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反腐倡廉
【案例】“倒霉透顶”官员落马说明了啥?
2014年01月03日 09:41
【反腐倡廉案例】
【事件介绍】
落马官员童名谦“倒霉透顶”
中纪委12月18日晚公布,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童名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对于童名谦被查的消息,湖南官员并未感到“震惊”。还有媒体指出,童名谦是一个“倒霉透顶”的官员,做人谦和低调,“政治敏感性差一些”。
中央巡视组进驻48天
18日晚9时25分,中央纪委网站公布消息称,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童名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据不完全统计,童名谦系十八大以来国内第15位被调查的省部级官员。
一小时后,晚10点28分,湖南省纪委网站消息称,湖南省衡阳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国初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有媒体注意到,湖南省是接受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的单位之一。11月1日,中央第十巡视组在湖南召开巡视工作动员会,该组组长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在今年上半年首轮中央巡视中,陈际瓦带领中央第十巡视组进驻中国人民大学,查出人民大学在招生等方面存在贪腐问题。
童名谦和胡国初被查,距离中央第十巡视组进驻湖南仅48天。童名谦也是中央第二轮巡视中,首个落马的副省级高官。
童名谦最近的公开露面,是在11月底至12月初,他先后参与了湖南省政协机关各党支部召开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以及湖南省政协调研组有关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11月26日,中央宣讲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报告会在湖南长沙举行,童名谦作为省领导出席了报告会。
曾主政湖南三地
简历显示,今年55岁的童名谦是湖南长沙人,今年1月升任“省部级”,被任命为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童名谦起步于基层:1975年在黑龙江八五二农场参加工作,在农场干过车间搬运工、宣传干事、农场组织干事。1980年,他回到湖南,在涟源钢铁厂历任炉衬车间教育干事、团委干事、副书记。1984年,童名谦进入共青团湖南省娄底地委任副书记,3年后到共青团湖南省委,先后担任宣传部部长、办公室主任、联络部部长、团省委副书记。
童名谦此后曾主政湖南3地:1997—2008年3月的11年内,童名谦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任州组织部部长、州委副书记和州委书记;2008—2012年4年间,童名谦调往邵阳市任市委书记;2012年2月至2013年元月1年不到时间,还短暂担任衡阳市委书记。
当地早有传言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专培训班、湖南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工程专业工学硕士、中央党校函授学院、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童名谦颇为注重进修学习。南都记者注意到,几乎在每次提拔调任前后,童名谦先后7次在以上大学院校参加相应的培训和进修。他的简历中也注明“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
中纪委通报童名谦被查的消息后,湖南官员并未感到“震惊”,反而有多位政府官员向南都记者透露:更早一段时间,湖南坊间便有传闻称童被中纪委调查,“具体为什么被调查还不太清楚。”
也有湖南官员向南都记者分析认为,童名谦在省政协、衡阳市任职时间较短,其违纪行为很有可能发生在邵阳和湘西。
知情人称其“倒霉透顶”
一位衡阳官场知情人士介绍,在他的印象中,童名谦基本不管事,也不擅权,平时做人谦和低调。
上述知情人士介绍,童名谦是一个“倒霉透顶”的官员,他在湘西州任职的时候,遭遇湘西凤凰大桥垮塌以及曾成杰的非法集资案。他来到邵阳后又遭遇邵阳沉船事故。
湖南省级机关的一位干部介绍,他曾与童名谦有过几次工作接触,他感觉童名谦政治敏感性差一些。
这位干部表示,网上公布的违纪违法,不一定是经济问题。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检查。
经查,童名谦在任湖南省衡阳市委书记期间,作为市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严肃换届纪律第一责任人,不正确履行职责,对衡阳市人大选举湖南省人大代表前后暴露出的贿选问题,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肃查处,导致发生严重的以贿赂手段破坏选举的违纪违法案件,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童名谦上述玩忽职守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并涉嫌犯罪。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童名谦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童名谦落马是因“倒霉透顶”吗
按照这位颇具同情心的知情人的说法,童名谦的确够倒霉的,走哪哪出事儿,放屁砸了脚后跟。然而,他治下出的那些事儿,果真不负一点领导责任?果真“倒霉透顶”?
