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反腐倡廉
【案例】中央禁令引发台挂历退单狂潮未必是坏事
2014年01月03日 14:01
【反腐倡廉案例】
【事件介绍】
中央禁令引发台挂历退单潮 义乌企业损失上亿
“2013年年前轻松了不少,不用像往年挨家挨户去送台历了。”杭州一家国有银行的客户经理谈起中央禁令,觉得很“赞”。
他说,其实客户也不一定喜欢台历,只是以往大家都在送,自家企业要是不送,就显得不好看,“现在大家都不送,反而更好,减少了浪费。”
2013年10月31日,中央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记者走访发现,当下公款订购台挂历送礼的现象基本消失,随之国内台挂历市场也萎缩了大半。不少相关企业感叹,靠公款消费赚钱的时代已过去,需要谋求转型。
义乌是浙中地区规摸最大的台挂历、年画商品的集散地,往年这个时候正是销售旺季,而今年,相关商家一脸愁容。
“以前是接订单接得手软,现在是收退单收得想哭。”义乌一家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企业主说,今年至少损失上百万,“一仓库的台历都成了废纸”。
“银行的、政府机构的,都退了。往年我能卖出去差不多500万个台挂历,今年只卖出了200万个。”这个企业主说。
按照台挂历行业的常规安排,春天的时候厂家已经开始设计、打版,七八月份接收订单,而到了十月份,基本已经印刷完毕,就等着给客户发货。十月底的中央禁令,引发了这个产业的退单潮。
义乌市文化礼品行业协会会长金景喜介绍,义乌生产台挂历等相关企业有一两百家,初步估计此次总损失金额至少上亿元。
金景喜告诉记者,近年来,贺卡、台挂历市场一直在萎缩,社会销量较少,一般都是政府机构,电信、移动、邮政等国有企业,以及国有银行、国有性质的保险公司的广告、宣传、维护客户用途的订单。
“过分依赖公款消费,所以摔得很惨。”一位业内人士说。
浙江省苍南县被称为“中国台挂历之乡”,中国75%以上的台挂历产于此,有相关企业两百多家。记者从苍南县台挂历行业协会了解到,当地原本有三四成的台挂历是销往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金融机构的,现在这部分订单基本都退了。四五十家大中型台挂历企业中,有部分企业库存积压超千万元,小型企业也普遍积压几十万元的货。
记者了解到,一些企业已打算转行生产其他产品,比如印刷包装盒、包装纸、手提袋,并努力扩大出口。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惨淡,苍南县开峰纸塑制品有限公司就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该公司的业务经理林宏暖说,他从去年中央发出八项规定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企业不能再过分地依赖公款消费,所以今年自己挖掘的订单中绝大多数是民企。
“毕竟台挂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老百姓的需求还是有的,所以这个行业并不会消失,只是企业的确需要转型。”林宏暖说。
记者调查也发现,民间台挂历市场空间依旧很大,如在网上,个性台挂历卖得很红火,淘宝网在过去一个月卖出了上百万份台挂历,销量最好的一个店铺卖出了近五万份。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说,中央纪委的“禁令”对于党的作风建设、公仆形象的树立、社会风气的转变以及如何更好地把纳税人的钱用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企业应该意识到并及时转变生产服务对象,走向家庭、普通老百姓等大众消费,真正地转向公众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在竞争中谋求长远发展。”杨建华说。
禁令引发挂历“退单潮”,让“微腐败”无处遁形
最近,“挂历腐败”和“贺卡腐败”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尤其是在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我们清楚的看到“贺卡”已经成为滋生腐败的大温床,面对这种“微腐败”的现象,中纪委发出了《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引发了今年台历挂历的“退单潮”,有效的遏制了“纸片上的腐败”。毋庸置疑,贺卡、台历虽小,折射出的却是作风建设的大问题,反映的是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在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必须联系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从小处抓起,从点滴做起,防微杜渐。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十分重视礼尚往来,几千年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一直延续着一种持久的传统习俗——送礼。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逢年过节的“礼尚往来”,渐渐地有些变味。官员之间的送礼,更是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某些地方,某些单位,可以说,无处不送礼,无时不送礼,无事不送礼,无人不送礼。送礼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因为没有被批评,因为被领导表扬了,因为在研究干部人选时没有提反对意见,因为被领导提携了等等。在一些重要节假日,比如春节、中秋节等,这种送礼的情况更甚。这样的送礼恶习,毒害了党风政风,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破坏了党和群众的关系。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干部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牢固确立凡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必须做到的意识,正人必先正己,在活动中“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自觉抵御各种诱惑,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以改进作风的新成效积累“正能量”。
不必对挂历退单潮感到痛惜
市场不相信眼泪。从以前的订单纷飞到如今的退单如潮,国内台挂历市场的萎缩看似十分可惜,可换个角度想,这何尝不是台挂历市场转型的最好契机。
曾经的公款消费、公款埋单曾经造就了台挂历市场的繁荣,但谁都知道,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是财政资金的浪费和纳税人权益的受损。客观而言,台挂历市场的繁荣并非是基于市场的理性,而更多的来自于公款这一外部力量的介入,从某种程度上讲,公款埋单实际上起到的是对市场的一种逆向调节作用,但对于市场的长远发展而言,公款消费并不具有长久的推动力,而这也是为什么中央禁止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一出,国内台挂历市场随之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台挂历市场萎缩类似,同样萎缩的还有高档餐饮、高档娱乐、高档白酒、高档企业等相关市场。表面上看,这些市场的萎缩或者不景气是因为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的结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这些市场都是健康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又怎么会因为反腐败的政策一出就马上不行了呢?
