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年终特稿】2013正式开启大数据时代 大竞争大挑战接踵而至

2013年12月20日 09:10

 

“大数据现在已经成为天大的事”。11月12日,美国政府公布新版大数据研究计划,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霍尔德伦致辞说,他去年曾预测大数据将是件“大事”,现在来看保守了。

在一些专家眼里,即将过去的2013年是“大数据元年”,自此,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大数据时代正式开启,各国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1

大变革开启新时代

“除了上帝,每个人都必须用数据说话。”不仅是人,整个世界都越来越数据化。信息革命深入发展,如潮的数据澎湃而至,数量之巨,种类之杂,来势之快,前所未有。

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的跟踪分析,全球产生的数据总量2010年首次突破1泽(10的21次方)字节,2012年达到约2.8泽字节。

而这一切仅仅是开始。据IDC预测,这一数字到2020年有望达到40泽字节。

数据量大幅增加对人们注重精确性的习惯等提出了挑战。业内人士认为,大数据的本质还不在于“大”,而是以崭新的思维和技术去分析海量数据,揭示其中隐藏的人类行为等模式,由此创造新产品和服务,或是预测未来趋势。

畅销书《大数据时代》的作者、英国牛津大学数据科学家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人们面对的不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

“现有的认知和体系是建立在稀缺数据上的成果,人们思维和工作方式必须发生变革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舍恩伯格在其书中写道。

因此,大数据不单单是“数据的工业革命”,而是一场更深刻的科技和产业大变革的组成部分,是对未来大趋势、时代新特征的一种描述。大数据是推动这场大变革的重要动力,将成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新的关键资源。搜集、分析和运用指数级增长的庞大数据,将催生创新,为各行各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改变。

 

大竞争帷幕已拉开

大数据被视为创新和生产力提升的下一个前沿,正成为国家竞争力的要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多国政府加大了对大数据发展的扶持力度,甚至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3年,围绕大数据的国际竞争继续加码。

咨询公司益百利集团的研究显示,全球对大数据项目投资总额去年已达45亿欧元(约60亿美元),预计今明两年均会保持约40%的增长速度。

在美国,大数据已由热点词汇变成重点项目。去年3月,美国政府已公布2亿美元的《大数据研究发展计划》,今年11月再度公布涉及各级政府、私企、科研机构的多个大数据研究项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科学基金会等都参与其中,有评论称之为美国大数据战略2.0版。

2

在英国,虽然经济不景气、财政紧缩,但政府依然为大数据一掷千金。2013年初,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宣布将注资8亿英镑发展8类高新技术,其中1.89亿英镑(约3亿美元)用于大数据项目。

大数据在中国也已启动驶入“快车道”,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正多方位布局。工信部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将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四项关键创新技术工程之一,其中包括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等。随着4G牌照在2013年末的发放,更高速的网络将带来更大的数据流,为政府和企业带来战略性资源。

 

大挑战须理性应对

今年,美国防务承包商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的爆料,让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棱镜”监视项目为大众窥知。如果单从技术角度看,“棱镜”可能是迄今最成功的大数据应用项目之一。

与此同时,“棱镜门”让各国政府意识到“数据主权”的重要性,以及在网络和电信核心技术上依赖个别国家的恶果。必须加快自主创新以保护“数据主权”,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共识。

英国《自然》杂志3月刊登的研究发现,只要有4个时间点和位置的数据就能确定一个人身份,准确率高达95%。这表明,大数据足以将一个人“描画”清晰,现有法律手段和核心技术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正在逐渐失效。

如何在大数据来袭中保持清醒和理性、有所创新和创造,对国家和个人来说同样是考验。

专家指出,大数据可望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挥重要贡献,巨大的人口基数、经济体量和需求,意味着中国发展大数据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应该看到,大数据具有价值密度低的特性,挖掘、分析等技术要求高。中国不能仅满足于做“世界数据中心”,应防止概念炒作,加强自主创新,进行前瞻性的制度设计等布局,顺势而为,将“中国创造”由机遇化为现实。

还应该警惕“迷信”大数据等倾向,认识到大数据分析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心理学家认为,大数据创造的模型会将人束缚在算法提供的选项中,过度依赖大数据分析也可能束缚创新。美国互联网活动家帕里泽称之为“互联网滤泡”:互联网个性化虽然带来方便,却将人们局限在自己过往行为模式的“气泡”中,无法触及海量信息带来的无尽可能。(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220/7515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