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贵州:切实把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机遇
2013年12月10日 09:40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作为在现阶段依然处于欠开发、欠发达的贵州省,面对全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趋势,怎样在顺应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抓住关系到全局发展的重大机遇趁势而上,不断缩小同全国发展的差距,真正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笔者认为,贵州亟须抓住国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大机遇。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作眼点,放在建立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上,作出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的判断。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结果,必然会对现有的利益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实质上也是国家和地区、地区和地区利益关系的重构,核心是财政分配关系的重构。要重构利益关系,必然会打破原有具有很强刚性的利益格局。
由于贵州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挂末位次,如2012年贵州省人均GDP仅为19608.5元,位居全国最末位;经济发展的落后,必然带来财政收入困难。2011年贵州省人均财政收入为2225.32元,位居全国倒数第三位。有限的筹集财政收入的能力和巨大的公共品支出,必然带来财政收支的巨大缺口,需要接受中央转移支付。
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在贵州省转移支付占比处于高位的情况下,贵州想继续提高转移支付占比的空间有限。然而,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贵州省情,在争取获得国家政策支持方面也有着许多有利条件。当前,应在以下方面着力。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实质
贵州需要前瞻性地把握住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主动积极地向上反映贵州的特殊省情,力争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获得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的“四个地区”转移支付政策安排中,贵州就占了“三个地区”的极有利条件,完全有可能在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中,争取到对贵州更加有利的财税制度安排,获得国家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
——在决定转移支付规模的关键因素上力争获得国家的政策支持
从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开始,贵州一直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人口占全国10%以上,不仅占比大,而且绝对数也很大,可以争取“贫困人口、乡村人口占比”的政策支持。贵州是长江和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区,近20年来,国家和贵州省已经花费了数十亿的资金构建了比较完善的“两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可以根据三中全会决定的“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的要求,在贵州进行“国家生态补偿重点功能区”的试点。根据有关研究成果显示,贵州由于地表崎岖破碎、起伏度巨大,高速路平均投资额在国内处于最高位,要高于东中部省区30-84%,每年由此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成本约113-200亿元。贵州还可以争取到“地表起幅度”等政策作为中央计算对贵州转移支付的影响因素,不断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此外,积极争取有利于贵州增加地方财力的实验区政策;如可以争取国家实行将贵州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财政优势的政策、房地产税试点政策、主体功能区和生态转移支付试点政策、民族贫困地区债务化解和预算管理体制试点等政策。
——力争获得国家对贵州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投资更大的政策支持
贵州要尽快实现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要把交通、水利的建设放在贵州发展的优先战略位置,确保在“十三五”的前期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根本上改变制约贵州发展的瓶颈,为贵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积极争取国家对贵州和城镇化发展扶持政策的支持,坚定不移实施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较长时期保持经济增长“三个高于”(即“高于全国、高于西部、高于过去”)的基本态势,不断做大经济蛋糕,这是从根本上改变贵州长期处于落后地位的基础条件,也是增加贵州地方财政收入的根本保证。
目前产业升级最重要的趋势是全球新的产业价值链正在加速形成,发达国家和地区一直牢牢占据着产业链条的高端,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在产业链条中还在不断被低端化。由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逆调整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抑制,贵州长期以来在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链条最低端的格局依然没有根本性改变。要打破这种明显不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需要从决定分工地位关键因素的发展战略、体制机制、人才聚集、资源整合、科技创新等方面入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使其在贵州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迅速占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改变长期充当原材料和能源基地,以及生产低附加值制成品的地位。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长期形成对贵州不利的产业分工格局,不仅需要贵州自身的艰苦努力,同时更离不开中央财税政策的大力扶持。
——积极争取国家对贵州科技教育、人才政策等支持,建立创新型贵州
通过力争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不断增加对贵州教育和科技的投入,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加快贵州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水平,建立创新型贵州。贵州要抓住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科技人才、项目转移速度加快的机遇,抓住我国留学人员归国速度加快的契机,用前所未有的魄力和胆略,瞄准世界前沿水平的关键技术,以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支点,以高水平的自主创新引领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建立创新型贵州的过程中,要不断促使贵州工业化走上高端引领、绿色环保的高级化路径,确保在新的一轮国际大分工中,吸引到大量世界级的高端专业人才到贵州来居家和创业,建立起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生产中心和研发中心,以及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基地,在全国和全球新一轮大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要建立创新型贵州,实现“建设中国人才创业首选地”的宏伟目标,同样需要中央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尤其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政策的大力支持。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董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210/7494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