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典型案例
吴朝义:以真诚待人 凭党性干事
2013年12月05日 07:19
自参加工作至今,吴朝义经常行走在大山里;每次遇到危险,吴朝义总是冲在最前面;老百姓遇到什么难处,吴朝义总是千方百计去解决。他说:“以真诚待人,凭党性干事”就是他的人生信念。
吴朝义,是陕西勉县武侯镇的纪检监察干部。
向贫困宣战
1992年,吴朝义被乡政府安排负责包抓陡垭村——一个全乡最偏远的村。进村两年后,陡垭村通往山外4米宽的路就开通了,“一头猪八人抬,出去一天回不来”的历史,被彻底改写。
陡垭村被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后,吴朝义带领村干部和群众改造电网11公里,硬化道路6公里,架设手机移动通讯塔2处,安装广播电视“村村通”84套,建设人畜饮水工程3处,解决了52户208名群众吃水难问题,47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经吴朝义介绍,陡垭村外出务工的村民有70多人,如今已经有3人在内蒙古等地当上了老板,年收入几十万元。
吴朝义说:“看到陡垭村的群众脱贫致富了,这十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
危险时刻冲在前
2010年7月17日凌晨,吴朝义被暴雨声惊醒。他立即骑上摩托车赶往陡垭村,同村干部一起,将地质灾害点的10户34位村民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没来得及歇息,他又跨上摩托车到乡政府汇报,到县民政局申请领取救灾帐篷。
晚上7时,10户受灾村民全部住进了帐篷。可乡党委书记柏利军却发现吴朝义行走异常,就把他拽进了医院。检查结果是,由于急行中摩托车撞翻,吴朝义膝盖骨严重受伤,右肩部骨裂。
同事们说:“每次遇到危险,老吴都冲在最前面”。
公在先,私在后
有一段时间,吴朝义被派到村情复杂的庙湾村工作。干部找到吴朝义,让他借钱帮村上提早完成农业税征收任务。吴朝义二话没说,将自家仅有的1.5万元存款取出,又在信用社贷款5000元,先行垫付了农业税。虽然这笔钱村上借用了半年之久,吴朝义还倒贴了100多元的利息,他却没有丝毫怨言。
吴朝义经常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利用休息时间为乡上、村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他们乡辖区内,到处都能看到由吴朝义刷写的标语、路标牌等。
2008年4月的一个周末,吴朝义主动借了电工踏板,爬上电杆为乡上刷写计生宣传标语,两天写了100多条。脚磨破了,衣服被油漆浸染无法再穿,媳妇埋怨他,他嘿嘿一笑了事,也没向上边要过一分钱。
乡镇机构改革后,吴朝义被组织安排驻咸河村。去年咸河村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村上一组、二组、三组的三条灌渠被洪水冲毁,下渠的200多亩水田无法耕种。
修建永久性灌溉堰渠需要启动资金,而咸和村没有集体积累。虽然吴朝义当时也有外债,但他还是向亲友转借了2万元交给村上作为启动资金。在他的带领下,大学生村官和村两委干部积极响应,很快集拢了十几万启动资金,确保了工程顺利施工,保证了百姓的正常浆田。
亏欠最多的是家人
由于工作忙,吴朝义照顾家的时间自然就少。农忙时,妻子一人在家掰包谷、种小麦;农闲时,妻子还曾远赴新疆摘棉花、到县内茶场采茶、在建筑工地做小工。
吴朝义父亲早年去世,现70多岁左手残疾的老母亲希望儿子给自己办个低保,缓解家庭困难。母亲每次唠叨,他都只是装作没听到。有一次,他忍不住告诉母亲:“我能走出这个山沟,都是组织给的,你需要钱我给你,咱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儿子参加高考时,吴朝义一直忙着全乡九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申报和建设工作。7月份,一位好友问起吴朝义儿子高考和志愿填报情况,他一问三不知,好友不由说道:“你这个父亲,真是不称职,娃儿高考你都不管!”
30多年来,吴朝义从没有利用职务之便为亲戚和朋友办过一件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事;无论是下乡还是到上级送资料、报报表,他都是骑上自己的摩托车,从没有报销过一分钱的油钱,就连外出参加会议也很少报销车票和差旅费。30多年来,大到为百姓争取项目,建桥修路、拉水架电,小到给单位扫地拖灰、打扫厕所,他都始终如一、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责任编辑:姜波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205/7492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