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让人汗颜的官微“神回复”何时能消失?
2013年12月27日 14:35
【网络舆情案例】
【事件介绍】
交警官微骂网友“你个白痴”被通报批评
12月15日凌晨,有网友在天涯论坛发帖称,因为不明白交通违章的处理依据,遂向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交警的官方微博咨询,结果被对方通过私信回复“你个白痴”,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博白交警16日回应,私信由代岗民警擅自发布,已对当事民警通报批评,并向当事网友真诚致歉。
网友称遭交警辱骂
网友“小懒猫猫1”在天涯论坛帖《广西玉林市交警大V微博公然爆粗口》中说,他因为停车时“逆向停车”,被博白县交警拍照开了罚单。作为新手,其对车子停在停车位还被拍照表示不解,以为是交警执法时开错了罚单,所以想到上新浪微博咨询博白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官方微博@博白交警———“想了解下为什么被拍照开罚单,是违反了交通法哪条规定,可谁成想等来的却是对方一句‘你个白痴’”。
这名网友发布的微博截图显示,@博白交警的确在私信中回复,“请你查看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第五款规定:路边停车应当紧靠道路右侧。你个白痴”。对此,“小懒猫猫1”表示不满,“公务员是不是都这素质?动不动就爆粗口?还是开着带大V认证的官方微博过来”。
记者检索发现,针对这一事件,还有几个不同网名的网友在其他论坛中发帖。
交管大队向网友致歉
对于这个交警官微的粗口回复,有网友评论,“公职人员就是这副嘴脸,官场顽疾恶习难改”。
16日晚,广西玉林市交警支队就此事发布情况通报。通报称,经调查核实,12月14日博白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政务微博管理民警因公出差没有在岗,这条“你个白痴”的私信是由代岗民警庞春尧未经大队领导许可擅自发布的。经支队研究决定,对庞春尧予以通报批评,并向当事网友真诚地致歉。通报还称,将就此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在正在进行的整风活动中就作风、纪律等问题集中排查、剖析和整改。
与此同时,博白县交管大队大队长廖伟华对当地媒体称,经查,当事人把车停在红绿灯路口,那里的停车位早已取消,按有关规定,路口周边50米以内均属违停,执法交警是依法依规进行拍照贴罚单。而当事人除了在论坛投诉遭到交警的私信辱骂,还到处发帖指责博白交警是土匪、包二奶等,进行恶意攻击。对此,涉事网友暂无回应。
广西交警官微回复网友提问爆粗口,公权傲慢为哪般?
公权傲慢的问题这不是首例,广州庄河市的“冷血市长”孙明,群众上访雨中下跪一小时,只换得他一句“在这里下跪也没有用”。
在封建社会,百姓击鼓三次尚可以见到县官大老爷,而现代的民众,想见一面这些“公务繁忙”的官员,得到公职人员的明确回复却是那么难。公权力确实很强大,很多人在他面前是得点头哈腰,但是公权力的主人不是你,是人民,人民将自己权力汇集起来赋予你,是期望你能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是一种信任,万万不是想要接受公权的怜悯,遭受公权的凌辱的。在公权的傲慢下,个人的诉求通通站在一边。这是公权力的可怜,也是群众的悲哀。
今天的广西交警官微爆粗口,正是折射了公权傲慢的冰山一角,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得从公职人员的意识问题做起,只有让公职人员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身份职责,摆正自己的位置,健全制度予以约束,社会舆论参与监督,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彻底根治这一官场顽疾。
“神回复”官微 “你个白痴”让谁汗颜?
随着社会逐步进入网络时代,不少地方政府部门通过建立网络发言人、官方微博等方式启动了政民互动平台,利用“网上直通车”达到“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聚民心”的目的。然而久而久之,不少平台却沦为“花架子”,流于表面形式,更有甚者,对前来咨询的网民“恶言相向”。近日,广西博白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官方微博竟对前来询问的网民回复“你个白痴”,究竟谁该汗颜?
