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法治经纬

【案例】摊派买彩票 别让公益变了味儿

2013年12月26日 14:10

 

【网络舆情案例】

【事件介绍】

陕西山阳教师被摊派买彩票 老师称这是政治任务

12月11日晚上,网上的一条关于山阳县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的教师被下任务必须购买体育彩票的微博引起记者的关注,微博称每位老师必须要购买3000元的体育彩票,而且是县教体局下派的任务。事情真的是微博上所说的那样吗?记者连夜赶赴山阳县进行调查。

这条微博称山阳各乡镇学校老师每人收到教育局摊派3000 元彩票任务,他们必须完成,完不成考核过不去。在微博附带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正在刮彩票,而且桌上放满了彩票。可当记者赶到山阳县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时,这里的校长并不承认有此事。

记者:网上说咱们学校有硬性规定让教师买彩票,有这个事吗?

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陈校长:没有这个事。

记者:那是怎么回事呢?

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陈校长:那是有个别教师人家喜欢买彩票之类的,对不对。

随后记者又找到了微博上照片中的那名男子,而他的说法也跟微博上所言大不相同。

记者:我看网上有一张照片,您面前有一大堆彩票。

周老师:我闲着在那刮么,我买个彩票还犯法了是不是,彩票也是国家提倡的对不对。

记者:当时您是在那刮彩票?

周老师:我在我办公桌上。

记者:就是在学校里的办公桌上刮的?

周老师:嗯。

这时距微博发出时也不过三四个小时,可老师们的说法为何和微博上的文字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在随后的采访中陈校长的一句话让记者觉得此事一定另有隐情。

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陈校长:我们只是学校号召了,谁愿意买了买,自行购买。可也是给社会做贡献么,但没有强求谁购买,必须买。

可是,作为山区学校为什么要提倡本来就收入不高的的教师们去购买彩票呢?

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陈校长:体育彩票的人就说,你那个地方买了,将来把体育设施多投资一些,咱们这学校你晓得,环境还是很好的,就是没有体育设施。

 

据了解,体育彩票是针对农村体育建设的福利项目,和学校的体育经费是没有关系的。陈校长对于此事的说法有蹊跷。

记者:见过老师刮彩票没?

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学生:见过。

记者:一次刮的多不多?

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学生:挺多的。

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学生2:是教育(局)给的。

记者:彩票是拿来的?

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学生2:听说是教育局给的。

随后记者又赶往了中村镇中心小学,中村镇幼儿园,银花镇小学。而面对记者的询问,所有教师都像统一口径了一样,都说:不知道

银花镇小学教师:我没买。

记者:其他人买了?

银花镇小学教师:其他人也没买。那不知道,学校真没这回事。

教体局与校方说法不一 事件真相扑朔迷离

为了详细了解此事的真相,记者12日一大早前往山阳县教体局进一步了解情况,却发现此事经过一晚的发酵又有了新说法。

早上9点记者赶到了山阳县教体局,主管体育彩票的肖副局长告诉记者,他们在11日晚就成立了临时调查小组,经过调查已经得出结果。

山阳县教体局副局长肖徐成:该校(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没有给教师摊派体育彩票销售业务,但是这个事情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一个成功人士,今年以来给学校捐赠了50多万元,其中这个捐赠人明确表示,里面的10万元是用于学校领导班子,发津贴也好,支持社会功利事业也好,买福利彩票也好,所以经过校委会研究,拿出5万元购买了体育彩票,给每个教师发放。

事情发生还没超过24小时就有了三种截然不同的说法:首先微博称教体局下派任务教师必须 购买,然后事发的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校长和微博照片上的教师都说买彩票是教师的个人喜好,校方只是鼓励购买。到现在教体局称彩票是由校方用爱心人士的捐款集体购买的。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山阳县管理体育彩票的上级部门正是教体局。教体局称就在今年三月份,局里专门出台了严格体育彩票发行销售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不允许通过分配任务的形式让教师购买体育彩票,也不允许组织教师购买体育彩票。

