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俄外交“绵里藏针”巩固大国地位
2013年12月24日 09:10
俄罗斯总统普京19日在莫斯科举行年度大型记者会,超过1300名各国记者参加。在4小时内,普京回答了50多个问题,涉及外交、经济、军事、社会、教育等方面。
在上述诸多方面,俄罗斯外交成绩可圈可点,普京用一种“温和”方式不断巩固俄罗斯的外交大国地位。
俄欧角力不松口
近来,乌克兰局势成为热点,该国因暂停入欧进程而爆发抗议活动。乌克兰地处俄罗斯与欧盟的“缓冲地带”,战略地位对俄欧双方都至关重要,俄对乌的最新立场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
当日记者会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俄罗斯为何大幅下调对乌天然气报价并购买乌欧元债券。普京说,乌克兰正处于困境中,面临经济、社会、政治等难题。“我们经常说这是我们的‘兄弟国家’,当乌克兰遇到困难时,我们作为亲人就应该支持它、帮助它。请相信我,这就是我们做出决定的最主要原因。”
但是,在乌克兰加入欧盟一事上,普京保持一贯强硬的立场。他强调,俄罗斯一直不反对乌方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但是俄罗斯必须保护自己的市场、自己的经济。他警告说,“如果乌克兰向欧盟打开了大门,那么我们不得不关闭目前在自贸区框架下向乌克兰敞开的大门”。
俄罗斯科学院政治社会学研究中心主任叶夫谢耶夫表示,俄罗斯在与欧盟“争夺”乌克兰的过程中表现出坦诚、温和的态度。俄罗斯外交政策研究与倡议研究所所长克拉舍宁尼科娃认为,俄罗斯考虑到了乌克兰的利益,欧盟则希望同乌克兰实现军事政治一体化,经济合作处于次位。
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与欧盟在拉拢乌克兰的过程中各有高招,俄方以经济手段为主,欧盟靠政策承诺占先,双方博弈结果一时难见分晓。
(12月1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年度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
有合有斗姿态强
2013年俄罗斯外交亮点颇多。俄媒普遍认为,俄罗斯提出化解叙利亚化武危机计划以及积极参与解决伊朗核问题,这是普京在外交上的重大成果。
普京表示,俄罗斯为解决叙利亚和伊朗核问题做出了显著贡献,但不是靠一己之力,而是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他说,“没有与美国、欧洲和中国同仁的共同努力,取得这些成果是不可能的。”
普京反对美国对伊朗制裁,称这些举措会适得其反。他说:“美国的这些制裁不会给伊核问题最终解决带来任何帮助。我希望美国立场不会影响我们在解决伊核问题道路上继续前行。”
从叙利亚危机、伊核问题等国际事件可以看出,俄美关系在2013年并不平静,两国在国际事务上有合作,但双边交往处于较低水平。
关于俄美间一直悬而未决的反导问题,普京重申,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对俄罗斯造成威胁,俄罗斯必须作出反应,在俄罗斯与欧洲国家接壤地区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是一种有效的反制措施,但并非唯一措施。
普京还就美国“窃听门”事件说,监听活动主要目的在于反恐,但需要制定明确的规则,同时达成一些约定,其中包括道德方面。
在回答中国记者提问时,普京说俄中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态势仍在继续,两国将进一步加强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他表示,俄方高兴地看到中方为提升双边贸易作出的努力,尤其在机械制造、能源、开发太空等方面。
《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主编卢基扬诺夫认为,普京对俄罗斯与各大国关系的评价表明,最近几个月普京更为自信,因为在国际舞台上他已获得了预期成果。
(6月17日,在英国北爱尔兰西部厄恩湖,美国总统奥巴马(左)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俄式外交求实效
普京在记者会上说,俄罗斯深感骄傲的一点在于,“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成果和实现这些成果的方式、立场符合国际法根本原则,我们将继续与各伙伴国一同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发挥联合国的关键作用。”
卢基扬诺夫认为,过去的一年中,俄罗斯完成了“一个外交大国的回归”。克拉舍宁尼科娃认为,这要归功于普京实施的温和政策。
本月12日,普京在向俄议会两院提交的国情咨文中表示,俄罗斯不谋求世界或地区霸权,主张所有国际问题应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并用保守立场来形容俄在国际关系中的态度。在19日的记者会上,普京重申了这一观点,他强调俄罗斯不光着眼于未来,也尊重并保持传统。
俄罗斯政治信息中心穆欣认为,俄“保守主义”主要包括两方面内涵:即保护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在内外事务上坚持本国立场,同时尊重他国的选择。克拉舍宁尼科娃认为,“保守主义”强调保持俄罗斯的传统社会价值,“这将引领俄罗斯向前发展。”(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224/7520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