就目前大多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来说,如此“神回复”已不是头一遭,前段时间,云南一市民拨打电话到当地卫生局咨询,没想到值班的工作人员不仅没有接听电话,竟然还用手机短信回复市民:“是不是你妈去世了。”如此“回复”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不禁让人想问公务人员“为民服务”意识究竟到哪里去了?
网民咨询问题,官微本该热心帮助解答,作为普通群众对一些专业问题不懂也是理所应当,何以招致“白痴”的骂名?如此“神回复”,既违反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公仆”的本职和角色定位,同时也是一种十分恶劣的作风之弊,鲜活地见证了个别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机关办事作风。该民警”神回复”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任,更是对网民的不礼貌,也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古语有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众的支持与拥护是政权稳定、社会安宁的关键因素之所在。因此,希望所有官方发言人能够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任务,不要再出现如此伤害民心的“神回复”,既尴尬了自己,又让政府汗颜!
【启示与思考】
官方开通微博,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咨询问题的沟通平台。但是一个本该圆满的回答却惊诧出了一句“你个白痴”。这种末尾捎带骂语的“颐指气使”,确实够让咨询问题的群众寒了心。“官微”本是为了更好地与民众交流、沟通,解难释疑、提升服务,现在却俨然变成了一个骂战平台。或许是该网友咨询问题,交流过程中有激动情绪,但也不至于用恶语相向群众。破口大骂群众,怎能不“事出有因”,处理问题中的不耐烦,自由散漫作风滋生了“爆粗口”的危险。
政府热线、政府微博开通总是流于形式,走秀程度颇大。就算有所答复,“踢皮球”、这是不该我管、你找别的部门问看看,总是以不耐烦姿态回答群众问题。这种表面上的敷衍,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衙门作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官微”也是政府部门处理群众问题,回答群众质疑的“发声器”。怎样利用好这个平台,就能增加和群众的沟通距离。相反的是,如果不注意把握公共平台的说话方式,把握特定语境,不能灵活变通,总是认死理高高在上,不爽就动辄就骂,只能讨来舆论和群众的唾沫骂声了。而更关键的是出了问题,不是想着“招”来遮丑避嫌。
应该说,任何公民都有言论自由,但无论什么人,用“你个白痴”等不雅之词责难别人,都是不妥的。对于官员来讲,在微博上理性发言不是高要求,而是底线。根据公务员法要求,公务员应“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所以,官方微博的发言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若发言过线触怒公众,会影响政府的形象,损害官民感情。
剖析每一起类似事件,不难发现这种官微耍官威的根源,在于姓“官本位”而不姓“民”。三令五申,前车之鉴,都无法阻止一些官员的傲慢与霸道,颐指气使,耀武扬威,说到底,还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执政为民”只是一句空话,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上级封的、领导给的,跟群众毫无关系。权力有着自我膨胀的本能,一旦不受约束,就难免遭滥用,滋生一些“霸气官”,借着“官威”为所欲为。
推脱管理微博的民警不在,而另外的民警不懂微博处理方式才导致出错。这样的搪塞理由未必过于牵强,怎能不损害政府的形象,让群众质疑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了。而对骂群众“白痴”交警处罚未免太过于轻松,写个书面检讨就能敷衍了责。对于政府部门这种神回复,不能止于素质鞭挞,更要挖掘深层次的原因。如果服务群众意识淡薄,作风浮夸不接地气,只能是与开通“官微”以促进服务改善、让群众满意的初衷背道而驰。反倒是更应该提高工作业务素质,整顿在职不作为的“四风”,才能变浮夸散漫风气为务实态度,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网络时代,官员的一举一动随时都可能被“围观”,妥当的言辞和洁身自好的行为才是正确的选择。要堵住官员爆粗口声源,就必须完善官微的管理制度,规范官微的运行秩序,并责任到人。只有这样,才能取消官员的强势,进而增强官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让官微成为百姓与政府沟通的有效途径。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1227/7529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