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心得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2014年01月06日 21:04【编者按】上世纪60年代以后,苏联政治领导人逐渐失去了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开始动摇,最后落入了西方国家设下的所谓“民主、人权”等政治圈套,一步步促使苏共遭受了被改革——被削弱——被边缘——被分化——被抛弃的悲惨命运。为始终牢记苏共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宣讲家网站特刊发此文,以飨读者。近期,宣讲家网站还将播出6集独家访谈节目《以史为鉴——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敬请关注。
按照单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布置,我观看了记录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本想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进行观看的,没想到,影片以其揭示历史与政治问题的深刻性很快深深吸引了我,使我真正受到了一次入脑入心的党的教育。
记录片共分四集,“苏联最后的日子——世纪大悲剧引起的反思”“把自己推向死亡的政党——多党制引发的恶果”“被‘休克’的国家——经济私有化带来的衰败”和“阿尔巴特街的迷墙——指导思想多元化造成的混乱”,展现了苏共执政70多年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迅速垮台的深刻历史教训。
因为中共和苏共在执政初期和最终目标上有太多相似性,因此,看这个纪录片时,使人不由地时时拿苏联亡党亡国前的情形与中共领导下的我们现在这个国家做对比。说实话,这种对比很多时候还是会让身为党员的我感到震撼与惊心的,如若我们的党不正视苏联曾经存在的那些问题,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苏共倒台,苏联亡国,纪录片展示的原因很多,不是哪一两个因素可以决定的。我只把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两点浅显地说一下感受。
一是任何时候不可忽视党员尤其是担任领导职务党员的理想信念。
印象最深的是,记录片在提到戈尔巴乔夫时说到,“他一直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的”,“他上台的目的就是摧毁共产主义”。试想,苏联政权当时是专制的,而最高领导人的理想信念却是与他所代表的执政党的根本方向是背道而驰的。不但仅思想如此,他还用各种政策加速实现他的“背道而驰”,这怎能不亡党亡国?
可能,会有一部分人认为,苏联当时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现在也有。我个人也不否认这点,但认为还是存在本质不同的。苏联当时的情况,应该说主要原因是戈尔巴乔夫错误的主观意识积极推动后出现的;而我们的现状,很多时候应该是受全球化的影响,受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被动形成的。
从这个层面来讲,我觉得,自己作为基层党员,很理解和接受党内经常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毕竟,一支思想认识坚如钢铁的党员队伍,是任何艰难困苦都打不垮的,是任何骄奢淫逸都诱惑不了的。
二是任何时候不可忽视、动摇媒体作为执政党喉舌的坚定地位。
因为一直从事媒体工作,所以,对纪录片第四集涉及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比较关注。曾有一段时间,受西方新闻界“新闻客观说”理论的影响,认为我们国家的媒体宣传“管得过宽”“统得过死”,后来认真了解西方新闻领域的真实情况后,慢慢转变了这一认识,这个记录片再次深刻纠正了认识。
任何时候,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媒体作为一种统治工具,都是为国家政治服务的。当然,我认为,这种服务不是一味地歌功颂德,而是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客观报道来实现。纵观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不难看出,“完全放任媒体的宣传”,致使民众的认识不能聚拢从而更好地建设党和国家是原因之一。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全国各族人民纷纷把中国的梦和个人的梦紧密结合起来,都在为实现“中国梦”努力。而“中国梦”能在全中国“遍地开花”,媒体的宣传绝对功不可没。作为普通的媒体从业人员,真正理解并接受媒体的喉舌地位,相信会促使我在工作中更进一步多从国家、从大局的角度考虑问题。
“前车覆,后车戒。”苏联这个昔日的老大哥倒下了,但为我们国家的执政党提供了很多可借鉴、可规避的有价值东西。纵然通往共产主义的路上曲折不断,希望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能一直沿着正确的路线前行。
(作者单位:河南省教育时报社)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06/7541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