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美联储扣动QE退出扳机 对华冲击将小于预期
2013年12月20日 12:47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8日扣动了削减量化宽松(QE)的扳机,出乎市场预料。就业市场改善是美联储选择此时退出的主因。与此同时,美联储即将迎来权力交接的历史性时刻,政策重心将从资产购买向低利率前瞻指引倾斜。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退出QE对中国的冲击将小于预期。
(图片:12月1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在政策例会后举行记者会。)
就业市场改善为QE退出最大推动力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记者会上说,近期的经济指标增加了美联储对就业市场继续改善的信心。过去12个月里的月均新增岗位接近20万个,失业率目前已降至7%,财政紧缩的影响将减轻,经济增长的强劲程度预计将足以支撑就业的继续改善。
本轮量化宽松始于2012年9月,后又于同年12月扩容,形成了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资产购买组合。在此之前,美联储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推出了两轮量化宽松。
从今年5月伯南克第一次暗示美联储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削减量化宽松以来,市场经历了从剧烈震荡到逐渐镇定的过程。近期,国会两党达成了预算协议,部分减轻了自动减赤机制的杀伤力,减少了财政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加上近来经济数据较为强劲,这为美联储削减量化宽松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量化宽松政策的副作用和金融风险日益上升,也成为美联储考虑的重要因素。
前瞻性指引成功与否将成未来政策关键
在削减购债规模的同时,美联储强化了低利率政策的前瞻指引。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在失业率高于6.5%、未来1年至2年通胀预期不超过2.5%的情况下,美联储将继续把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保持在零至0.25%的超低区间。
伯南克的任期将于明年1月底结束,现任副主席耶伦将从他手中接过帅印。伯南克表示,耶伦也“充分支持”当天的决定。伴随着即将到来的权力交替,美联储政策的重心从资产购买向低利率前瞻指引的倾斜。而前瞻性指引能否顺利接棒,使美联储能够安然全面退出量化宽松,将成为未来市场关注的焦点。
伯南克表示,量化宽松是应对危机的非常之策,是利率政策用尽之后的辅助性措施,随着经济的好转,这一非传统工具也将逐步淡出。他说,如果经济表现与预期相符,美联储将继续在明年的会议上分步小幅削减购债规模。他认为,美联储要到明年末,而非年中,才能完全停下资产购买的脚步。
有分析人士对美联储前瞻指引的有效性表示了担忧。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认为,美联储对量化宽松和低利率政策的微调合并起来并不是好的政策组合。与前瞻性指引相比,资产购买是更为有效的方式,投资者将更加关注美联储的行为,而不是言辞。
有望成为美联储二号人物的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也认为前瞻性指引有局限,因为未来难以预测,所以投资者对这种指引的理解将打折扣。
(图片:12月18日,美联储宣布削减量化宽松规模后,美国股市大幅上涨。图为纽约证券交易所里的交易员正在工作。)
对我国的冲击将小于预期
美联储退出QE将给中国带来的哪些影响?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和之前的预期和担忧相比,整体偏向乐观。
此前市场担心,美联储退出QE,会令全球流动性格局发生逆转,导致国际资本大量流出我国,同时美元的走强也将导致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美联储退出QE对全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金流动性变化上。短期来看,会带来资本回流美国,美元走强。新兴市场国家会面临资本流出、本币贬值的压力。
“不过中长期看,对中国来说,资本流出压力并不大。”连平同时指出,因为美国退出QE,与美国经济的好转相关,美国经济好转会带动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复苏,中国目前复苏已消除了硬着陆的担忧,从四季度外汇占款的激增看,外资对中国仍然看好,继续流入的可能性很大。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蔡宏波认为,美联储QE退出,主要是基于美国经济持续回暖,这从实体经济角度来看,对中国也是利好。而对国际资本流出也不必过于担忧,我国对跨境资本,特别是资金的异常流动有严格的监控,不会出现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急骤流出。
“整体来看,美联储QE逐步退出,对我国的影响和冲击要大大小于之前的预期。”蔡宏波表示,美联储实行的是温和退出,不会一下子带来太大的冲击,相反地,QE退出靴子落地,使得各界对未来QE的继续退出能够有提前应对准备和回旋的余地。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此次宣布小幅退出,等于给市场未来预期给予了更多的明确指引,未来QE的继续退出,美联储将继续采取温和、逐步节奏。
“美联储出招了,资金流动的最大不确定性降低了,我国央行赢得了运筹之机,市场获得了喘息之机。”国信证券宏观分析师钟正生认为,这为我国央行维持其金融体系去杠杆,实体经济去产能的政策基调创造了条件,或者说暂免了后顾之忧。
钟正生认为,美联储比市场预期得更早退出量宽,并辅之以宽慰人心的远期指引,极大地放慢了中美利差收窄的步伐,延缓了人民币汇率承压的力道。
美联储官员强调,逐渐减少债券购买规模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紧缩”。事实上,美联储还强化了保持低利率的前瞻性指引,声明称,利率很可能在“失业率降至6.5%以下之后相当长时期内”保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220/7516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