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典型案例

让党旗在康巴高原上飘扬

2013年12月12日 07:33

 

孔玉,猴子岩水电站的所在地,百余公里前后内唯一一个乡的名字,一个充满独特藏家气息的优美名字,在藏语中的意思却是“流放之地”,生态脆弱植被稀少,每逢春冬季风沙特别大,寒风刮在脸上犹如刀割,沙尘迷得人睁不开双眼,花盆被风卷得“咕噜噜”满地滚。

既来之,则安之。这不是消极的随遇而安,也不是碌碌无为的随波逐流,这是一支挺进猴子岩、扎根康巴高原党员队伍勇于正视现实、努力适应艰苦环境的真实写照。葛洲坝一公司砂拌系统项目部是葛洲坝第一支率先挺进猴子岩的队伍,党员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离乡背井的牵挂,是他们的意志在骄阳与风沙的磨砺中坚强不屈,用勤劳、智慧和汗水在川西大地描绘着水电人对事业的执着,展现着共产党人的人生追求。

榜样的力量总是无穷 

抢险救灾英雄式的壮举固然让人敬仰和学习,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塑造这种榜样,其实,那些辛勤耕耘在生产经营战线上的共产党员,也是我们广大职工群众身边学习的楷模。

吴定华、高延河是一公司“最佳文明职工”,作为项目管理人员,自己的一举一动将是全项目的样板,好与坏,对与错,将影响着他们。

吴定华通过不断刻苦努力,取得了一级建造师资格证。在工作中也是位敢于担当的人,在项目管理方法上力求创新,经常与技术人员一道研究技术优化方案,亲自到现场摸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细致准确的技术方案。高延河参与过猴子岩砂拌一期建设,后转战海南红岭、广东陆丰,今年又被按排回猴子岩参加二期砂拌建设,也算式是猴子岩的“老人”了。在项目管理上肯学肯钻、兢兢业业。今年猴子岩二期建设设计和施工中,他带领施工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每天走遍各个生产角落,对每一个部位的技术、质量、安全进行指导。他有着北方汉子特有的豪情,人手不够带头参与劳动、在拉胶带现场、更换中控室变压器现场,都有他的身影。

榜样的力量总是无穷的,正是项目部有他们这样的共产党员作榜样,感染和带动着项目部一批批青年大学生不断成长,有了标杆职工做事也有了方向。

巾帼展党员风采 

蒋晶晶,是项目部唯一一名女共产党员。这个出生于80年代末期的女孩子,离别父母、来到大山深处、面对艰苦的环境,她没有娇气、总是笑靥面对,刻苦钻研业务。水工试验工作说起来简单,实际上需要更多的耐心加细心,哪怕出一个小小的差错,就有可能造成检测数据的不准确。

从砂石骨料、外加剂、原材料、混凝土,再到配合比的设计,每一项都反复推敲,精心考虑,看书、查资料,尤其在外加剂掺配比例上,她们更是绞尽脑汁,咨询师傅,反复试验,充分了解外加剂的合成成分和化学机理。每次取样、观测设备运行工况,都要顶着高原强烈的紫外线,走出工地后,汗水已湿透衣衫,摘下安全帽的一刹那,头发已经湿透了,胳膊被晒得发红。而在寒冷的冬天里,确冻得双手麻木,就是这样普通、温暖、坚韧的女子,年青的共产党员,依然坚守岗位。她所在班组2013年被公司评为“巾帼文明示范岗”。

 

青年党员水电情结

李小卫、涂磊大学里就是共产党员。李小卫2010年毕业后,分到项目部试验室,虽然他自己学的水工,当初一心想到一线搞施工,没想到做起了试验,开始有些顾虑、但是经过自己一翻思想斗争和领导的开导,毅然决定选择从试验工作开始。试验操作流程自然没有本专业来得熟练。在后来的时间里,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没有什么做不到的,现在也是小有名气的检测技术人员。在砂拌系统二期建设中,李小卫从试验室走向施工现场,负责垫层料生产系统施工,他和涂磊都是第一次直接参与砂石系统的建设、对现场的各个环节、步骤还略显得生疏,面对困难,他们没有退缩。仔细研读技术方案,看图纸、到现场察看地形,分析工艺流程,虚心向技术工人们学习经验。涂磊是今年三月份到项目部参加系统二期建设,每天顶着烈日到垫层料系统、二期拌和楼(扩容)系统施工现场,来回学习系统施工和安全知识,参加现场各种劳动,大家都夸“这小伙不错”。

平凡中为党旗增辉 

党员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着带头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记录党员干部在基层埋头苦干的精神风貌。2012年3月初,项目部党支部组织党员义务劳动,支援猴子岩水厂项目尾工建设。虽然已是阳春三月,但在康巴深山狭谷中,天气就像小孩的脸一样说变就变,刚刚还是骄阳四射,不到一会儿却是狂风大作,刮起尘土夹带着砂子扑面而来,打得眼晴都睁不开,但是党员干劲没减。在装运石英砂的现场个个精神抖擞,吴定华、李涛推着手推车不停地奔忙在装车点与卸车点之间。汗水夹着尘土顺着脸夹往下淌,没有叫苦喊累。劳动现场的蒋晶晶有股巾帼不让须眉的“倔劲”,虽然看上去她很文静,但抬起上百斤的砂袋不比男同志逊色,只见她挥汗如雨,飞快地协助大伙将石英砂袋装进等后的手推车里,一点也不惜力的跟男同事们争着干、比着干,成为劳动现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连续作战,大家头上、身上全都湿透了,粘满了尘土,大家互相看看、都开心地笑了。

在设备安装现场的卢玉东是一名从部队退伍回来的拌职工,平常言语不多,但做事一点都不含乎,任劳任怨。油漆粉刷现场,边栋元埋头刷着栏杆每个部位,不顾油漆被风吹起扬到身上,衣服成了“迷彩服”。项目部经营工作担子压在他的身上可是不轻,考虑到他的事情多,没安排他参加义务劳动,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主动请缨而来。

废旧物品组的汪崇发,是党员中年龄最大的老同志,带着其他同志清理回收材料,边收拾东西还不忘提醒大伙注意安全,看着脚下别让东西扎着了。劳动现场一片火热景象,印衬着迎风飘展的党旗。

在巍巍的青山下,一缕白云在山间飘摇而过,继而是明媚的阳光、青翠的小草与灿烂的笑靥。一个共产党的基层党组织成员团结在这里共同奋斗,为了践行党员的使命,他们义无反顾;为了完成工作的任务,他们勇往直前。是他们在抒写着大渡河畔水电人的赞歌,勾勒着共产党人群像,鲜红的党旗飘扬在康巴高原。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212/7503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