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财经视角
【案例】经济普查岂能光靠“标哥”的晒钱秀?
2014年01月07日 09:26
【网络舆情案例】
【事件介绍】
陈光标16吨百元大钞搭“演播室”推经济大普查
12月24日晚,在南京一座临时搭建的露天红帐内,一沓沓红色百元人民币围成了三面墙和一张桌子,陈光标系着红色领带、踱着步对着摄像机镜头说:“经济普查从标哥查起,社会上所有对标哥的质疑都可以查,没问题,欢迎大家来查我。”据他介绍,整个演播室用16吨百元人民币、花了整整半天时间“搭建”而成。
“让标哥的钱拿出来透透风,见见阳光。经济普查,人人有责;经济普查,从标哥查起。”12月24日夜,南京,在临时搭建的数米高的露天红帐内,陈光标站在一沓沓百元人民币堆出的“钱桌”旁,指着身后、左、右的三面“钱墙”说:“我就是要用这种夸张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并积极参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红帐、红色百元大钞、黄色聚光灯,加上陈光标的浓眉、红色领带,一眼望去,就是典型的陈光标风格,依旧浓墨重彩,依旧“景”不惊人死不休。
他说,这就是陈光标的“演播室”,16吨的百元人民币用一辆东风大卡车运来后,20个人“搭建”了5个小时才完工。
2014年1月1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将全面启动。“摸清家底惠百业,经济普查靠大家;经济普查知根知底,科学发展有理有据”,陈光标说,这样的陈氏号召宣传方法,更容易引起老百姓关注,也节省了宣传经济普查的报纸版面,节约纸张也算是环保。
“经济普查有利于摸清家底,以及那些(企业和个人)真正底牌”,陈光标说:“我不怕大家看我的底牌,如果我有问题,打死我也不敢这么高调。经济普查从标哥查起,社会上所有对标哥的质疑都可以查,没问题,欢迎大家来查我。”
但无论陈光标自称的初衷如何,“标哥”式的手法拿出来,随之而至的质疑声也会不绝于耳,比如,作秀、夸张和炫富。
把灯关灭,陈光标拿着两根荧光验钞棒紧靠“钱墙”环走一周,展示真钞的标记。然后,随手拿起一捆钱,把塑料封条剪开,展示真钞的水印。虽然陈光标一直说自己做公益慈善并不在意各种非议,但他的举动却又说明,他还是想向非议做解释。
从2010到2013年,每年陈光标都会摆出“钱墙”来撑“慈善捐款”的场面,之前是“钱堆”、“钱墙”,现在是用钱搭建出的演播室。听到作秀和夸张两个词,他先是哈哈大笑,然后就欣然承认:自己做得“过”一点,才能唤起更多人对公益慈善的注意。
而提起炫富一说,陈光标看了看手里的一沓钱表示:“希望更多人跟我一起炫富,因为我的钱来得阳光。希望标哥晒钱的作用,能引领更多企业家一起晒钱,在五年一次经济普查时拿出来晒一晒,看看有没有生虫、发霉的。”
“这是我第六次把现金摆上阵做背景,这是最多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陈光标说。
【新闻解读】
争议
正方:陈光标是一个精明的“土豪”
“摸清家底惠百业,经济普查靠大家;经济普查知根知底,科学发展有理有据”。陈光标这样的“陈氏宣传法”,更容易引起百姓关注,也不失为一种低碳环保的宣传方式。作为一名企业家,不管他有无自我炒作的目的,能大张旗鼓、身体力行宣传经济普查,都值得为他点个赞!
对此,有人吐槽陈光标是在作秀和炫富。从2010到2013年,每年陈光标都会摆出“钱墙”来撑“慈善捐款”的场面,之前是“钱堆”、“钱墙”,现在是用钱搭建出的“演播室”。陈光标个人的回应是,经济普查五年一次,“希望更多人跟我一起炫富,因为我的钱来得阳光。”陈光标对建“钱墙”这样的行为艺术已是轻车熟路,这回他表示玩最后一次了。
无论是做慈善,还是其他公益事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以什么新颖独特的形式,都是个人品质、意愿和情趣的表达。只要不对社会和他人权益构成侵害,不违反现行的法律法规,都应该尊重、理解和欢迎他们的善举。哪怕有一些炒作的商业利益“搭售”其中,只要付出了真金白银,总比玩虚招的好。以即将开展的经济普查为由头抛头露面,恰恰折射出陈光标是个精明的土豪。
陈光标堆起16吨现钞,喊起“欢迎来查”,可望起到标杆作用,引导大小企业知法守法,积极配合经济普查,不虚报、瞒报、拒报、迟报和漏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晒晒钱。
反方:“堆钱”跟经济普查没半点关系
无论是在灾区直接给灾民发放现金,还是提议在人民币上印上论语,陈光标与人民币的组合,公众并不陌生。在引发众多眼球效应的同时,公众心中的陈光标也几乎成了“暴力慈善”的代表。这次,陈光标又一次沿袭了其高调风格。拿出以吨计的人民币宣传经济普查,又遭网友质疑是炫富、炒作。
诚然,作为一名企业家,行为只要未逾越法律,就是其个人权利。更何况,陈光标解释晒钱缘由是“引领更多企业家一起晒钱”,迎接经济普查。问题是,经济普查是对国民经济的摸底,既不牵扯纳税,也无关财富来源,跟晒钱、晒财富清白半毛钱关系都没。配合经济普查,要的是遵守法规,而不是靠道德表演,搞晒钱秀。陈光标的做法更像是对经济普查的歪曲,其负面宣传效果恐怕远远大于积极价值。
陈光标摆出16吨百元人民币,有一种令人生理反感的粗鄙。不管陈光标做过多少善事、好事,不管他的初衷多么高尚、善良,他都没有权力用粗俗来玷污公共空间,用恶俗糟蹋公序良俗。任何人也不能打着某种看似正义的旗号,在公共空间中为所欲为。
陈光标在经济普查的倡议中引用先辈的话称,要量入为出。无论是从陈光标个人计,还是社会影响计,希望他的行为,也能够“量入为出”,适可而止。这一次,标哥做的实在太过了。