当前,少数人认为当前的反腐败影响了餐饮业、白酒业、娱乐业的发展,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迷惑了不少不明真相的群众。但看看持这些论调的人,我们会发现他们往往都是过去公款消费的受益者,要么是公务人员,要么是企业人员。对于老百姓来说,其实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因为老百姓手中无权,又无公款消费的机会,真正利益受到冲击的是那些领导干部、公务人员。
八项规定,反对“四风”,“老虎苍蝇一起打”,中央政策顺应民心民意,深得百姓赞同和拥护。政府告别公款大手大脚消费时代,企业告别公款消费赚钱时代,这既是政策的进步,更是市场的机会。一个健康的市场和行业,应该不会随政策变化左右摇摆。台挂历市场从过去的受宠到如今的萎缩,这其实是将市场交还给企业,交还给市场。过去依赖公款消费市场,下一步可能就要完全依赖经济人消费市场。一部分企业随之倒闭或者转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相信优胜劣汰。中央的政策只不过客观上起到了一个推动力的作用,挤出了市场的泡沫,让市场回归了理性。
“台挂历退单潮”折射中央禁令实效
上规下行,令行禁止,约束公消,回归市场。不管是公务用餐还是赠送礼品,都一一细化规范,中央禁令宣扬了正能量,也给每个依法正规经营的商家提供了公平竞争机会,让商品利润合理化,市场回归本性,台挂历退单折射出中央禁令实效。
首先,纠正了消费观念和行为。中央禁令一出,对于政府的约束和公众的导向,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现在,政府部门消费已不再互相攀比,以节俭为先,公众也在倡导“光盘”行动,全社会都掀起了节约、反浪费之潮。
其次,避免了累赘减少了浪费。过年送台历,让部门、企业都伤透了脑筋,而且大家都送,用也用不完。政府部门、企业钱也花了,这些东西却用得少,造成了不少浪费,让人心痛的同时,也助长了市场价格,特别是酒、烟等商品,一度刺激了公众神经,都是公家消费在作怪。
第三,规范了政府消费行为。中央禁令进一步规定了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非常细化,从中可以看出,党从严执政的信心和决心,政府部门规范了消费行为,对社会风气的转变和影响都是巨大的。我们还要继续坚持,加强督导和审查,确保规定落到实处,扭转社会不正之风。
第四,促进市场回归了本性。政府消费规范,商品竞争和提供合理化,价格随市场波动,老百姓也得实惠,今后可以享受到合理价位的商品,中央规定的宏观调控,大家都拍手叫好。
总之,通过一系列规定,进一步约束了政府部门人员的行为,在社会上带来的积极影响,造成的正能量行动,都对每个国人有启发意义。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公信力,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和人民幸福服好务。
【启示与思考】
中央禁令引发台历挂历退单潮,“以前是接订单接得手软,现在是收退单收得想哭。”如此强烈的反差,显示出了中央禁令“动真格”的力度,但背后也透露出有些企业过分依赖公款消费,发展模式极不健康。市场经济只能由市场说了算,台历企业损失不是中央禁令的错,靠公款消费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
中央明令禁止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倡导的是公务员队伍的廉洁奉公,严禁的是公款习惯性腐败。如果说中央禁令引发了相关企业的萧条,那么我们宁要廉洁的暂时萧条,也不要腐败的虚假繁荣。台历挂历可以有,但不是以公款消费的形式存在,我们禁止的只是公款购买台历挂历,是对这种公款习惯性消费的思想和风气的禁止。
公款习惯性消费是一种必须打击的腐败行为,企业过分依赖公款消费同样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模式,一旦经营者过于依赖政府消费的话,腐败或不公平竞争等现象都会冒出来。“八项禁令”敲响的不仅是公务机构和公务人员的警钟,同样还有那些一门心思想从公款消费中发财的企业们。在“三公经费”越来越透明,监管越来越严格的发展趋势下,这些经营者要适时调整自身的市场方向,把原来依托公款消费为主,转换成依靠民间消费为主,以民间消费需求为导向,进行差异化与多样化生产。虽然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会“哭鼻子”,但是这种调整也是企业所必需面对,必须跨过去的“门槛”。从长远来看,企业最终的出路,还是要靠民间消费,也就是真正的市场需求。
公款消费扭曲了真实的市场经济。公款腐败让一些人得利,现在反公款腐败,只是让这部分人不能再得到不该得到的利益而已。如果这种禁令能够始终如一、坚定不移的得到贯彻执行,那么,从长远看,政府、企业、个人以及社会都能得到巨大的共赢。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03/7537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