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欧元区东扩前景待考
2014年01月03日 13:09
2014年1月1日,拉脱维亚正式成为欧元大家庭的第18个成员。时隔三年,欧元区再度扩容,将触角深入波罗地海东岸,与欧盟东扩的战略步调相一致。然而,欧债危机尚未终结,单一货币联盟的结构性病根仍难祛除,作为新鲜血液的拉脱维亚是给医治欧元旧疾添动力,还是会像希腊那样成为欧元区的新病犹未可知。
(图片: 2014年1月1日,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左至右)拉脱维亚中央银行行长里姆塞维奇斯、爱沙尼亚总理安西普、拉脱维亚总理东布罗夫斯基斯、拉脱维亚财长维尔克斯出席拉脱维亚欧元启用仪式。)
欧洲一体化的福音
2011年,爱沙尼亚加入欧元区,是欧元第一次将触角伸向波罗的海东岸。2015年,同位于该地区的立陶宛有望继拉脱维亚之后成为第19个欧元区成员国。因此,拉脱维亚在欧元区东扩的进程中颇有承上启下之意,兼有政治和经济双重影响。
1991年脱离苏联独立后,拉脱维亚一直致力于融入欧洲,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正如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所说,启用欧元标志着拉脱维亚在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中取得一席之地。如此看,拉脱维亚人用欧元替换拉特,远不仅是进行货币兑换,而是在铸造欧洲一体化梦想的新里程碑,这是欧盟乐见的福音。
虽然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英国甚至威胁要在未来举行“公投”退出欧盟,但欧洲一体化在各项改革和修补制度缺陷中得到深化,一体化动能依旧。最显著的就是“财政契约”,“银行业联盟”和单一市场建设。
有专家称,虽然各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和经济政策各异,但为了共同利益协同解决问题促进一体化进程是必由出路。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让-维克多·路易斯说,比如拉脱维亚的税制相比其他欧元区国家更为宽松,但不影响与成员国一道完善税制,完善经济与货币联盟。
(图片:拉脱维亚本国货币拉特(左)和欧元)
经济隐患不容忽视
经济上,欧元区期待通过吸纳拉脱维亚获得信心和正能量。受金融危机波及,拉脱维亚经济曾在2008年至2010年间萎缩20%,之后在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帮助下,通过实施紧缩改革重获新生。
以2013年经济增速、财政赤字、公共债务数据衡量,拉脱维亚当前无疑是欧元区的“标兵”,其经济的健康程度甚至超过德国。对此,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称赞道:“拉脱维亚加入欧元区,给正经历艰难经济调整的成员国传递出令人鼓舞的信息。”
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与货币事务的委员雷恩在拉脱维亚获准加入欧元区后曾表示,拉脱维亚加入欧元区的意愿象征着对单一货币体系的信心,也进一步证明那些预测欧元区将解体的人是错误的。
值得怀疑的是,拉脱维亚这个在欧元区中经济占比仅0.3%,人口占比仅0.5%的小国能否发挥榜样的力量?有分析人士指出,拉脱维亚对欧元区的正面影响力有限,欧元区的信心和发展方向仍系于大国。相反,如果拉脱维亚利用欧元低成本融资,由俭入奢,走类似希腊的发展道路,竞争力培养不足,其对欧元信心的危害则不容低估。
分析人士指出,拉脱维亚加入欧元区后,其央行无法独立制定货币政策,使其在应对经济动荡方面受到很大限制。拉脱维亚银行体系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40%的外国存款将成为重大金融稳定风险。
此外,作为欧元区最贫穷国家之一,在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情况下,拉脱维亚能否处理好民众普遍担心的由于引入欧元带来的通胀加剧、工资缩水、失业率上升、经济竞争力下滑等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健康发展。拉国内一些民众就对加入欧元区可能带来的包括物价上涨等负面效应心存担忧。
(图片: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一家超市,一位顾客正用欧元支付)
欧元区自身建设需提速
吸纳更多成员也给欧元区的“消化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拉脱维亚的加入使得欧洲央行理事会成员增至24个,欧洲央行决策时必须多考虑一个声音。有分析人士建议,欧洲央行应效仿美联储,整合小国央行以减少理事会成员数量,强化欧洲央行执行董事会的权力。
在欧元系统不健全、货币联盟成员发展失衡严重的情况下,欧洲央行、欧元集团亟需加快为欧元区建章立制,协调和决策的效率亟待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拉脱维亚的加入究竟是福是祸,很大程度上取决欧元区自身建设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根据2013年12月欧盟冬季峰会决议,2014年,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建设将聚焦三大任务——银行业联盟建设,增长、就业与竞争力伙伴关系建设,纠正就业与社会发展失衡。其中每一项任务的达成都需要欧元区成员齐心协力,但从目前看并不乐观。(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03/7537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