打死我也不信。
如果说他原来倒霉,可是他官照做,权照用,酒照喝,并没有因倒霉而倒霉啊;倒是这次,他没碰到倒霉事儿,可干吗偏偏就“倒霉透顶”,落马了呢?所谓的“倒霉透顶”,不是因为他碰巧,而是因为他碰壁—屡屡触碰党纪国法之壁。尽管现在案底还没公布,但至少可以说,不是倒霉找他,而是他多行不义,自找倒霉,摊上大事儿了。
其实翻看一下很多出过事儿甚至是大事儿,也就是碰到倒霉事件比如塌桥、倒楼、沉船、着火、矿难的官员,他们一个个都活得好好的,至少很少被追求什么领导责任,大不了一纸检查便轻松过关,有的还升了官。只有个别自律的引咎辞了职,但随后又在哪里复出了—不管怎么说,对这种自认倒霉的官儿,组织多是不会亏待的。
据此而论,看一个官是不是“倒霉透顶”,既不是看面相,号手脉,也不是看他治下出了倒霉的事儿,关键还是看他自个儿,能不能面对各种欲望的诱惑把持得住,那样,即使倒霉的事儿找上了门,也会气定神自闲,不做亏心事儿,不怕鬼敲门。
“倒霉官员”童名谦落马财产公示需提上日程
继童名谦遭查后,中国已经有17位省部高官落马。而纵观这些落马高官的台前与幕后,在前台是人,在幕后却是鬼……尽管那些“老虎”和“苍蝇”潜伏得很深,但中央不断“创新招”一定会查出“蛛丝马迹”,让腐败无处藏身。然而,治标之后是对治本的渴望,一直以来民众呼吁的官员财产公示需要提上日程,有了它,才能摸清官员的“家底儿”,也是最有效的反腐制度。
今年以来,“习八条”、群众路线整风活动、打老虎拍苍蝇等一系列反腐整风行动如火如荼,的确大振民心,让人们看到了改革的希望所在。
而防腐关键又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重大决策程序机制,用以约束和规范领导干部的重大决策权;二是官员财产公示。这里需要提的是后一方面。因为建立官员财产公示,乃为社会呼吁多年,已成社会共识。
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已被其他国家的反腐实践,证明为是一项比较有效的制度规范。2013年10月19日,澳门第一次把公务员财产申报改为公示,公示财产的官员还包括事业单位职员和政府企业高管。特首崔世安共有3套房、3个车位,海关关长徐礼恒是无房户。澳门过去执行的是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只有法官、警察和廉政公署的人员才可以查阅公务员的财产申报资料。2013年1月3日,澳门立法会全票通过公务员财产公示法案,从此,澳门特区政府在反腐方面与国际接轨,把公示财产作为从政的最基本要求。
倒霉官员如何才能转运?
童名谦被称为“他到哪哪出事”的倒霉官员,但据一位衡阳官场知情人士介绍,在他的印象中,童名谦基本不管事,也不擅权。为人低调时好,可不管事不一定就天下太平,一旦出事,必会有所追究。这种在其政不谋其事,笃信“无为而治”的行政不作为理念是不可行的。我国提出“终身问责制”就是要预防“打一枪换一地”,不谋政、不谋好政企图“跳槽”了事的情况出现。
倒霉官员要经受住“终身问责制”的考验,才能转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领导干部“终身问责制”已经是时下考核监督官员工作成果、职业行为的有效办法,显然是正确的,客观的。公务行为出现过错的,责任的追究不因行为主体的职务变动、岗位调整而分离等。如此,算是从制度上补齐了究责的一个“短板”,不因时间、地点、职位而变化,一究到底、终身难逃。
倒霉官员要加强党性修养、端正作风,才能转运。党中央大力推进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党的优良作风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存有宗旨意识不强,理论和实际脱节,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政绩观不正确,个人主义严重,纪律观念淡薄等问题,给党和国家工作、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信仰坚定,自觉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带领广大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领导干部应不以自身得失为价值取向,而是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追求。
行得正,做得端,就不怕“终身问责制”的追查;加强修养、端正作风就能经得起历史、人民、实践的检验,如此为官怎还会霉运当头?
