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视点

12月20日 记住这一天:纪念澳门回归14周年

2013年12月20日 09:53

 

1999年12月20日 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

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乐曲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这里庄严升起。从此,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又迈出重要的一步。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宣告: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从这一刻起,澳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这一刻起,中葡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的友好合作也将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

12月19日深夜,位于澳门新口岸刚刚建成的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灯火通明,举世瞩目的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23时42分,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开始。在礼号手的号乐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外交部长唐家璇、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步入会场,登上主席台主礼台。葡萄牙总统桑帕约、总理古特雷斯、国务部长兼外交部长伽马、共和国议会副议长科伊索罗、澳门总督韦奇立同时登上主席台主礼台。随后,中葡双方仪仗队举行敬礼仪式,双方乐队奏致敬曲。

桑帕约总统首先讲话。他说,我们今天聚首一堂参加这个仪式,这是澳门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重要时刻。“两国就澳门地位协议的最终达成,充分体现了双方在此问题上的实事求是态度及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的智慧,将我们两国因应新实况而需改变的改变过来,也同时确保了澳门原有特色的延续,使两国之间数世纪的悠久关系步入一个新时期。”

桑帕约说:“葡中两国在履行联合声明的同时,关系得到了加强,使澳门享有自治的保证更为清晰。我要向为其成功作出贡献的所有人士,表示赞赏和感谢。”

23时55分,降旗、升旗仪式开始,中葡双方护旗手入场。23时58分,在葡萄牙国歌声中,葡萄牙国旗和澳门市政厅旗开始缓缓降下。……【详细】

 

中国收回澳门的几次尝试

1849年8月25日葡人攻占关闸后,清政府无法在澳门行使国家主权,澳门被葡人占领。从此时起到新中国建立的一百年间,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曾多次作过收回这片位于珠江口的神圣领土的尝试。

用一百万两白银赎买的“玛斯计划”

在葡人占领澳门后不久的19世纪60年代,葡萄牙越益贫弱、国际社会中盛传葡国准备出售部分殖民地,以缓解严重的财政危机;而法、美、俄等西方强国都垂涎澳门,企图出钱购买这一地区。由于香港与澳门隔珠江口相望,割占了香港的英国人深恐法、美、俄等强国买下澳门,建成“泊船驻兵”的军事基地,从而对香港构成威胁。于是,在1867年底,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便鼓动清政府对贫弱的葡萄牙“乘机动之以利”,设法买回澳门。

1868年,西班牙驻华公使玛斯任满回国,玛斯是个资深外交官,在欧美外交界颇有声望。经赫德提议,清政府认为玛斯是办理这一交涉的合适人选。玛斯本人也十分愿意承担这一使命,由于葡萄牙在澳门建有炮台、官署、营房、桥梁、道路及一些公共设施,清政府决定酌给葡萄牙一百万两白银作为修建费用。在将这笔经费交割清楚后,葡萄牙应立即将派驻澳门的官员和军队全数撤回,不得再派人驻守,中国则将像1849年8月前那样仍在澳门“设官治理,以一自主之权”。

此时,历经战乱的清政府国库空虚,而“买回”澳门又是项并不那么体面、“不宜宣露”的秘密交易,因而奕等人感到这一百万两银子以及将要交与玛斯、赫德的三十万两筹办经费一时无从筹措,最后,他们准备支付12%的年息,向开设在上海等通商口岸的外国银行借款。这一借款“买回”澳门的“玛斯计划”,得到了清政府的批准。

玛斯回到西班牙后,来不及与葡萄牙交涉,就于1869年2月在马德里病逝。赫德又提议让原来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等外国人接办此事。不过,奕等人显然不像赫德那样热衷于这个“买回”澳门的计划。他们认为,蒲安臣等或是不合适的或是不理想的人选,并认为既然眼下无人经办,葡萄牙及其他西方国家又不知道中国的这一秘密外交计划,因而可以暂行停止,“另候筹商”。于是,“买回”澳门的计划便被搁置了起来。……【详细】

