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 宣讲家评论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
2013年10月15日 13:23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特别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这“三个事关”,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引领国家、稳定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道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性、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我们只有从推动党的事业长远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认清肩负历史使命、面临严峻挑战,着眼于国内外纷繁复杂大气候,才能进一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
这“三个事关”,又以“事关党的前途命运”最为关键,因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建设好了,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核心坚强有力,才能大局稳定,乘风破浪。总之,党的前途命运决定着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着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决定着民族是否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执政党才能避免人亡政息的历史悲剧。1945年7月4日,黄炎培先生在延安指出:“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从那时到现在,又有许多执政党人亡政息,特别是苏联、东欧一些执政党接连垮台,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没有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即“精神也就渐渐放下”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诚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陈云同志说的更通俗:“经济工作搞不好要翻船;意识形态搞不好也要翻船。”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政党要执政兴国,开拓前进,就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夯实共同奋斗的精神根基。而敌对势力要搞垮一个政党、颠覆一个政权、搞乱一个社会,也往往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缺口,占领舆论阵地,思想防线一旦失守,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所以,为了避免执政党人亡政息的历史悲剧重演,不管到了任何时候,不管形势如何变幻,意识形态工作都决不能放松,导向都决不能改,阵地都决不能丢。
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执政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讲:“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意识形态工作关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方向等重大问题,解决好这些重大问题,旗不倒,心不乱,路不歪,方向不偏,党才可能不断发展壮大。我党是一个拥有8500多万党员、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的大党,取得过无数辉煌成就,在人民群众中拥有崇高威信,但也必须看到,党在新形势下面临“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要确保党的执政地位并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紧紧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这个传统优势,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形成思想统一、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奋发进取的坚强核心。进而领导13亿各族人民戮力奋斗,同舟共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我党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优势,强调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到与中心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思想政治基础。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我们更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旁落。
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执政党才能完成伟大历史使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历史使命,就是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是“接力赛”,每一棒有每一棒的具体任务,只有每一棒都跑好,才能最终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怎样才能跑好我们这一棒?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很清楚: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换言之,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是跑好我们这一棒的重要前提,只有始终不渝地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动员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坚定地站在党的旗帜下,毫不动摇地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带领全体人民奋斗拼搏,自强不息,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交上一份合格答卷,党的威望必将会如日月行天,党的地位必将会稳如泰山,党的前途也将会更加灿烂。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责任编辑:张小青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015/7519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