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资讯

党和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必由路径

2013年12月13日 09:57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安如泰山、坚如磐石。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保持党群干群血肉联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令人警醒、发人深思。广大党员干部应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做到破“四悠”、立“四有”、讲“四真”,始终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

“忽悠、晃悠、颤悠、飘悠”——脱离了群众,背离了宗旨,务必“破”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一要谨防“忽悠”。“忽悠”在东北方言中指“能言善谈”,逐渐演变成为 “欺骗、蒙骗”,延伸为一种食言。有的党员干部把对群众的承诺说在嘴上、写在书上、挂在墙上,喜好图虚名、务虚功,急功近利,过度“虚胖”;遇到群众的困难就“脚滑”、“手松”,不能真情服务群众。作风连着党风,政风影响民风。“虚浮之气”和“做事不如作秀”的形式主义,严重影响党员干部的形象和党群干群关系。长此以往,只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党群干群关系就会离心离德,从而失去宝贵的力量源泉。

二要力戒“晃悠”。表示摇摇晃晃地很不稳定的一种状态。有的党员干部整日东摇西摆“大脑发晕”,不为民办实事,信奉所谓“埋头干的不如旁边站的,旁边站的不如悠着转的”的腐朽思想,热衷享受,不愿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如此这般,既与党的作风要求格格不入,还大大损坏党的干部形象。这些“晃悠者”归根到底还是理想信念不坚定所致,缺乏群众至上、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

三要祛除“颤悠”。颤悠,形容颤动摇晃,是一种“怕”群众的心态。面对群众的诉求与困难,缺乏能力水平,缺乏思路对策,解决问题的底气不足,只好靠“颤悠”蒙混过关,更有甚者,干脆来个一走了之。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不要怕群众,要跟群众在一起”。今天,一些干部“怕群众”,说到底还是为民的意识没树立,所以就不说不管也不动,明哲保身。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自己的劣迹太多,面对群众的眼睛,内心发虚,颤颤惊惊。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这些都是思想上的“污秽之气”太重,廉洁奉公的意识太薄所致,是一名党员干部最不应该有的“病症”。

四要防治“飘悠”。飘悠本指在空中或水面上浮动,延伸为一种飘忽不定的状态或心态,是一种群众意识的弱化,存在“差不多就行了”的错误观念。喜好“摆摆样子”、“浮”在表面、搞形式主义,解决问题容易半途而废,不能抓一以贯之、一盯到底,不能把群众最关心、要求最强烈的问题从根上满足群众的需求。有些喜好戴官帽、打官腔、摆官谱,检查、了解只是“雨过地皮湿”、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甚至是隔着车窗看、端着酒杯谈,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关心群众疾苦,只做“拍脑门”决策、“拍胸脯”表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这些高高上上的“飘悠”隔离了群众,危害了党的执政根基。

有志、有情、有制、有恒——转变了作风,树立了形象,理应“立”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讲:“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教育和实践必须一以贯之、紧密结合。教育和实践是贯彻群众路线的两手,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要“有志”。著名思想家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保持切实为民之心,具备密切联系群众的勇气和决心。要经常反躬自省,树立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观念,以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着力谋发展、解民忧。要认真“洗洗澡”,洗去私心杂念、贪欲萎靡,洗出干事创业的激情,有效驱除歪风邪气的滋扰。

二要“有情”。群众的评价是指出党员干部自身问题的扩音器,要紧紧依靠群众,把群众的评价作为检查自身形象的一面镜子,防微杜渐,使问题无处藏身。群众的眼睛是看清自身问题的显微镜,要深入群众加强感情。须知,要想听群众的真心话,平时就要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和群众聊聊天,谈谈家长里短,多与群众交朋友。反之,如果与群众长期“躲猫猫”,听不到群众的声音,就会变成问题的“聋子”和“瞎子”。

三要“有制”。使洁身自好和制度约束双管齐下,激浊扬清。一是自制自律、反躬自省。经常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及时进行“思想保洁”;主动用党纪国法、制度规范约束自己,让艰苦奋斗、廉洁从政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二是完善机制、强化监督。应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破除跑马观花的陋习、摒弃官优仕先的意识、根治滋生腐败的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四要“有恒”。找准症结所在,对症下药、驰而不息,才能久久为功。一是要有成效。通过认真参加教育实践活动,找准穴位、抓住要害,在思想和立场上“照镜子、正衣冠”,在工作和作风上“洗洗澡、除除尘”,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达到“红脸,出汗,排毒”的之效。二是要抓长效。要清醒地认识到“四风”积弊由来已久、积习甚深。彻底根治“四风”问题绝非一日之功,要杜绝“新风变季风,喊喊一阵风”的虚假功夫,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

真心、真诚、真实、真效——凝聚了民心,夯实了根基,必须“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讲“认真”不仅是态度问题,而且是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大问题,是关系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大问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大问题。

一要讲真心。首先要面对面倾听心声。融入群众,放下“架子”,入乡随俗,既身入又心入,与群众交真心朋友;在思想深处确立群众至上,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充满激情、全力以赴、竭尽全力为群众办事。其次要心贴心进行交流。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职责,拜群众为师,遇到困难不退缩,干错事情不推诿,帮群众打通思想上的障碍,使其触动心灵,受到教育,最终赢得群众的信任。

二要讲真诚。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以谦卑之心联系群众,以真诚之心深入群众,以敬畏之心服务群众,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乐群众之所乐,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思想源头上清除“四风”之弊,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干大事、创大业。“以百姓心为心”,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情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认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要讲真实。首先,要实打实解决问题。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试金石”,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地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其次,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每一项事情要办好、办实、办出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到。第三,要真正走进群众。要从实际出发、向实践进发,眼睛向下、俯身基层,清除作风之弊、荡涤行为之垢,真正做到刹歪风、正党风,以实际成效赢得民心。

四要讲真效。首先,要切实勤政为民。为群众解决问题,不但重数量,更要重质量,立足具体的社会环境和实际情况,分清轻重缓急,逐步落实。要正确处理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切实解决符合当地科学发展和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常行务实之举。持之以恒、真心真意、深入透彻地服务群众,把群众评价作为工作质量的标尺,时刻以群众感受校准纠偏,实现民心暖。第三,要力行清正廉洁。一步一个脚印地办好群众的事,拒绝奢靡之风,勤俭办事,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改善民生、推动发展上;拒绝“糖衣炮弹”,甘做人民的公仆而不以权谋私。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取信于民,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213/7505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