随后,记者又一次来到了山阳县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此时陈校长再一次改了说法。

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陈校长:(爱心人士)给了我们学校10万,给我们(学校领导)班子发奖金么,我们说把那钱拿了不太美气吧,我们发了给老师不发不美气吧,我们校委会商量就说,我们不要那份钱,把钱买体育彩票,给教师发了,一能体现爱心么,二是你也间接给地方做点贡献么。

 

神秘视频解释 教师购买彩票真实原因

几经周折,我们的记者得到了省内某家媒体在近日对山阳县几家中小学进行暗访的视频,而这些画面将校方和教体局对于此事的解释全面驳回。视频证实,要求教师购买彩票一事不仅是任务,更是对学校进行考核的一项筹码。

在某家媒体给我们提供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一些老师正坐在学校的台阶上刮彩票,而先前微博照片上那名周老师,在视频里对教体局满是抱怨。而且也说了微博里的那句话:这是政治任务。

记者:谁给你们摊派的任务?

周老师:今天上午教体局么。

记者:这是体育彩票,你们觉得合理不。

周老师:这肯定不合理么。谁愿意买这(彩票),这1400多块钱,谁愿意买,这当个政治任务来完成呢。

据了解,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每个月工资最多也就是3000多元左右,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刮彩票的教师们除了无奈之外,更多的是敢怒不敢言。

记者:老师你买了多钱(彩票)?

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幼儿园老师:我买了1000块钱的。

记者:不是说摊派3000多钱么?

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幼儿园老师:这3000块钱不是还没买完么。

记者:你还准备买呢?

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幼儿园老师:那没办法。

记者:谁规定的,学校规定的?

中村镇洛峪九年制学校幼儿园老师:不是,好像上边规定的。

在整理暗访视频时记者发现,有两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的教师都承认,教体局确实有下派任务让每名老师购买3000元彩票。记者也是对周围两个镇的三四所中小学进行了调查。似乎这种情况都有出现。

在一所幼儿园的视频中,记者注意到,中村镇中心幼儿园的老师称每个学校购买彩票的数量还会相互评比,并且购买数量少的还要通报批评。

中村镇中心幼儿园老师:我们每个人买了1200元彩票么。

记者:要求买多少?

中村镇中心幼儿园老师:要求是3000。

记者:完不成任务咋办呀?我们听说你们的买彩票第一名么。

中村镇中心幼儿园老师:我们不是,我们是倒数的,倒数第一,我们都通报了,都被人批(评)呢。

 

事件进展:

陕西山阳教师遭摊派买彩票 省体彩中心作出回应

针对“陕西山阳县多所中小学教师被摊派购买体育彩票”一事,陕西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12月13日晚间回应称,反对违背当事人意愿,以强制或摊派的方式销售彩票,目前已安排相关负责人赴当地了解情况。

近日,“陕西山阳县教师被教体局下任务购买中国体育彩票”的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据媒体披露,山阳县各乡镇学校教师收到教育局摊派的3000元彩票任务,且摊派购买彩票不仅是任务,还是对学校进行的一项考核。

山阳县教体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彩票是用爱心人士的捐款集体购买的,目的是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并未给教师摊派体育彩票销售业务。山阳县宣传部13日向记者透露,该县教体局和监察局已经成立联合调查组,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

陕西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13日晚间称,反对违背当事人意愿,以代扣、代买、强制或摊派的方式销售彩票。目前已安排相关负责人赶赴当地了解情况,进行渠道梳理和问题排查工作。同时将采取措施开展自查,加大监察力度,完善巡查制度。

山阳教师被摊牌派买彩票 两学校校长被行政警告处分

从12月11日起,不断有人反映山阳县有学校给老师摊派购体育彩票的任务。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山阳县立即安排县监察局、县教体局组成调查组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处理。12月16日,调查组下发了对中村镇中心学校校长、中村九年制学校(洛峪学校)副校长(主持工作)的处理决定,并责令学校收缴回发放的用5万元捐赠资金购买的体育彩票,5万元费用由学校“班子”成员共同承担。

