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案例】“沈阳大爷”的“最暖谎言”传递正能量

2014年01月07日 09:53

 

【网络舆情案例】

【事件介绍】

沈阳大爷被撞倒放走骑车人

2013年12月19日,网友“沈阳陈鸿博”在微博中晒出温暖一幕,一位老人在被电动车撞倒后,对撞人者说:“孩子,我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上班去吧。”

不能干讹人的事儿

作为微博发布者的网友“沈阳陈鸿博”也是一位记者。“我当时正在不远处拍雪景,看到老人被撞倒后,就本能地按下了快门,并拍下了事件的全过程。”

陈鸿博说,这一幕是他途经黄河北大街国奥现代城小区附近看到的,事发时间是19日9时,当时还下着雪,路面挺滑,一位骑电动车的男子在行驶中撞倒了一位老人。“骑电动车的男子马上将倒在雪地里的老人扶起,一边连忙说对不起,一边询问老人是否感觉有什么不适,附近一位在车站等公交车的女士也跑了过来,对老人表示关心。”

陈鸿博表示,当时他感觉老大爷的腿肯定会被撞青,站起来挺费劲,走路也一瘸一拐的。随后,骑电动车的男子和等车女子将老大爷扶到路边坐了一会儿。让他有些意想不到的是,在稍微缓了一会儿后,老大爷让骑电动车的男子走了。

“我当时特意去问了老大爷,为什么要让他走。老大爷说,其实雪天不好刹车,算了,互相理解一下,感觉自己没啥大事,况且还有医保,所以不能干讹人的事儿。”

全力寻找退休大爷

陈鸿博表示,由于当时并没有进行更多的询问,所以除了拍到了老人的相貌外,只知道“沈阳大爷”是沈飞集团的退休干部。

根据这一线索,记者先后询问了事发地周边的10余名市民,但大家都说不认识。

随后,记者又来到沈飞老干办和沈飞退管办,在了解情况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表示,这是传递正能量的好事,沈飞会全力帮助寻找。在沈飞退休职工活动室,一位沈飞退休职工向记者表示,对这个人有点儿印象,但具体名字不记得了。

“说谎”是为小伙解围“中国好大爷”没医保

记者辗转找到了“中国好大爷”王福顺,他是一名小区保安,月收入仅1750元。

12月22日,记者到王大爷家附近问路时,很多人都知道“王福顺”这个名字。在大家眼中,王大爷是一个十足的好人,附近水果店大姐听说王福顺做出这样的事一点不觉得意外,“太正常了。”

21时许,记者在王福顺的家里见到他。王福顺今年60岁,住在皇姑区三台子一栋3层老楼里。一间10余平方米的老式插间里,摆着一台21寸彩电、一个微波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立柜和一堆药。

对于自己在网络上的“红”,王福顺浑然不知,直到媒体的到来。

 

“沈阳大爷”被破格提升为保安班长获赠免费体检

网友共识:若撞人者现身就完满了

“沈阳大爷”王福顺被破格提升为保安班长,也有免费体检了

60岁的王福顺做梦都没想到,一次被撞会让扔人堆里都找不出来的自己一夜之间变身“中国好大爷”,成为央视、新华社、中新社等媒体大咖追逐的焦点。12月23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了解到,作为褒奖,在得知事件后,王福顺所在的物业公司负责人已将他破格提拔为保安班长,并承诺予以重奖。与此同时,沈阳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也已介入此事。

高度重视:物业公司提拔加重奖

24日上午,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再次来到了“沈阳大爷”王福顺所工作的国奥现代城一期,刚来到小区正门,就看到了正在站岗的王福顺。王大爷看见记者后,笑呵呵地给记者敬了个礼,然后把记者领进了保安室。

在保安室内,诚大新生活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池经理告诉记者,王福顺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他们也是通过报纸、电视才知道了这件事情,现在整个公司都在谈论这件事,没想到“中国好大爷”就在身边。

池经理介绍,王福顺经常做好事,前不久还将业主遗落在地上的现金归还给业主,因为做好事,有业主给他送过锦旗。

池经理表示,在公司年会上,公司老总要亲手为王福顺发一个大奖。同时,王福顺还被物业公司破格提拔为保安班长。

“我现在负责管理南门,手底下管两个保安,为了生活,我更得好好干了。”王福顺告诉记者,当上保安班长的话,一个月能多赚100元。

而面对应接不暇的采访,他也有些厌倦了。“这一天净接待媒体了,有些名字我都没听过,一直到下午4点多才接待完,这又不是做了什么大事,多闹心啊,我挺烦的!”王福顺说。

关爱不断:已有医院送体检、送治疗

随着王福顺的现身,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的立体式传播下,“沈阳大爷”事件得到了进一步发酵,不少人都对“沈阳大爷”的境遇深表关注和同情。

“这些天我们一直都在关注《沈阳晚报》,关注‘沈阳大爷’的报道,‘沈阳大爷’的举动感动了我们。”沈阳463医院中医科门诊负责人介绍,为了感谢“沈阳大爷”传递正能量,该医院愿意为王福顺提供今后的免费体检和免费的医疗救治。

在媒体的牵线下,沈阳463医院中医科门诊已经与王福顺取得了联系。

能否办低保:市医保局已介入关注

“沈阳大爷”事件也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当天,沈阳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派专人来到了国奥现代城一期,当面向王福顺了解了具体情况,并表示将密切关注。

而对于能否办低保,三台子综合商业区管委会社保科负责人表示,如果想办低保的话,必须得本人先提出申请,然后再根据要求提供相关要件,并履行相关的程序。

当得知王福顺目前有工资,社保科负责人表示,如果有经济来源的话,很可能办理不了低保。

一句“你走吧,我有医保”,王福顺成了“中国好大爷”,放走撞人小伙,感动无数网友。在万能的微博中,“沈阳大爷”、“中国好大爷”当时成为网络热门词,风头超过《爸爸去哪儿》。在数以万计的网友点赞、祝福的同时,还有一些网友发声,希望被放走的骑车人能站出来,那样的话就太正能量了。

