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综合

殷庆言:成为经济强国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2013年12月13日 15:43

 

Img317266492

殷庆言,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党建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历任市委党校助教、讲师、副教授、研究员、校务委员。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我想首先用六句话把三中全会的主要精神归纳一下。

第一句话就是一个主题,就是我们这次三中全会的主题是什么?主题就是全面深化改革。所谓全面是因为我们这次全会研究的改革问题它所涉及的领域之广、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中间一共开过六次三中全会:比如说十二届三中全会主要研究的城市经济体制的问题,从82年到83年首先是农村改革,所以十二届三中全会它的主题是城市改革;十三届三中全会主要是价格改革、企业改革的问题;十四届三中全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都是农村改革问题。所以你看这六次改革,三中全会研究的都是经济改革,而且是经济当中某一个专题的改革。而我们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内政、外交、国防,包括我们党的建设,所以是一个全面的改革。

那么什么叫深化?所谓深化就是因为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所谓攻坚期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所谓深水区是我们下一步的改革将不可避免地触及到深层次的利益矛盾和各种问题。比如说我们这一次三中全会决定探索年轻干部,就是新提任的干部实行财产公示的试点。因为从1988年已经20多年了,一方面我们在推进这个制度,另一方面又遇到了相当的阻力。所以从95年中央决定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实行个人财产和个人重大事项的报告制度。所以我们深水区面临的阻力越来越大,一个是要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另一方面是用李克强的话来讲利益固化的藩篱。所以三中全会特别强调要坚决打赢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这是一个主题。

那么两大目标,就是我们这次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那么这个总目标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一个就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那么再有一个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来自哪里?就是需要解放思想,需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次特别提出要解放增强社会活力。

那么第四句话是四个坚持,因为我们的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不是对我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否定,所以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那么第五句话就是五项职能,就是作为我们政府你今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们这次三中全会把它定位得非常清楚和准确:第一是宏观调控,这个主要是中央政府;第二是市场监管;第三公共服务;第四社会管理;第五保护环境。对于我们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来说主要是这后四项职能。所以我想政府的五大职能就能够有效地解决一个是我们政府缺位的问题,一个是越位的问题。

 

那么第六句话就是6个围绕,这实际上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怎么改的问题。第一我们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们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二句话就是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第三就是我们的文化体制怎么改革,就是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来进行文化体制改革;那么第四就是我们要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那么第五个就是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第六就是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来深化党的制度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

关于我们这次改革我想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一)改革开放使中国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我们首先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那么在讲这个之前,我先简要说一下为什么说我们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使我们中国的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GDP的内涵是什么,它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劳动力的工资,第二企业的利润,第三政府的税收,第四企业设备的折旧,你把这四项指标合起来看一下,实际上它仍然是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实力和这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最主要的一个指标。

所以我想我们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我们中国的GDP1978年的时候,我们只有1482亿美元,我们当时的经济总量只占1.8%,但是去年我们已经达到7400亿美元,已经上升到4.5%,这个就是中国在当今世界的份量。从1979年到2012年我们的年均增长9.8%,而世界水平只有2.8%,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GDP只占美国GDP的12%,八分之一,去年我们已经占到了美国经济总量的55%。所以你看从12%到55%就是中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缩小。

(二)中国依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

第二我们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国依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就是说虽然我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你看我们过去10年,我们连续超越意大利、英国、法国、日本,我们从世界的第六成为世界的第二。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为什么还不是经济强国?从什么角度来看呢?怎么分析?我说作为经济强国,至少需要这样6条标准。第一就是你必须要有世界排名靠前的经济规模和较高的人均收入。那么所谓世界排名靠前的经济规模是指什么?是指一国的经济总量至少应该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6%,那么从我们中国的经济规模来说我们已经是世界的老二了,我们已经占到世界份额的11.5%这个毫无问题。现在问题是我们的人均,因为去年我们人均GDP才是6千美元,所以在世界上仍然排到第89位,一方面我们的总量在世界排名第二,另一方面我们的人均在世界排名89。

那么第二就是作为经济强国必须要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所以经济强国必然是科技创新的强国,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创新方面它要有比较优势。那么当今世界上比如说2011年,世界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在前5名的是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和英国。那么我们中国排在多少位?我们排在世界第18位。我们现在在科技创新这一方面,一方面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另一方面我们也还存在差距。

第三就是我们的产业结构,经济强国的产业结构必须要高端化和生态化。你必须要能够掌握控制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比如说我们国家虽然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手机生产国,我们一年生产的手机就是11亿部,但现在问题是这个手机当中,手机的芯片是在哪生产的?美国的。我们用的这个智能手机的触摸屏和触摸屏的芯片是哪国的?韩国三星的。那么我们中国生产什么?第一电池,第二充电器,第三机械的外壳,第四那个包装盒,所以我们在很多行业还处于下端。