经调查组调查,山阳县中村镇一位在外创业人士常年资助家乡的教育事业,今年在给洛峪学校捐资时,明确表示其中10万元用于该校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奖励。鉴于这部分资金直接发放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洛峪学校召开校委会,研究决定将5万元纳入学校账户用于学校建设,另外5万元用于购买体育彩票,并给每位教师发放1000元的体育彩票。目前,针对学校使用5万元捐赠资金,购买体育彩票的违规行为,调查组责令学校收回用5万元捐赠资金购买的体育彩票。同时,对该校副校长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给予行政警告处分,5万元的费用由该校“班子”成员共同承担。

另外,中村镇中心校在开展体育彩票的宣传工作时,将本不属于基层学校承担的体育彩票宣传工作任务落实给基层学校,致使两所基层学校出现少数教师购买体育彩票的现象。调查组对该校校长履行职责不到位、监管不力的行为一并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处理结果遭质疑:谁给山阳县教师摊派彩票?

随着调查结论的出台,摊派体育彩票事件之真相,应该可以水落石出了。但是,看了该县的调查结论,恰恰相反,反而是越发糊涂了。按照之前媒体报道的情况,是教育体育局给每个乡镇学校教师摊派3000元彩票任务,而且把完成任务的情况,作为对学校的其中一项考核。而山阳县教育体育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称,彩票是用爱心人士的捐款集体购买的,目的是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并未给教师摊派体育彩票销售业务。这就奇了怪了,既然教育体育局没有给学校摊派体育彩票购买任务,那么教师购买彩票的任务又是从哪儿来的呢,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如果教育体育局是摊派彩票任务的始作俑者,而且在这次事件中属于被举报和被调查的对象,而山阳县对该事件的调查组却是县监察局和县教育体育局组成的。被举报的单位,居然成为调查被举报问题的成员之一,这等于让教育体育局自己去调查自己的问题,调查组本身就先天不足,如何行使调查职能,又如何让公众认可调查结论?这样的安排显然缺乏常识,反而使问题越来越复杂化。

其实在这起事件中,最应该搞明白的是,首先应该调查清楚的,是谁给学校和教师摊派了彩票任务,而不是由教育体育局说了算。教育体育局说彩票是用爱心人士的捐款集体购买,那不妨说清楚,是哪些爱心人士捐款购买的,这些爱心人士是否就是学校的教师?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教育体育局就存在说谎的嫌疑。更何况这个结论,是教育体育局给出的,根本就不足以采信。而按照最新的调查结论,学校使用5万元捐赠资金购买体育彩票属违规行为,调查组责令收回用5万元捐赠资金购买的体育彩票,5万元费用由学校“班子”成员共同承担。这说明学校确实有购买体育彩票任务,如果不是被摊派任务之压力,学校怎么会把爱心人士捐赠的有限资金,用来购买体育彩票呢?这问题又回到是谁给学校和教师摊派了彩票任务这个关键点。

总而言之,山阳县摊派体育彩票事件,情节不可能有多么复杂,也不难查清楚。但是,经过数天调查拿出来的结论,却不伦不类,根本就经不起推敲,或者说根本没有调查。否则,总不至于是谁给学校和教师摊派彩票任务,或有没有摊派也说不清楚吧?这到底是说不清楚这个问题,还是根本就不想调查又不想说清楚,纯粹是忽悠呢?

“教师被摊派彩票”是行政化干预作祟

且不说处置的结果是否妥帖,但让涉事者自己调查自己,这听起来都似乎是不可能的笑话。也正因如此,人们有理由怀疑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一边是学校和教师的有口难言,一边是行政部门的矢口否认并涉嫌“栽赃”,其背后隐藏着一只看不见的“行政化之手”作祟,学校不能不在事前乖乖就范,事后还得背负骂名甚至承担责任。只不过,同样由于行政之手的荫庇,尽管犯下“履职不到位、监管不力、违反财政纪律”等“数罪”,但一并惩罚起来却只是蜻蜓点水,仅以“行政警告”了事。这背后,是否另有难言之隐呢?

