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美联储缩减QE中长期风险需重点防范

2013年12月21日 11:41

 

美国18日正式启动退出量化宽松(QE),此举对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分析来看,美联储短期仍将维持宽松政策,“渐进式”退出QE短期内对我国的直接影响有限,但中长期来看,随着削减力度加大,我国经济叠加风险将进一步上升。

1

美联储仍将维持货币宽松

从美联储官员密集的表态来看,美联储承诺只要有必要将维持高度宽松的政策,经济表现距离美联储希望的状态仍有很大差距,美联储政策恢复正常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第一,从美联储决策层变更来看,宽松政策将得以延续。即将接任美联储主席的珍妮特·耶伦是伯南克经济刺激计划的设计者和坚定支持者之一,美联储的政策立场和决策函数将不会发生显著改变。耶伦11月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举行的提名听证会上说,美国经济复苏还有很远的路要走,长期失业者占总失业人口的比例还太高,美联储当前还应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来支持就业创造和经济复苏,以帮助美国实现充分就业。

耶伦领导下的美联储首次加息时机可能比一般市场预期的更晚。目前多数投资者预期美联储将于2015年启动加息,而耶伦偏好的最优控制模型则显示2016年初开始加息更为合适。耶伦此前曾表示,即使与升息相关的量化指标达到美联储设定的门槛,美联储也可能考虑不加息。

此外,前以色列央行行长斯坦利•费希尔有望出任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对美联储前瞻性政策指引的有效性持较大保留意见,但他同时也是美联储非常规政策的支持者。

第二,美联储政策工具使用选择较多。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已积累了天量的超额存款准备金,这为美联储调控货币宽松环境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如果形势需要,美联储完全可以通过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来诱使银行将资金注入实体经济。此外,美国银行业的放贷意愿明显回升。

根据知名资产管理机构贝莱德日前发布的报告,2014年仍将是美国货币政策“史上第二宽松”的一年,仅次于2013年。

 

2

(图片:12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在华盛顿举行记者会。)

我国需重点防范中长期风险

历史经验表明,在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较弱的情况下,大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往往会对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过去几年,美联储出台的多轮QE政策一直是支撑全球资产价格的重要因素,金融市场也因此患上了“QE依赖症”。美国收紧货币将推动全球实际利率大幅走高,预示着全球低利率环境将告终,在新兴经济体普遍增长乏力、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境况下,全球金融市场将面临“摆脱QE阵痛”。

在全球流动性退潮过程中,我国经济中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导致的叠加风险仍须警惕。QE退出将会通过多种渠道对我国产生冲击。

第一,国际资本阶段性外流。美联储启动QE退出对全球流动性、资本流向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将产生显著而深远的影响。尽管我国尚未开放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但是在贸易项下国际热钱仍有迹可循。正如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指出,异常外汇资金仍然活跃。QE的退出会推高美国资产收益率,从而在短期内吸引大量资金回流美国。这或将导致中国短期资本流入减少,甚至不排除出现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出。

第二,人民币汇率面临拐点。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升值幅度已达2.76%。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于12月11日触及6.11关口,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然而,美联储QE退出将从趋势上确立美元的强势地位,也将给人民币汇率带来冲击和震荡。人民币升值压力会有所减轻,未来或将进入趋势性贬值的“周期拐点”。在美元指数上行趋势进一步强化和加速的背景下,现行汇率制度将加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打击出口需求。

第三,进一步推高国内利率。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计,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在未来五年中高于5%。随着美国真实利率趋势性上行,这将大大抬高中国利率的整体水平,加剧国内流动性压力。

 

第四,美债收益率走高影响外储安全。QE退出后,美债收益率将持续走高,将对我国外汇储备市场估值造成一定影响,加大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难度。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占外储总量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截至10月底,中国增持美国国债107亿美元,持有规模达1.3045万亿美元。QE正式退出后,美债收益率将进入中长期的上升区间,当前的外汇储备结构将面临较大贬值风险。而如此庞大的外储规模也加大了结构调整的难度,如何多元化资产组合、确保资产安全将是我国外储管理面临的重要挑战。

不过,我国实体经济目前增长稳健、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外汇储备充足、整体外债比例较低,短期内受到的直接影响有限。退出QE将是一个小规模、渐进式、分阶段的较长过程,时间跨度至少一年。缩减购债规模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对市场产生一定抑制效应,但随着经济的走强,到明年年底美联储将会加快削减力度,届时对我国经济影响将进一步加大。(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221/7517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