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财经视角
【案例】阿里联姻海尔:家电和大件商品物流有望破局
2013年12月27日 09:50
【全球财经案例】
【事件介绍】
阿里投28亿港币联手海尔:布局铁三角
“阿里现在有三个大集团,一个是阿里巴巴电子商务集团,一个是阿里巴巴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第三是菜鸟网络。我们的想法就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铁三角的布局,形成一套生态链。”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
电商行业与传统行业历来就是竞争与合作关系共存。12月9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对海尔集团子公司海尔电器进行总额为28.22亿港币(约合人民币22.13亿元)的投资。据悉,阿里此次投资主要目的是与海尔集团旗下日日顺物流达成合作,联手打造全新的家电及大件商品的物流配送、安装服务等整套体系及标准,改善其在物流配送方面短板。
获日日顺物流超30%股份
阿里与海尔关系素来良好。此前,阿里曾与海尔联合推出阿里云手机。此外,海尔在天猫官方旗舰店销量一直靠前,在今年“双十一”当天,海尔在天猫的成交额突破1.8亿。
数据显示,阿里集团对海尔电器进行总额为28.22亿港币的投资。其中阿里对海尔电器旗下日日顺物流投资18.57亿港币,设立合资公司,包括认购日日顺物流9.9%的股权,金额为5.41亿港币;认购海尔电器发行的金额为13.16亿港币的可转换债券,该可转换债券未来可转换成日日顺物流24.1%的股份。此外,阿里以认购新股的方式对海尔电器投资9.65亿港币,获得投资后海尔2%的股份。
海尔集团旗下目前有公司青岛海尔和海尔电器两家上市公司,前者是以家电制造业务为主,后者则以物流、渠道为重点,也就是日日顺物流。
据悉,海尔与阿里合资公司董事会将有5个席位,其中海尔方面将指定3名,阿里巴巴将指定1名,双方还将共同任命一位董事人选。
阿里再也不用担心家电配送
马云在与张瑞敏的对话中表示,“阿里现在有三个大集团,一个是阿里巴巴电子商务集团,一个是阿里巴巴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第三是菜鸟网络。我们的想法就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铁三角的布局,形成一套生态链。”从阿里投资海尔旗下日日顺不难看出,阿里此次将通过与海尔的合作在物流方面发力,弥补其长期以来的短板。
实际上,马云对物流的重视早已显现。今年5月,阿里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联合启动菜鸟网络。对于此次的合作,马云表示,“我们将来永远不做商业帝国,因为帝国思想在二十一世纪很难活的,你必须是生态战略思想。我们希望围绕着电子商务、金融、物流体验来倒逼整个中国的经济格局。”
阿里方面表示,“借助于日日顺覆盖的配送站网络,今后二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各级乡镇和村落的消费者能够在淘宝天猫平台上一站式购买家电和家具,而不用担心无法配送的问题。”
海尔为何选择阿里?
海尔自我颠覆:张瑞敏家电互联网梦
一家是国内互联网巨头,一家是传统实业先锋,为何海尔会选择和阿里合作?海尔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表示,“海尔整个集团现在基本上是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就是1169(海尔电器),在香港上市的渠道和营运中心;另一个就是我们690(青岛海尔)制造中心,在上海上市的智慧家庭创新平台。海尔希望把所有的家电都变成互联网的终端,联起来以后,变成一个智慧家庭。”
张瑞敏想要实现这个互联网愿望,阿里便成为其首要选择,“互联网时代三大平台:交互平台、支付平台和配送平台。阿里很厉害,交互平台做到很大,包括天猫和其他的平台,支付平台支付宝也做得很大,现在正在做配送。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把业务做到多大,最终的目的是怎么样满足用户的体验。”
在张瑞敏眼中,将过去的传统模式延伸到现在的传统加互联网渠道模式,是海尔的“自我颠覆”。他表示,“我们不再想把海尔做成一个企业,而是变成一个创业的平台。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把这个企业过去的模式彻底颠覆掉了,海尔这个平台上可能会有很多小企业,他们成为自主经营体,每个自主经营体和其他组织联合,变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京东怎么办?
