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会议专题 全会专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 重要新闻

【独家微访谈】周宏春:保护环境必须在污染发生之前

2013年12月02日 21:15

 

周宏春头像

长期的雾霾天气让蓝天白云成为大家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渴望和期盼,人们常常感叹: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蓝天?越来越多的口罩挡住了人们的笑脸,雾霾给人们所带来的多方面影响为当今的经济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环境的持续污染是不是已经让我们难以感觉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幸福感了呢?谁在为环境污染埋单?怎样才能治霾不靠风?首都专家微博群、宣讲家网站共同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室主任周宏春做客微访谈,期待你的参与!

加强民众的环保意识是环境保护的根本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已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当我们回顾这些年的发展之路,辉煌之外,曾经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亦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2012年冬季华北地区连续的雾霾天气,人们蓦然发现,自己生活的环境几乎难以忍受。

面对着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周宏春教授认为,首先需要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度,将污染隔绝在其发生之前。其次,依靠绿色科技,升级产业模式,发展环保产业。第三,完善环保制度,加大执法力度,“让排污者感到疼,觉得治理比罚款划算。”

目前,国家已经大气污染治理列入十年计划,中央政府已明确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尤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周教授认为,从外国环境治理经验来看,成功的关键在于地方,只要政策能得到落实,与此同时,加强公众的环保参与度,“国家政策的推动与公众的积极行动相结合”,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的快速恢复并非难事。当然,先污染后治理并非根治之道,防范于未然,才是长久大计。

 

访谈精选:

1、伟岸硕:向 @周宏春 提问:环保应该从人心做起,心污染环境自然污染,贪婪的物质带来了环境的冲击,经济发展的同时,万事万物确没有平衡对待,过宣传节能,制造各种节能产品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讲教育慢慢普及到人们的思维中才可以。

答:节能可以起到环保的作用,污染只能治理,而教育是长久大计!

2、热情的爽爽爽爽:向 @周宏春 提问:环境污染肯定是影响心情,影响身体健康的,保护环境从自我开始,但也需要国家的相应政策和措施来更好的推动一下,怎么样做能见效更快更直接一些呢?

答:国家政策的推动与公众的积极行动相结合。

3、李文姬_Moony:向 @周宏春 提问:各地治理雾霾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在落实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答:困难肯定有,如投入问题。有人将环保产业算成GDP增量,实际上是减量,或者说,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是要花钱的,有没有投入、投入的效率如何、治理效果如何评价等,都需要认真研究。

4、眼观八方之天下:向 @周宏春 提问: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多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雾霾天气与空气污染从何而来,该如何驱散?要唤回蓝天,出路又在何处?

答:一是气象条件,一是污染物排放浓度过高,这两者的综合作用,导致目前我国雾霾天气多发,治理措施国务院发布的“气十条”说得很清楚,能够落实是会改善环境质量,重见蓝天的。

5、-丫丫-慧儿:向 @周宏春 提问: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有什么对策吗?

答:简单说,提高意识,加大投入,发展环保产业,依靠技术进步,公众参与,关键还在加大执法力度,让排污者感到疼,觉得治理比罚款划算。

6、妖怪油炸饼:向 @周宏春 提问: 听说国家把治理环境列入十年计划。做为普通百姓,我们想知道:一,治理何时能见成效?二,当经济发展再次需要污染环境做代价时,政府该如做决策?三,如何监制中小企业甚至个人小作房私下对环境的污染?

答:大气污染治理已有十年计划,何时见成效取决于多种因素,做的好不用十年,做得不好真的要三十年。中央政府已明确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将保护中发展提到前面;中小企业对就业有很大作用,不是关闭他们,而要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支持他们开展清洁生产。

7、举事立人:向 @周宏春 提问:专家“炒菜说”,崔永元“放屁说”,大多是缺乏科学取证,或者博眼球。您认为大气污染,或者说pm2.5主要来自哪?

答:每个城市的情况不同,烧煤、工业粉尘、供暖、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等均是污染源;区域性还必须考虑秸秆焚烧。

8、_张丸子_:向 @周宏春 提问:我们国家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度往往是在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才能体现,比如08奥运,或者像现在雾霾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我们都知道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您认为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长期有效机制?

答:环境污染的预防,并不像预防疾病那样,打针就可以预防某些疾病,于是,环境污染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事后治理,尽管不是理想的效果。建立一种长效机制,理论界十分重视,政府也希望,但往往难以达到那种效果,因而仍需要探索。

9、骨朵儿慧慧:向 @周宏春 提问:空气持续恶化、水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恶化直接危害老百姓的健康,《决定》中对这些方面有怎样的部署呢?

答:有很多的部署,主要有:发展环保产业,开展排污权交易,污染的终身负责制,离任审核,这些措施可以说非常有用,关键还在于各地的落实!

10、吴小游:向 @周宏春 提问:现在水污染严重,工业废水如何能得到有效治理?