 

澳门问题交涉始末

1887年《中葡条约》的签订,使葡萄牙人达到了几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在澳门建立起殖民统治权。不过中葡之间围绕澳门问题而进行的斗争并未止息,条约的签订仅仅意味着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葡萄牙人野心勃勃,欲壑难填,《中葡条约》的墨汁未干,便背弃维持澳门界址现状的诺言,继续向澳门附近地区扩张,而中国人民则坚决反对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为了抵抗葡人侵略,收复澳门主权,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这一斗争,从清朝末年,民国,而至新中国,先后跨越了三人不同的历史时代,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之久。

1987年3月26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草签仪式在北京举行,由周南和麦端纳分别在声明上签字。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总理赵紫阳和席尔瓦又分别代表本国政府正式签字。6月23日,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批准了联合声明,同是指出,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澳门问题,符合包括澳门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心愿。

联合声明共七款。其主要内容是:澳门是中国领土,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政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澳门政府和立法机关由当地人组成。其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澳门可以“中国澳门”的名义单独与各国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其财政独立,不向中央政府交税。上述基本政策,将由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之,并在50年内不变。

联合声明之外,还有两个附件和两个备忘录。附件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澳门的基本政策的具体说明》,把声明所提到的基本政策加以具体化。附件二为《关于过渡时期的安排》,规定成立中葡联络小组和中葡土地小组,在联合声明生效之日起至1999年12月19日止的过渡时期内继续进行友好合作,以保证联合声明的有效实施和为澳门政权的交接创造妥善的条件。

由于中葡两国在澳门人的国籍问题上存在分歧,因此在联合声明之外,双方各以备忘录的形式表明本国的立场。葡萄牙方面的备忘录声明:“凡按照葡萄牙立法,在1999年12月19日因具有葡萄牙公民资格而持有葡萄牙护照的澳门居民,该日后可继续使用之。”也就是说,葡萄牙政府强调某些澳门人可以具有双重国籍,既是中国澳门公民,又是葡萄牙公民。中国方面的备忘录则声明:澳门居民不论是否持有葡萄牙旅行证件或身份证件,均是中国公民。虽可继续持证到外国旅行,但不得在中国领土上享受葡萄牙的领事保护。也就是说,中国政府不承认任何澳门居民有双重国籍。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是一个历史性的文件。它在1887年《中葡条约》草签100周年的同一天签订,确是一个巧合(1887年3月26日至1987年3月26日),而其意义则截然不同。100年前由英帝国主义分子金登干到里斯本去草签的那个条约,宣布把澳门治权拱手让给葡萄牙人。而100年后中国人民在北京签署的联合声明,则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使400多年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获得了圆满的解决,从而在我国领土上消除了殖民主义的最后痕迹,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联合声明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它所宣布的有关澳门过渡时期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充分尊重澳门的现实情况和当地居民的意愿,为保持澳门的稳定与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详细】

 

澳门回归

中文合法化

在被葡萄牙统治时期,葡文一直是澳门的官方语言;反观中文,却一直没有官方地位。对于主要为华人居民的澳门,这是不利居民和不利经济发展的障碍。中国外长钱其琛在1992年访问葡萄牙时,两国就此不利障碍达成协定,从此中文取得了官方地位,与葡文并列成为澳门的官方语言。尽管如此,澳门总督在1999年12月19日才发布批示,把中文正式列为澳门地区的官方语言之一。