 

那么第四你必须要有高度的城市化,并且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比如美国以纽约为中心的东部的大西洋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的城市群。那么据世界银行统计2011年美国的城市化率已经接近了90%,日本是91.1%,德国是73.9%,那么我们刚51.1%,按照国际标准一般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普遍超过70%,所以在城市化这方面我们还有差距。

那么第五就是你作为经济强国必须具有可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那么按照这样的一个标准,就是你一个国家的货币,你能不能在世界的储备货币当中占到4%左右,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国际化的货币了。那么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到2010年美元占比是62%,我们中国还不到1%。所以你在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包括你到国际市场买东西,你还必须要换成美元、换成欧元。所以对于我们外汇储备也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为有的老百姓说美国量化宽松,使美元缩水、损失如何这样的话,问题是现在这个国际货币储备体系毕竟是美元占着地位,你要在世界上买东西你就必须要拿美元,所以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也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

那么第六就是在国际经济体系当中要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这个表现在第一你要有自己的一批跨国公司和国际的知名品牌。因为这个知名品牌是占有国际竞争制高点的一个重要象征。所以我们说知名的国际品牌是国际竞争制高点的一个重要象征。其次还有在一些重要的经济体制当中占有有利的地位,比如说世界银行你需要在这些组织当中能有越来越强的话语权。还有我们要能够主导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你作为经济强国你要有这个能力。比如说美国主导北美自由贸易区,日本主导亚太经合组织,那么最后还有能够在国际竞争规则制定方面起重要作用,就是你有没有话语权。

那么通过我以上讲的这6个方面来看,虽然我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我们还不是经济强国。所以我们依然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题。

(三)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

习近平在三中全会的讲话当中讲,他说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说他讲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讲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的问题,讲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社会治安讲了10大方面的问题。

那么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就在于深化改革,所以习近平讲我们的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同时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又进一步深化改革。所以我想由于时间关系就围绕改革开放使我们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二个方面中国依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第三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从这三个方面我谈一下改革的背景。

二、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

这次三中全会的最大亮点或者说理论上的最大创新就是提出了我们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由起基础性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它有这样一个大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党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因为改革开放之后这30多年的历程实际上就是去行政化的过程,一方面我们在改革实践当中不断地去行政化,另一方面我们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比如说我们十二大的时候,我们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时候我们就变为叫做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83年十三大的时候,我们改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92年十四大的时候我们就提出我们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十五大开始我们又提出要让这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那么到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使它起决定性作用,所以你看这个变化过程。

 

因为过去我们在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市场当中,这个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大家我们到农贸市场去买菜,我们请小时工、请保姆,双方按照市场来谈,基本上都是这样做的。问题是我们在资本、土地、还有某些劳务市场,比如说医生、医疗的价格、医生服务的价格,我们还没有完全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所以我们这次三中全会就提出在加大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起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所以就打破了过去的这种垄断,而且由市场决定不但最有效率,而且也是最公平、最道德的,我是这样看的。

所以我觉得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这个变化对于我们今后改革开放我想实际上又是一个里程碑。

三、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PPT的第一段话是我从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当中摘下来的,就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第二段话是从关于原则这方面来讲,就是三个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跟我们过去讲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又是一个大的转折。那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是不是因为我们进一步强调公平正义,以前这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就不对了呢?不能这么看。我们从改革之初1978年人均GDP是多少?381块人民币,这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的起点。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必须要有蛋糕,所以必须当时要集中精力做蛋糕,在那种条件下中央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所以在过去的35年我们强调这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今天我们经济总量已经世界第二了,我们这个蛋糕已经做得有模有样了,所以今后我们就要强调实行社会公平正义了,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我想之所以这样是不是由于这样几个原因。第一就是公平正义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因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我们就高举公平正义的旗帜,比如说我们过去的时候打土豪、分田地。那么第二它关系我们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就是我们在这样的矛盾凸显期怎么样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我想中央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进一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样的一个大的转变,第一体现了坚持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第二它体现了我们要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那么就必须要使我们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展要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要由全国人民共享

四、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

在97年我们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样的一个口号,那么这次我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这样的一个口号,那么什么叫法治中国?我想简单说法治就是依法治国,强调执法治国,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

那么再有我们这次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主要针对的是什么问题?我们说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第一位首先是指的政府,包括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为什么因为我们政府的所有权利都是法律授予的,叫做“法律不授权,政府无职权”,所以我们政府行政的时候必须要依法执政。如果没有法律依据就是乱作为,所以政府和老百姓是不一样的。政府和干部就只有法律授权我们才能做,而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没有规定的,只要是法律不禁止的,老百姓都可以做,“法律不禁止即允许”。

 

