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生态旅游将成澳大利亚经济增长驱动力

2013年11月28日 13:05

 

作为最大的服务出口创汇行业,澳大利亚旅游业近几年表现良好,直接和间接创造就业岗位约100万个。分析指出,在矿业繁荣逐渐褪色的背景下,旅游业将成为澳大利亚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主要驱动力,而澳大利亚旅游业持续向好主要归功于生态旅游产业的良好发展。目前,全澳有超过550个国家公园,2700个自然保护区,构成了澳大利亚生态旅游的强大版图。

1

全球生态旅游的先行者

丰富的地貌特征、生态资源、文化遗产,使得澳大利亚被视为世界上理想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澳大利亚也一直是全球环境保护的先行者和有力推动者,早在开发旅游业初期就提出了生态旅游经济的概念,实行环境保护与振兴经济并重的发展策略。

1991年,澳大利亚成立了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它是该国生态旅游行业的最高机构。“环境影响最小化”是该协会遵守的基本原则。

1994年,澳大利亚提出国家生态旅游战略,成为世界上最早制定、实施生态旅游战略的国家,由此开始建立生态旅游专营商质量认证体系,调查分析旅游市场,提高能源及废物处理技术,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制定相关规划并组织研讨会等。

随后,澳大利亚制定了国家生态旅游计划,采取一系列举措提升生态旅游产业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包括投资建设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开展生态环境检测项目,并对生态旅游鉴定制度进行可行性研究。

目前,澳大利亚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项目包括蓝山国家公园、大堡礁、袋鼠岛、纳玛吉国家公园、阿尔派恩地区、塔斯马尼亚热带雨林和喀卡杜国家公园。

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德·希尔曼告诉记者,澳大利亚旅游局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强调利用澳大利亚的“自然优势”进行旅游开发。

 

他说,该产业的运营商和客户人数在近几年有了飞快增长,该产业不仅支撑本地社区的经济发展,还逐渐取代了采掘业对经济的贡献,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伤害。

2

(图片:位于澳大利亚东海岸的世界自然遗产大堡礁)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三大法宝

澳大利亚生态旅游产业的良好发展主要依赖于三大法宝。

(1)依法治理

1970年,澳大利亚颁布实施“环境保护法”,经过40年来的丰富与完善,现已形成健全的法律体系。其中,联邦政府层面的环境立法有50多个。在执法方面,澳大利亚对环境破坏行为的惩处力度也非常大。

澳大利亚每个州都有“环保警察”,个人或团体一旦被发现违反环保法规须接受高额处罚。以澳大利亚东南部杰维斯湾观鲸旅游景点为例,如果游客在游船上向海里投掷垃圾,将被当场处罚至少1000澳元(约合5600元人民币)。

(2)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通力合作与管理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国际、国内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总辖各州政府对环保事业的管理,以及资助环保科技的研究。各州政府承担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保护,践行联邦政府的环保法规,同时为下辖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法规和规划,并实施管控。

除政府机构,一些非政府组织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的资源使用者都会参与到管理环节中,生态旅游业的经营商、各地环保委员会、当地居民都承担着规范行为和互相监督的责任。

(3)宣传教育

澳大利亚各级政府和旅游局重视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提升民众旅游环保的意识。在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过程中,澳大利亚社会形成一个共识,即始终遵循“环境影响最小化”原则,同时做到对基础设施影响最小化和行为影响最小化,旅行社还要求导游向游客灌输这一理念。

此外,在各个景点、宾馆、酒店,游客都能看到有关旅游生态保护的宣传资料或书籍;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中,还会有专门为学生举办的野外互动课堂。

 

在旅游活动宣传方面,澳大利亚旅游局今年推出了“全球最佳工作”竞聘活动,包括首席幽默家、美食大师、内陆冒险家、公园管理员、生活摄影师和野生动物看护人。工作岗位分布在澳大利亚6个州,受各州旅游局支持,每份工作为期6个月,报酬约合10.2万美元。其中,公园管理员和野生动物看护人这两份职业的旨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3

(图片: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蓝山国家公园)

生态旅游亦面临挑战

尽管澳大利亚对生态旅游产业投入巨大且高度重视,但这几年生态旅游产业仍面临挑战。森林生态旅游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挑战之一。

澳大利亚森林茂密,森林生态旅游在澳大利亚生态旅游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为了实现经济发展,近百年来,澳大利亚森林因工业发展被消耗了一半面积。其中,最主要树种——桉树的分布面积减少了80%左右。

澳大利亚渐渐意识到,利用开采天然林制作木材的行为已经使得森林资源濒临危险境地,这不仅加大了海风威胁,还加剧了土地盐渍化和沙化趋势。

1992年,澳大利亚发布了“国家森林政策宣言”,把森林进行分类,实行以保护天然林、发展人工林为主的经营模式,确保森林生态的可持续性。那些不具有木材利用价值的森林,则建造成为自然保护区供休闲度假,依然发挥着商业效益。

尽管如此,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种种应对依旧显得微不足道。今年10月发生的丛林大火,已导致澳大利亚蓝山景区大面积的桉树被毁,该地区旅游业日亏损达20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1100万元),游客们纷纷取消了来蓝山的行程,导致众多当地员工面临失业的危险。政府只能依靠拨款帮助蓝山渡过难关。

罗德·希尔曼表示,澳大利亚各界对生态旅游产业所做的努力仍然不够,还面临诸多挑战,生态旅游的运营成本过高,居高不下的澳元限制了国内旅游,部分州政府并未制定适合自身的生态旅游战略,政府对“生态旅游产业对经济、环保、社区所做贡献”缺乏真正的理解。

面对挑战,罗德·希尔曼提出,首先,政府应该继续加强对生态旅游产业的支持和重视;其次,政府需要提高对生态旅游运营者的认可、奖励和帮助;再者,行业从业人员需要加深研究,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和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

他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并不一定都是矛盾的,智能规划往往能产生积极的结果。”(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128/7482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