答:工业废水,类型不同,治理方法和途径不同。可以控制的是达标排放;由于排放标准不同于水体的治理标准,排放总量必须控制在环境能够容纳的范围内。

 

11、耗Chocolate:对 @周宏春 提问:空气污染和环境的破坏,让我们身体每天都在不健康的状态下生活。现在的养生何来保户身心!阴霾天气和工业污染,国家真的有相关政策出台吗?何时才会不用带着口罩对应蓝天?

答:国家有了很多政策出台,现在的关键是各地的落实,城市的主管尤为重要,只要投入资金治理,同时每个企业、每个家庭都能自觉保护环境了,就会有天蓝地绿水清的时候到来。

12、温柔的泰迪熊:向 @周宏春 提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是在垃圾处理方式就非常不便利,我们是否能够向国外学习一些效果好并且先进的垃圾处理方法?至少要让大家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答:你说得对。垃圾处理,其步骤应当是: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垃圾产生后要分类,把有用的东西检出来加以利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垃圾的填埋、焚烧等处理,最后还要无害化处置。对于公众,应该从分类做起!

13、风中昏月:向 @周宏春 提问:重污染工厂早已搬出了城市,为什么还有雾霾这种天气?生活废气和汽车尾气是否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如何能够改善现阶段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大家一个自由呼吸的权利?五环内高峰期限制外地车是否也有防止污染方面的考虑?

答:煤炭燃烧、汽车尾气、建筑工地扬尘等,都可能污染大气环境。改善环境需要群策群力,限制车辆应该以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做标准,而不应该以地域划分,毕竟北京是全中国的首都。夜晚经常看到一些冒浓烟的汽车,这是需要加以禁止的。

14、媛子na:向 @周宏春 提问:国家对雾霭污染严重的城市有没有什么针对性的政策,比如北京,能否公开调查结果究竟造成城市污染如此严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国家能花多大代价解决这些问题?

答:有!每个城市的环境污染程度不同,污染源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可能一样,关键还在每个城市!

15、随无涯阁主:向 @周宏春 提问:我国政府预算中,关于环境的能占到到少比例呢?以前以发展经济为主,现在也算比较有钱了,人们回过头来,发现生活的环境简直难以忍受,那么,在大众环保意识逐步增加的今天,政府有什么相应的措施吗?

答:在我国的财政预算中,环境保护的投入约1.5%,每年的情况不同,统一口径不同也会得出不同结果。当今,改善环境应当采取的措施:提高意识,加大投入,利用市场机制保护环境,发展环保产业,公众参与。我个人还是加大处罚力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6、林空坐忘归:向 @周宏春 提问:古人说“居移气,养移体”,可见自古人们就多居住环境很重视。请问周老师,现如今,国内一二线城市,那些比较适宜居住呢?

答: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人们不仅注意环境,也注意发展的可持续性。如今,中小城市大多数还有比较宜居的,这里有个选择问题:宜居的环境与发展的空间。

17、鸡爱上老鼠:向 @周宏春 提问:请问,实现所谓的美丽中国,需要多久时间呢?

答: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是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的,因为美丽中国的评价指标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什么是美丽中国也是一个认识过程,建成美丽中国更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18、旭桓熠:向 @周宏春 提问:人口增多,环境不堪设想?

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环境污染,因为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资源还不能转变为产品。

19、没有看到过的自己:向 @周宏春 提问:近年来,不管是自己周边还是其他城市感觉癌症都一直呈现高发的态势,请问是因为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吗,影响的几率有多大?

答:癌症与环境污染肯定有联系,但一般说来,污染对人的健康影响要几年后才出现;当前癌症的高发,也不排除一般的病容易治好的因素,于是乎癌症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

 

20、神箭摇篮:向 @周宏春 提问: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和正在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这是不争的事实。当前我国面临着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趋势,请问:百姓发现当地造成环境污染、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在实践中应该找到哪个部门才能解决?

答:这不是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问题,当然从监管的角度看,要找环保部门,但污染是由生产造成的,经济部门也需要承担相应的保护环境的责任。

21、一只摩羯女:向 @周宏春 提问: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随处可见戴着“防毒面具”的路人,请问周老师目前治理生态问题的主要难点是什么?尽管实行了汽车限行、购车摇号等诸多措施,如何能从根本上做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

答:难点在于每个城市的污染源不一样,采取的措施也不能一样。从国外的经验看,治理汽车尾气是很好的措施,但我国一些城市实行的限行、摇号等措施,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有不同看法,也有争议。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要对症下药,找到问题的根源,再抓大头。

22、菩提树下的暹罗猫:向 @周宏春 提问:借鉴其他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治理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缓解现在的问题,差距在哪里?谢谢。

答: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关键还在于当地的治理,只是需要用好的办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借鉴经验的目的是少走弯路。

23、丸子阿wing:向 @周宏春 提问:请问周宏春先生,长期的雾霾会对一个城市的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尤其是现在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的背景下,会不会影响人才的引进。另外市民在雾霾严重的时候,应该做哪些自我保护措施。谢谢。

答:雾霾对城市、城市形象、人才引进均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居民在雾霾天气应该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202/7488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