“倒霉透顶”的背后是心存侥幸
童名谦被调查,显然是因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不是什么政治敏感性差,“倒霉透顶”。然而,湖南官场的某些知情人士却将其原因归于“倒霉透顶”,这背后透露出的,既是冷漠的旁观心态,更有那么一丝心存侥幸的味道。显而易见,这些人并没有将童名谦的被查当做一面镜子,躬身自省,反而以时运不济、“倒霉透顶”来自我安慰,一定程度上讲,这种侥幸心理比违纪违法更可怕。
资料显示,在被调查之前不久,童名谦还出席了中央宣讲团在湖南举行的三中全会精神报告会。更讽刺的是,近期,童名谦还为衡阳市千名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在课上,童名谦引用“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廉”的古训,告诫与会领导干部要坚守从政道德。不想,转眼间风云突变,假面被撕下,原来,这又是一位“纸上清廉、嘴上道德”的贪腐分子。
而纵观近年来落马的贪腐官员,类似童名谦的“优秀演员”并不在少数,“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都是王宝森”,从李春城到廖少华,从周镇宏到季建业……这些人大都是“台上反腐,台下贪腐”,还都爱秀“廉政语录”。越来越频繁的贪腐案发,搞得公众甚至有些审美疲劳,以至每当有贪腐分子落马,群众早已不是拍手称快,而是在翘首以盼,因为在大家看来,这些都是虾米,一定还会有“大鱼”落网,要继续严查。不得不说,群众对贪腐的警戒性前所未有地高涨,这是反腐的胜利,但也更是反腐的悲哀。
据不完全统计,童名谦系十八大以来国内第15位被调查的省部级官员。另根据中央纪委公布的数据,2012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处分县级以上干部4698人。可见,权力是有风险的,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决心更是不容置疑的。
【启示与思考】
“最倒霉的官员”,这听上去颇为有趣。这也说明,官场风水学已经严重影响了一些干部对事件的判断、影响了他们的思维。
查看童名谦的履历会发现,他曾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邵阳市、衡阳市三地担任“一把手”。其中,他担任湘西州委书记5年,邵阳市委书记4年。而凤凰大桥垮塌、曾成杰非法集资事件,以及邵阳沉船事件,都是发生在他主政期间。发生了这么多次如此恶劣的事件,他都能安然无恙、甚至节节提升,在我看来,他并不是“最倒霉官”,而是“最幸运官员”。
说童名谦“倒霉”的人,恰恰忽视了他应当承担的责任,没有看到诸多偶然事件背后的必然性,而是将问题的根源推脱给了外在因素,甚有惺惺相惜之感。这背后所暴露出的显然是当前官场上不少“双面官员”隐藏的侥幸心态。努力将面子工作演好做足,那么只要不出现“倒霉”的天灾人祸,便可一直伪装在“清官”的面具之下戴稳官帽,这便是“双面官员”的为官之道。
“双面人”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心理学现象。一旦具有干部身份的人成为“双面人”,便会“左手贪现金、右手拿先进”,公开场合大讲廉政、为民服务,暗地里却利用权力寻租,以此造成的危害更大,性质更为恶劣,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防备。要想撕下双面官员脸上的面具,一方面要在思想上加强官员自身的修养,筑牢防腐防线,抵挡住糖衣炮弹的进攻。另一方面,还要在制度上加强监管,将权力置于组织、群众、法律、舆论的有效监管之下,将官员的权力公开化,让群众切实参与到监督与管理机制之中,如此,才能不给“双面官员”的权力寻租留有空间。
“双面官员”童名谦的落马绝非单纯因为“倒霉”,那些同样戴着“清官”面具,每日伪装度日的“双面官员”们还需及早自省,抛弃掉自欺欺人的“倒霉”之说,尽快“洗澡”“治病”方为上策。
一个官员的落马,不应该存在“倒霉”与“幸运”之说。奉劝莫再相信风水、潜规则之流的官场厚黑学,官场信条只应该有这一个:“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03/7537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