阿里再次发力物流,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在大家电配送方面一向领先的京东或将受到威胁。京东方面9日未对此说法直接评论,但表示,“海尔是优秀的品牌,我们跟海尔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做好产品推广和销售。”
据了解,目前京东大家电的物流配送主要有3种模式:一种是厂家安装人员到京东库房提货上门安装;一种是厂家安装人员和物流约时间,用户希望几点送货就几点上门安装,在最终客户处会面;还有一种是与跟海尔这样有服务能力的物流体系合作。
显然这三种模式对厂家安装人员都有所依赖,目前海尔的物流体系已经被阿里参股,而未来阿里能够参与的物流体系实际更多。这让京东在自己最核心的大家电领域将遭遇强烈冲击。
菜鸟网络
今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联合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组建合资公司菜鸟网络,但目前主要是小件商品配送。
日日顺物流
公开数据显示,海尔电器旗下的日日顺物流在全国拥有9个发运基地,90个物流配送中心,仓储面积达200万平方米以上。同时已建立7600多家县级专卖店,约26000个乡镇专卖店,19万个村级联络站。并在全国2800多个县建立了物流配送站和17000多家服务商网点。
阿里投资日日顺的幕后
日前,阿里与海尔达成协议,前者向后者投资28.22亿港元,重点扶持海尔电器旗下的日日顺物流。在物流领域折腾了一年的阿里,在年底突然联姻传统实体企业,马云到底都盘算了什么?新浪科技采访了张勇,从他的视角来解读这次的入股:
保密项目,谈了一年
阿里巴巴最开始与海尔的接触,是海尔在天猫开旗舰店。2012年9月天猫电器城尝试做C2B定制模式,其中一个合作伙伴就是海尔,对外推出的1万台定制液晶电视,仅仅48小时就售罄,相当于一个线下电器连锁店半年的销量。尤其在这次活动中,海尔采用送装一体的服务,送货上门并且免费安装调试,还提供免费检测家中其他家电产品的运行状态、用电安全等服务。这一套体系就是海尔电器自有的物流品牌“日日顺”。
去年的12月6日张勇动身去青岛第一次与海尔接触。在接触中张勇发现,日日顺的发展与支付宝非常像,都是集团原有业务的补充业务,然后做强大了以后独立发展。这让张勇觉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机会”,然后这项投资就作为保密项目谈了一年。
阿里的诉求与逻辑
日日顺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无疑是一个特别好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在菜鸟网络构建下,深入到三四线城市的毛细血管补充。
这里面的商业逻辑很简单:大家电的配送和到户及安装服务一直是电商平台的弱项,与日日顺合作,能够让天猫用户的体验更好,同时帮助天猫电器城吸引更多的大家电卖家入驻。与此同时,日日顺还能够更快的走向开放,除了第三方大家电业务,还能够将业务范围拓展至家居建材。要知道大件电器及商品的销售在目前网购市场中,是每年以超过平均增长速度在增长。
对于希望打通电商上下游、构建整个行业生态链的阿里巴巴来说,物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此前阿里巴巴联合多个公司投资3000亿人民币打造菜鸟网络,一方面通过自建+合作方式在全国几百个城市建设仓储设施,另外一方面用云技术建立数据应用平台,并且贡献给电商物流仓储等公司。
如果说“菜鸟网络”是一张主干大网,送货的“最后一公里”依然需要解决。在标准品及小商品物流上,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四通一达”,而在大家电送货及安装上,一直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成为许多电商平台大家电业务发展的瓶颈。
“阿里希望通过日日顺物流,推动整个物流大件服务标准的建立,对天猫及淘宝的大家电商品和大件商品,从行业格局上有进一步突破。”张勇说。
整个中国只有两套大家电物流配送体系,苏宁其一,日日顺其一
根据海尔电器公布数据显示,旗下的日日顺物流在全国拥有9个发运基地,90个物流配送中心,仓储面积达200万平方米以上。同时已建立7600多家县级专卖店,约26000个乡镇专卖店,19万个村级联络站。并在全国2800多个县建立了物流配送站和17000多家服务商网点。
整个中国只有两套大家电物流配送的体系,除了海尔日日顺,另外一家是则是苏宁。虽然有些企业如创维也有局部体系,但没有全国性的网络,并且深入三四级城市那么深。
另外一点,虽然苏宁线下有1700多个门店,但顶多能够达到二线城市。从购买段来看,中国消费市场的增加潜力是三四线地区,但是这部分地区没有苏宁,网购也无法送到,日日顺则能够全部打通,天猫能够通过与日日顺的结合释放消费者需求。这个合作将带来一个客观的结果是,三四线地区的网购获得推动。
张勇预计,未来大家电整个电商所占的比重,将占整个行业销量的35%-40%,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而日日顺体系的日益完善,还将帮助家居建材等品类,突破在电商发展的物流评价。
日日顺加速开放
今年日日顺业务整体收入大概是29亿元左右,其中约有20%-25%来自第三方业务。这些第三方中包括家电厂商、经销商以及电商,其中电商站到整体第三方业务量的比例不超过四分之一。
从日日顺内部规划来看,希望三年以后来自第三方业务的比例能够达到50%,而这50%之中,希望包括天猫在内的电商业务也能够达到50%。
阿里投资后,日日顺做什么?