微言大义
@徐达内小报:配合经济普查,要的是遵守法规,而不是靠道德表演。陈光标的做法更像是对经济普查的歪曲,其负面宣传效果恐怕远远大于积极价值。
@小麋鹿: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搞好经济普查,摸清经济“家底”,意义重大。要使经济普查深入人心,善始善终,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广泛关注、共同支持经济普查的社会环境,尤其需要企业家们的积极支持、配合和参与。所以,不论陈光标是出于什么心态,他积极配合经济普查的心态是没错的。
@马丁马小虎:中国首善陈光标演播室摆放16吨百元钞票“炫富”,称钱来的光明正大不怕查。科普下:一百元纸币每41212元重一公斤,16吨合计为659392000元。标哥,你能不能不这么高调,你总是这样高调,俺,俺,俺都想和你做朋友了!
@__LiSd:这个陈光标,整天无所事事,不是晒捐款,就是斗钱多,帮人还要处处留名,做事高调,好像别人不知道他有钱一样,土豪一个而已,看着就恶心,对于这样的人,我只想说8个字:标哥,我们做朋友吧!
@张志伟ACE:如此高调的人啊!让俺们这些社会地层人情何以堪啊?
@bsx1948:陈光标炫富,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行为艺术,以此来表达他的高调光大、光明磊落之慈善行踪。以助人为乐!以助人为荣!
@金本发:这么多钱老百姓几辈子都用不完、应多做些善事、帮助那些应当帮助的人!
【启示与思考】
在2014年1月1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即将全面启动的当下,陈光标的“晒钱墙”式欢迎“普查”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国内经济普查行动的思考。
名人要做“表率”,没啥问题,可别总沉浸于道德表演带来的自我满足中,而忘了社会心理承受范围。过犹不及,富人动辄拿“钱”开涮,向公众显摆自己多么土豪,难免会刺激不少人的观感与心理。
陈光标以他企业家的身份高调支持经济普查工作,源于身为民营企业家的“干净”,不仅有配合“查”的觉悟,更有“不怕查”的底气。但另外一部分企业和企业家未必不怕查,经济普查有可能发现企业的问题,这些企业是不希望被普查的;还有一部分企业害怕“普查”之后触及自己的税收利益,或者害怕普查工作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等等,这些潜在的忧虑和问题不能解决,“标哥”的高调示范也不过是孤掌难鸣。
除上述原因之外,一些企业不配合调查也有自己的苦衷。多家媒体报道,在往年普查和经济统计工作中,一些地方相关部门要求企业在数据上“配合”政府的需要,搞假动作,有的企业甚至被要求将数据“上浮”10倍。如此这般,实际上一些企业不配合、“害怕查”的背后多源于一些地方政府自身的原因。
企业有顾虑,怕因为“普查”增加税收负担,说明一些地方税收机制本身存在问题。此前媒体多次报道一些地方税务机关收“过头税”,去年年底,浙江财政收入增幅明显放缓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为完成税收任务,过分地向民间收取税费。有企业家称,由于当年杭州财政收入数字比较差,其所在区将压力分摊到企业头上,比如今年税收增幅不够,就把明年的部分税收拿过来“预支”。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回落至7.6%,国民经济运行呈现下行态势。同时,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地方过头税更是蠢蠢欲动。税收机制不科学不规范,一些企业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不配合和不乐意配合普查与税收机制确实有莫大关系。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和个体不配合经济普查工作,与多年来经济普查工作权威性并不高。经济普查上来的数据,与企业现实脱节,不会给企业带来决策的、市场的和收益的实惠,普查数据与“市场需求”两张皮,甚至还要违背企业家的良心去无奈“造假”,怪不得一些企业心有抵触不配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构建地方财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财政税收制度”。所以经济普查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和顺利实施,侧面反映一个地方的经济健康水准,深层次反映政府行政领域、财政税收领域的公平透明度和科学合理性。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标哥”这样的高调,也需要更多的企业家身先士卒在企业管理经营上“不怕查”,但更需要政府有关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涉及经济运行和政府决策的良性机制是保障经济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07/7541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