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首相套餐”背后的思考
2013年12月18日 13:58
【网络传媒案例】
【事件介绍】
卡梅伦访华就餐火锅店推首相套餐 点当值服务员加1千
12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成都新会展中心的一间火锅店里吃了一顿地道的麻辣火锅。最近这家火锅店推出了888元首相套餐,据称预约已经排到了半个月后。当天值班的服务员曹静也火了,点她服务需要另加1000元。她自称“可以给用餐的顾客讲述卡梅伦吃火锅的过程等等。”
据称,卡梅伦在一小时左右的用餐时间里,品尝了9个菜品和一道小吃。曹静介绍,卡梅伦只吃红汤,对香菜丸子和红糖糍粑最感兴趣。土豆、白玉菇也吃得比较多。他好像很能吃辣,但觉得牙签牛肉有点麻。他们选择的锅底为清油鸳鸯锅,红锅部分选的是微辣型。
对此,有网友打趣到“可以哦,能吃辣还是有点凶”“这下成都火锅可以卖到英国去了”。而对于卡梅伦最爱的香菜丸子,成都网友们则表示“他懂香菜丸子的美好”。
吃火锅直奔“卡梅伦包间”
记者致电卡梅伦光临的火锅店,服务员曹静告诉记者,从12月6日早上起他们就已经陆陆续续接到不少顾客打来电话预订座位,指明要求要预订卡梅伦吃火锅时坐的包间和座位。“中午和晚上都有,一天一桌,我们已经预定到19号以后去了。”
首相包间专用服务员也火了
“这个妹子长的有点乖喃”“成都的火锅店服务员都那么漂亮啊”,卡梅伦来成都吃火锅,不仅让成都的火锅火了,还让这名服务过英国首相卡梅伦的服务员曹静火了。
曹静告诉记者,火锅店特地推出了首相套餐888元,包括了卡梅伦点过的所有菜。但如果要“钦点”曹静当服务员的话,还要加1000元。“我可以给用餐的顾客讲述卡梅伦吃火锅的过程等等。”
网友打趣:把成都火锅卖到英国去
据了解,卡梅伦考虑吃火锅的原因,缘于几名学习普通话的英国学生。访华前,卡梅伦特意在首相官邸用红茶和饼干接待了这些学生。比起面前的清淡食品,他们更喜欢味道浓烈的中餐。随后,在英国接受媒体采访时,卡梅伦表示“期待在访华时乘坐高铁,并在成都吃一次火锅。”
曾获得英国女王颁发大英帝国官佐勋衔(OBE)的伦敦华埠商会主席邓柱廷,也曾表示,“如今,英国人对麻辣的东西越来越喜欢,他们超级爱吃火锅。”因此,四川人去英国投资火锅店可是很有前景的。为此不少网友也打趣称:“成都火锅终于可以走出国门,卖到英国去了!”
网友热议:
@露光微玄:也,可以哦,还只吃红锅嗦!咋个不点个脑花儿喃?香菜丸子嘛还是很巴适的三。
@向前进步:下次去成都我也去吃吃火锅,哈哈哈哈。
@拉马守护神:哈哈哈,没带两包火锅底料回伦敦去?
@林懒人:他懂香菜丸子的美好。
首相套餐体现出的理性外交
“瞻仰”一下大国领袖的足迹,过把首相或副总统待遇级的“干瘾”,中国人似乎总是乐此不疲。如果因此对中国民众“上纲上线”,认为其崇洋媚外倒大可不必。名人效应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不过,“首相套餐”和“副总统套餐”受捧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颇值得玩味的国民心态。卡梅伦曾因执意会见达赖致使中英关系陷入冰冻期,奥巴马也曾在拜登当年访华前夕会见达赖,美国更是动不动便在人民币汇率、人权等问题上挑中国的“刺”,但中国民众并未因此为其扣上“来者不善”的帽子。
一顿饭下来,外国政要赢得了美誉,饭店免费做了广告,民众满足了凑热闹的心理,三方皆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呢?正如这次卡梅伦访华,有网民便称,“这下成都火锅可以卖到英国去了”。
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民众对大国外交关系的理解日趋理性。民众对于美国、英国政要的追逐,是去政治化的,这其中,包含这两个大国与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深相交织,虽然给中国带来屈辱与愤恨,即使现在仍有傲慢与偏见,但在中国开放环境下,民众对于两国并不排斥,甚至追捧。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欧美政要在华受捧,实际也是大国关系的投射,虽有争议、分歧、摩擦,但却并非势不两立、水火不容,合作交流仍是主流。
当然,如果仅凭英美政要访华时在演讲中秀秀中文、街边吃小吃秀秀亲民,便认为其为“亲华派”,那也过于天真。
