注公开发布的省委文件,各地各部门一律不翻印、不转发。

领导讲话

省委领导同志的讲话,除代表省委对全省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外,一般不发文件;

已发会议文件或已通过媒体公开发布的,不再印发文件;

在基层和部门调研时的讲话,除了对全局性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不发文件;

在座谈会、协调会上的讲话,一律不发文件。

简报种类篇幅

各部门报送省委的简报种类一律不超过1种,篇幅一律不超过2000字。

参考资料和研究报告一般不超过4000字,超过的要附内容摘要。

调研活动

安排随机调研,增加自主内容,力求准确、全面、深入了解情况。

统筹安排调研,不集中或轮番到一个地方、一个点、一条线路去调研。

所到市县一律不到交界处迎送,不组织列队迎送,无关人员不随行陪同。

一般不安排接见合影,不组织文艺演出。

重要调研要及时撰写调研报告,做好汇报和反馈工作。

办公用房

省级领导1人只分配使用1处办公用房,在不同部门同时任职的,由主要工作部门安排办公用房,其他任职部门(兼职部门)不再安排办公用房;

装修材料要使用省内和国内材料。

办公用房5年内不得重复装修,不更换和添置办公家具。

公务用车

省级领导按照规定1人配备1辆公务用车,越野车和警卫车不得作为个人固定用车。

现有越野车一律改为公用车。

废止省级领导公务用车设“晋A·V小号码”民用专段号牌的规定。

非公检法部门领导的公务用车不得使用警牌、警报、警灯,非部队领导的公务用车不得使用军牌,不得使用公车进行非公务活动。

 

厦 门

限时整改

提出93个先整先改问题,分两批发出《督促检查通知单》,要求各单位结合自身查找的问题限时整改。

窗口服务

9月以来,全市部署展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集中整治,落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市工商局、市规划局等单位拆除了门禁系统。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实施了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措施。

简政放权

全市新增28个审批事项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级行政审批项目减少100项,15个单位新增即办事项月平均办理4000余件。

阶段成效

先整先改的93个问题中,已有50个问题反馈了整改情况。

今年以来,市级会议比去年同期减少18%,市委市政府下发的文件减少19.6%,“三公”经费支出在连续多年实现零增长的基础上同比下降21.8%。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27/7481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