五、从美丽中国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这样的一个提法,那么我们这次三中全会又提出通过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我想这个实际上是找到了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实现途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用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为什么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关键就是因为当前我们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这样的一个严峻的形式。当前我们的环境保护状况可以用这样四句话来概括,就是第一叫做局部有所好转,第二叫做总体尚未遏制,第三叫做形势依然严峻,第四叫做压力继续增大。

所以我们说解决空气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保护自然环境,通过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用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所以今年中央拿了50个亿,来治理京津冀三个地方的污染问题,明年150个亿用于北京的大气污染问题。所以为什么三中全会强调了在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问题上又提出了用制度来保护中国的问题。那么聚焦到北京来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生态方面的,就是严格控制特大人口城市规模的问题,就是我们这次三中全会的决定当中提出了改革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这个去年北京市统计局有一个统计数据,就是到2011年的时候,北京的人口用大数讲是2100万,这个在2100万当中,有1300万是户籍人口,就是有北京户口的,那么剩下的这800万就是在北京常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这是2100万。那么居住半年以下的外来人口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如果我们加上半年以下的,北京实际居住的人口绝对是奔三的数字。

所以我们北京发改委有一个测算,就是预计到2035年左右我们北京的常住人口将达到4000万。那么2005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当中要求我们到2020年,北京的常住人口绝对不要突破1800万。但是实际上我们到2009年我们就突破了1800万,我们现在又到了2100万,我们去年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我们要建设宜居北京,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出现了一个新矛盾和新问题,就是北京发展得越快越好,越宜居,那么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就越大,所以人口增长过快,是当前我们北京面临的一大难题。而且这是不以我们北京市,不以我们地方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平均每年北京市增加的常住人口就是60万,而在国际上50万就是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所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北京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

所以决定提出要对深化生态体制改革采取了源头严防,就是建立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防治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第二叫做过程严管,就是我们在发展和开发过程当中严格约束地方和企业的行为。第三叫做后果严惩,就是建立严格的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是第五个问题。

六、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我们全会提出叫做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所以提出了我们党的制度改革,所以决定我们党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它的优势是明显的,他至少有这样两大优势,第一大优势是具有非常强的动员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那么我们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第二大优势就是它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它能够保证对国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稳定的发展,能够保证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

那么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面积大,人口多,内部差别大,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是强调集中统治,所以很多重要决策都要由主要领导来拍板,那么这就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角色对象越来越复杂,如果我们没有跟上这个变化,就会造成决策的素质下降、决策增多。

就像这次我们三中全会关于放开单独二胎生育问题一样,由各个省来决策。你看我们这次三中全会决定,这个父母双方只要有一个是独生子女就可以生二胎,这个是把它下放到由各个省市自治区根据他们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我觉得他就反映了我们中央决策的变化,因为你决策的对象千差万别,所以我们把这个权利下放给地方。

第三就是过去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公有制,我们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我们的权利是人民政权,我们的社会财富属于全体人民,所以不可能出现利益集团,我们过去是这样讲的。但是实际上由于我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而使用权由我们一部分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支配的,那么再加上我们的监督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所以它是可以出现这种全民财产的异化,形成既得利益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

所以习近平强调他说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绝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的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所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那么决定对于我们下一步各级党组织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当中发挥作用,他提了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来实现中共中央的部署和决策,这是第一个方面的要求。那么贯彻这一条我想我们在现实当中我们就要很好地来学习三中全会的精神,包括它的主要思想观点,包括它的一些重大决策,要按照中央的部署,我们来统一行动、统一认识,这是第一点。

所以第一我们不能光只有问题意识,我们还需要有一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意识问题,现在很多问题大家都很到了,问题是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恐怕需要一个过程。第二就是我们不仅要有批判意识,我们恐怕更需要有建设的心态。第三就是我们恐怕不能只有个人的这种权利意识,我们还要有法制观念。第四我们不仅要强调个人的权利,我们恐怕还要有全局的观念。

第二就是提出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要深化制度改革,这方面我们的力度确实很大。我们新提任的领导干部首先要进行财产的公示。我前面讲的这个已经20年了,我们这次终于有了这样的一个大的突破,因为做这个事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前一段我们专家、学者就提出来这个问题。

最后一点强调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鼓励基层大胆探索。所以我们要通过基层的探索、通过群众来实现我们的实践创新,包括理论创新。

那么今天下午我围绕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主要讲了6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精神概括为6句话,就是一个主题,两大目标,三个解放,四个坚持,五项职能和六个围绕。第一我讲了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我从三个角度谈了这个背景。那么第二我讲了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是我们三中全会的最大亮点。第三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进一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第四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第五就是从美丽中国到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第六就是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以上就是我围绕三中全会的主要精神谈的我的一点看法。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213/7507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