“首相套餐”还要交给消费者定夺
因为英国首相卡梅伦就餐,火锅店旋即推出所谓的“首相套餐”可谓费尽心机。对于市场行为本身来说,最终的决定权在于消费者,即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市场原则。如果消费者愿意买单,那无可厚非;如果真的无人问津,那也只能收摊大吉。但是,细细品读这则新闻背后却不难发现,所谓的“首相套餐”吃的不过就是一个概念罢了,既然卡梅伦已经吃过,那么,对于店家来说,最多也就是名人效应,在店内悬挂一张醒目的图片和介绍,说明一下该店曾经接纳过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前来就餐。如此以来,不仅提升了火锅店的档次,更是一种较为人性化的营销理念。这样的理念远比所谓的“首相套餐”更接地气。
从火锅店本身提供的就餐服务环境以及饭餐的质量来说,无论是卡梅伦的来还是不来,应该都不会有更多的变化。即所谓的水平和档次原本就在那里,不是因为英国首相的突然到来而声名鹊起,更不会因为首相的没有到来就鸦雀无声。所以说,借助首相的大驾光临后就推出所谓的“首相套餐”,不难看出其中的噱头,这种噱头背后乃是一种对于自家经营的不自信。因为这本身就是希望借助首相的名气提升自己的店的名声罢了,好像人们在谈及某著名人物的时候,总会说这个人物是自己的老乡、校友之类,通过方方面面的拉关系来拉近与著名人物之间的关系,而这样拉近关系之后,你难道就不是你了吗?同样,这家火锅店就不是原来的火锅店了吗?
对于888元的定价,以及如果钦点服务员的话1000元。如此定价的合法性也是需要商榷的,对于价格法的规定来说,尽管市场机制没有限制价格的涨落,但是任何价格都必须遵循价格法的基本准则,做到合法合理的原则。如果物价局对于这样的物价没有任何疑义,那么,火锅店可以打出这样的旗帜,有能力的消费者也可以进行消费;如果这样的定价范围本身就不合理的话,店家还是需要进行调整的。因为物价的规则无疑就是为了所谓的合理性来的,“首相套餐”并非增加实在的东西,不过就是卡梅伦的外在光环罢了,除了概念之外,没有任何内容。
当然,说归说,做归做。最终“首相套餐”是不是叫好又叫座还需要最终的消费者进行选择,毕竟,在市场经济下,供给和需求双方总是需要进行具体交易才能知道最终的结果。对于“首相套餐”来说,店家无疑是想着借此大赚一笔,而到底能不能赚,还需要看消费者的脸色,不能凭空一个概念来就想当然。
【启示与思考】
都说生意人善于发现商机,成都这家火锅店趁热打铁,推出888元首相套餐,并让服务过卡梅伦的服务员“身价倍增”,甚至计划将卡梅伦吃火锅时坐的包间取名为“卡梅伦包间”,还打算保留卡梅伦用过的那口锅作为“镇店之宝”,实在精明。
商家借名人宣传,扩大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本是惯常做法。但趁机推出首相套餐却似乎有点儿说不过去。据报道,卡梅伦一行吃饭花了877元。比起“土豪”们一顿饭一掷万金,卡梅伦这顿火锅吃得有点“寒碜”,但在普通老百姓眼里,这个价格却一点也不亲民。那么,这888元的套餐到底要吸引谁、满足谁的猎奇心理呢?尤其是,若“钦点”为卡梅伦服务的曹静当服务员,还要加1000元服务费,这让很多网友觉得很荒唐:“御用服务员”身价倍增,颇有些趁火打劫的味道,何况其价格远超套餐本身。
这样的价格,普遍老百姓是消费不起的,倒是某些公款吃喝者乐此不疲。所以,首相套餐和千元讲解服务还是不推为好,免得让卡梅伦吃过的火锅吃出腐败味道。
从这件事也可看出,商家过分追捧名人效应,是一种浮躁甚至病态的做法。借外国首脑的“代言效应”,让“国吃”走遍全球,让更多国外人认识并了解,才是正途。
当然,倘若能借此机会将成都火锅卖到伦敦去,那倒也不错。火锅,已经不单纯是一种饮食生活,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一种地方品牌。一旦能够将文化品牌与商机结合起来,走出国门,也算是为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所以,把火锅卖到伦敦去,赚英国人的英镑,人家吃一顿也才几十百把英镑,至少数字上看起来没有这么大。
推首相套餐没错,毕竟首相去吃过的火锅店恐怕也就此一家,物以稀为贵嘛,带动下消费自然不是事儿。但还是应该有个度,这高达1000的服务费还真是说不过去!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218/7512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