长期以来,教育管办评一体,学校成了行政的附属,办学自主权弱化,事事仰上级鼻息,即使是违反法纪的事也在所不惜。这其中,校长们更多的是无奈。

这次教师被摊派买彩票就是一个缩影。山阳县有关部门有发展农村体育的任务,需购买体育器材,那么银子从哪里来?理论上,在政府财力不济的条件下,可从体育彩票中得到,可体育彩票总得有人愿意买才行。于是乎,行政部门就借着威力,把歪点子动在了学校身上,只不过不是明文下达——那太弱智——而是采取口头号召的方式。而学校作为其下级部门,在财权事权都在人家手里握着的现实背景下,岂敢有违抗之胆?于是就有了学校摊派给老师一事的发生。所幸的是,这事也就到此为止了,如果有教师扛不住经济压力,再摊派给学生呢?那时候举报的恐怕就还会有学生家长。如此这般的“蝴蝶效应”,教育大环境想不坏都难。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综合教育改革,其中教育去行政化、建立新型政校关系及现代学校制度,将是一场攻坚战。这首先要求政府及行政部门破除行政化管理思维,为学校创造自主办学的环境和条件;其次,学校还要建起一套学校自主,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多方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落实民主监督,把权力关进笼子,让公权在阳光下运行。

山阳县这起事件警示人们,教育去行政化的改革是多么紧迫和必要。尽管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山阳县教育行政部门已做出解释,并给出处分,但显然也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治标之举;而要想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避免学校乃至教育被行政化干预绑架,赋予学校办学自主权,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参与权监督权才是根本之策。

 

【启示与思考】

摊派的事情,似乎隔段时间就会重演一次。而经过曝光后,这些事件会有一个大同小异的调查结果:学校理解有误,上级部门要求的是自愿,未分配任务,没有强制要求。学校的确负有一定的责任,传达政策应该准确,思想工作应该细致。但是否最后所有的责任都应该推给学校?

我们可以想象一份文件自上而下传达的旅程:随着下级政府为了确保工作完成,也许最初的“建议”,到了最后落实层面,就成了“必须”。平心而论,面对一份有指标、有目标任务的倡议书,学校该如何做工作,才能让大家“自愿”完成上级要求的指标?在各级政府以任务为本、以目标为本的初衷下,在用数字作为目标,用指标作为推动工作的动力的大环境下,教师作为最后的接棒者,已经丧失了“自愿”的权力。

解决摊派的问题,是否该从上级政府做起?各种公益推广的初衷是好的,但一旦最后成了硬性任务,成了摊派,再美好的初衷都会变味。政府部门在推广一些公益事业的时候,应该先考虑核心相关人群,再考虑需要哪些部门配合支持,针对这两类人群,应该有不同的推广和支持方案。如果确实需要教育部门配合,应该行文明确,千万不要拉到篮子里都是菜,不管是否与教育部门相关,都明示、暗示学校要购买或出资,应该尽量给教师减负。其次,推广公益活动的相关部门应避免攀比心理,盲目追求“创新高”,要尊重教师的本意。再其次,应该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当学校接到摊派任务时,应该有渠道向上反映,在学校这个层面制止一些不合理的强制性摊派,而不是等到摊派后,教师在网上曝光。

教师群体是一个高尚的群体,他们热心公益,通情达理,不少教师不用摊派也会默默地献爱心,但这不能成为给教师摊派的理由。强扭的瓜不甜,一旦成为摊派,就给自愿的初衷蒙上了阴影。希望教师不要再被摊派。毕竟,摊派是一种强制,强制是对公民权利的伤害。

我们也希望事情终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其结果能给当事教师一个说法,也给公众一个说法,堵住当地相关部门为了自圆其说,再次违规甚至违法动用资金,去填窟窿、去继续编造谎言的可能。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226/7527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