对于引入的阿里投资,日日顺将主要花费在建立仓库配送体系上面,最重要的环节考虑自己投资,在车辆等方面则还是与经销商合作。另外一方面则是建立IT系统,并且进行可能的并购。“我们认为中国的物流市场太分散,从区域效应的方面考虑应该多合作和并购。”
当合资以及一些标准化的工作做完,日日顺将考虑如何与天猫上的商家合作,尤其是家居建材领域。
来自日日顺的数据显示,目前其配送及安装的成本约占到货值的7%左右,而目前整个家居建材配送成本就在10%左右,日日顺比较有信心能够将这个成本降低至8%。
海尔联手阿里布局家电家装“最后一公里”
这一合作至少意味着两件事情:一是国内更广阔的地区,甚至是偏远乡镇农村的消费者能享受到与一线城市一样的服务,这是传统卖场可望而不可及的领域;二是传统卖场核心的售后服务优势将被超越。整个家电及大件商品生产企业将迎来又一波升级空间。
阿里方面透露,阿里与海尔在家电及大件商品领域的配送安装一体服务,将作为一项服务内容,在菜鸟网络平台上体现,供社会上所有商家及消费者选择。另一方面,菜鸟网络的大数据应用和统筹将指引大件物流走向精细化与智能化。
目前,在阿里构建的生态圈中,已经搭建起电商、金融及物流这一“铁三角”。物流战略在整个阿里生态中有着重要位置。今年5月,“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立,目标打造遍布全国的开放式社会化物流仓储设施,建立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年度约10万亿)网络零售额的智能骨干网络,让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顺丰、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13家快递公司已经入驻菜鸟物流平台。
实践证明,在菜鸟网络的统筹之下,全国小件物流快递的物流能力全面提速。“双11”当天,全国各大快递企业共处理6000多万件包裹,达到今年快递日均处理量的两倍以上。
海尔阿里的“联手”在于网购消费方式的成熟正逐步蔓延至家电、家具等大件商品的零售市场。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部门发布的《2013上半年家电网购分析报告》显示,网购已成为消费者购买家电类产品时的重要选择,家电网购销售增幅远超过传统渠道。
“未来大件商品网购的竞争,将从早期拼价格阶段过渡到拼服务的阶段。”业内人士分析,阿里巴巴与海尔集团的合作,全新的家电、大件物品的配送安装服务体系及标准将建立,不仅在一线地区和城市,哪怕是偏远的乡村也能享受到同等的服务。此外,整个大件商品的市场格局将由此发生改变,大件商品的网购市场将依托该套体系迅速爆发,从而为生产制造企业带来又一波升级的空间。
【启示与思考】
当前,中国的网购人群正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快速扩张。根据此前淘宝发布的《县域网购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县域地区有超过3000万人上淘宝购物,花费达1790亿元,比前年增长87%;人均网购近6000元,比一二线城市约高1000元;人均网购54次,超过一二线城市15次。与此同时,网购大家电也成为三四线城大家电市新一轮网购潮流。
令人失望的是,目前很多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农村仍是大件商品网购配送的盲区,无法享受与大城市同等的消费机会。
为了解决这一物流,阿里与海尔达成战略合作,通过新设立的日日顺物流合资公司,共同建立行业领先的大件物流服务标准,打造深入三线城市乃至农村地区的物流服务网络。
此次阿里与海尔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海尔集团在供应链管理、物流仓储、配送安装服务领域的优势,及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子商务生态体系的优势,联手打造全新的家电及大件商品的物流配送、安装服务等整套体系及标准,该体系将对全社会。
这意味着,今后三四线城市乃至乡镇村的消费者都能够享受到从线上到线下“无断层”的一体化服务,“送货不上楼”、“管送不管装”、“装后没人管”等种种问题也得以解决。
业内人士评价,阿里与海尔联手打造的物流服务标准将大大提升偏远地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并由此拉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家电、家具等大件商品的消费增长。与此同时,整个大件商品的格局将发生改变,大件商品的市场将依托该套体系迅速爆发,从而为生产制造企业带来又一波升级的空间。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227/7528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