公务员本地化

既然葡文是澳门的官方语言,澳门的葡萄牙人和土生葡人一直受到特别的重用,为澳葡政府的中上层公务员;反观华人公务员,普遍是职级低和人数有限。而在澳门政权移交期间,定必有很多葡萄牙人选择离职。若要到澳门正式政权移交时才任命高级华人之公务员,管理层的接班与行政经验定必不利于澳门政权的交接。因此,澳葡政府在《联合声明》签署后,开始分阶段、较有秩序地培养本地公务员,具体措施包括与葡萄牙国家行政学院合作,在东亚大学开设公共行政硕士课程、举办“赴葡就读计划”和“赴京就读计划”,以及设立“司长助理”一职等。但是,公务员本地化的进度一直被认为相当缓慢,外界更以“坐直升机”来形容本地化公务员在当时获快速晋升的情况,导致本地公务员在各方面都未能吸取充分的业务经验。而葡方坚持政务司级官员不作本地化,虽然在政治上无可厚非,但也使将来的特区政府需要在经验不足的本地公务员队伍中选拔人才,建立管治班子,不利于整个行政架构的顺利运作。

法律本地化

澳门在澳葡时期的法律全都是葡文而且繁琐,有些是根据数百年前的葡萄牙法律制订,一些内容则带有殖民主义色彩,又有一些是直接从葡萄牙制订,延伸至澳门适用的葡萄牙全国性法律。因此,在过渡期内,十分需要将此等法律加以清理修订,使之成为政权移交后适用于澳门的法律。司法人员本地化也是法律本地化的另外一项主要工作。澳门政府成立“法律翻译办公室”,开始对澳门的主要法律进行中译工作,并于1996至1999年期间,分别颁布构成澳门法律体系的五大框架法典,即《刑法典》、《刑事诉讼法典》、《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和《商法典》。另外,又在澳门大学开设法律系,于1995年又成立“司法官培训中心”,培养本地法律人才。

另一个受关注的问题是澳门居民的去留。由于对回归中国的忧虑,很多葡萄牙人和土生葡人选择离开澳门,但现今的澳门特别行政区仍有约近3%人口为葡萄牙人和土生葡人。至于澳门的华人,过渡期却未见有大规模的移民潮。事实上,很多澳门出生的华人和土生葡人都持有在欧盟通用的葡萄牙护照,可自由出入欧盟国家。回归前,澳门居民普遍关心的,主要是经济与治安不佳等社会问题。

过渡期间的澳葡政府自1993年起,每年耗资兴建中葡友好纪念物。纪念物为澳门的旅游业发展与美化市容作出贡献,但亦有指是浪费财政收入的建设活动。……【详细】

 

【记住这一天】

苦心孤诣的祝福 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巡礼

12月20日,这个原本普通的日子,今天已是澳门的法定假日。14年前的这一天,澳门正式回到祖国的怀抱,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澳门小城从此翻开崭新的一页。

为了恒久的纪念

当时,在澳门综艺馆举行的澳门特区成立庆祝大会上,国务院及全国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人民政府以及香港特区政府向澳门赠送了祝贺礼品。

这些贺礼在临时场地公开展示数月后,澳门特区政府决定建设一个专门展馆作为永久摆放之地。2004年回归5周年时,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在当年交接仪式原址揭幕迎宾。

位于金莲花广场附近的回归贺礼陈列馆,是一座矩形的灰色建筑,深灰色的金属框架和透明玻璃构成了三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无数个长方形和直线,组成了简洁的空间。设计师冼百福是一位长年生活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当年举行回归仪式的场馆也是他的作品。

走进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迎面看到的是长207公分、宽86公分的大幅卷轴“开创澳门新纪元”,这是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所书。国务院赠送的青铜包金雕塑“盛世莲花”共有大小两件,大的如今坐落在游客必到的金莲花广场,小的就摆放在展厅一进门的右手边。

陪同记者参观的卢大成馆长,曾与冼百福一起规划回归贺礼陈列馆的设计、策划与执行。面对一件件展品,他如数家珍。……【详细】

相关链接:

习近平会见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

江泽民在首都各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

胡锦涛在庆祝澳门回归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胡锦涛在澳门回归1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文)

习近平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上的讲话(2009年)

驻葡萄牙大使黄松甫出席澳门回归14周年招待会

澳门12月20日 举行庆回归大巡游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220/7512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