 

对谎称有医保的大爷别止于激赏

王大爷放走撞人者,被誉为冬日里的温暖,无数人为之点赞。如今老人没医保的消息传出后,又被赞为这是冬日最温暖的“谎言”。一个普通的老人,无意间成为举世赞誉的道德模范,究其因,在“搀扶摔倒老人反被讹”的语境中,王福顺的举动更令人仰望;还在于老人确实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种慈悲的情怀,否则不会这么从容与大度,在浮华而睚眦必报的时代中,这种精神上的高贵很稀缺。

但我们亦应看到,平静交涉,不等于就是讹人;要求撞人者承担基本责任,这是王大爷的权利。没医保的王大爷为了放行撞人者,故意说成有医保,在敬重之余,是不是更多的是唏嘘与尴尬?

王大爷接受采访时称,他今年60岁,被单位买断后,就干起了保安,至今已经干了8年。一个干了8年保安的老人,居然没医保,谁更该尴尬?王大爷说自己是临时工身份,也不知怎么上医保。“他的医保问题能否解决?”这是媒体的追问。按照法律规定,保安有依法参加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的权利。临时工身份也应该有医保,为何那么多保安、清洁工没有医保?这是谁的责任?没有医保或者医保不到位的日子是冒险的。社保不仅要全面铺开,更要让每一个人尤其是弱势群体享受到足够保障的制度救济。

因此,像王大爷这种大度的个案值得激赏,但不应该推广,关注这个老人的善良,更应该关注他的困境,关注这个群体的命运。

社会需要更多“沈阳大爷”

自从南京“彭宇案”开始,老人摔倒应不应该搀扶、做好事会不会反被诬告,已经成了社会的一大焦虑。近几年经过各种事件的持续发酵,社会这种普遍焦虑几乎达到了巅峰,“老人跌倒”这个词已经让人恐惧与纠结,同样纠结的还有隐藏在“扶与不扶”下的良知拷问,以及是否先找好证据、证人的惶恐。儿童扶老太被讹撞人,最终警方查明系老太敲诈勒索;小女孩有礼貌地给老太太让座,结果急刹车老人摔倒乘机讹诈200元钱……不断翻新、演绎的“老人跌倒”故事彻底毁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同样尴尬的还有“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的疑问。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善良的王福顺老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社会树立了一个榜样—没有“倚老卖老”,被撞后没有赖着不起来,没有要求上医院去做各种检查,没有要赔偿,自己受了点皮外伤,认为用不着“大动干戈”,只是去澡堂泡了个热水澡,这是一颗真正的平常心。社会需要这样的“大爷”,只有这样宽容的大爷成为“长辈”,我们或许才能走出道德迷失的“丛林”。每个人都会老去,老年人的今天便是年轻人的明天,年轻人的今天恰是老年人的昨天。但是用一种怎样的心态与原则老去,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年轻人却是另一个问题。作家周国平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道,人都会老,老了之后要给自己很多原则,其中他给自己定的一个目标就是绝对不倚老卖老。

毫无疑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社会应该普遍遵守的道德守则,但它后面还有一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两句话的实质是人们的道德自律,而不是某一方用来以道德大棒要求别人的铁律。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体谅是相互的,一个有道德的人,不管他是年迈还是年幼,都不会永远单方面地要求别人理解、体谅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王福顺老人所作出的榜样意义便远不止“不干讹诈他人的事”这么简单。一个社会需要更多榜样的力量,言传身教,这一代的老年人以自己的道德观为整个社会划出底线,那么整个社会道德才会有所改观。

 

【启示与思考】

网络上将王大爷的谎言定义成“最暖谎言”,但一定程度上,这也是“最艰难的谎言”。因为,在这个马路撞人负面新闻居多的时段,人们见惯了摔倒者讹人和撞人者撒野的脸谱,乃至舆论生发了到底是“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的讨论。

这种舆情氛围下,王大爷的谎言温暖人心,给了诸多贴标签式的争议一记有力回应。但更打动人心的是,王大爷本没有医保,生活并不宽裕,却担着自己花治疗费的风险为肇事者解围——就医疗无助来说,说谎又何其艰难;于体谅对方来讲,谎言又何等良善。事实上,在利益纷争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忽视利益为旁人着想,既是化解马路纠纷的金钥匙,也是种令人肃然起敬的美德。

当然,我们不能仅仅沉浸在感动中,尽管王大爷的善意谎言充满感染力,但感化留给内心后,“冷思考”亦不能缺席。就个案而言,王大爷的善举引发沈阳全城搜寻,当地民政部门或者慈善组织不能对老人用泡澡热敷伤腿的结局无动于衷,而应伸出援助之手,为“最暖谎言”兜个底。

从制度层面考虑,王大爷既是一名保安,应该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并被相关保险所覆盖。在此无意呼吁劳动监察部门对安保单位予以惩戒,王大爷“最暖谎言”的温润或许比劳动执法更具矫正力。所以,医保“应保尽保”的全覆盖政策需要检视漏洞,最起码为自称有医保的王大爷“圆了谎”。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得人间。这么美的句子就是歌颂像沈阳大爷一样的人,用宽怀的心待人,以善意的谎言免除别人的痛苦,如此大爱值得众人学习。我们的社会应该有更多的正能量,也需要更多像沈阳大爷一样的人,这样人们在困境中就不会惊慌失措,疼痛中就不会绝望无助,落寞中就不会辗转反侧。

面对“最暖谎言”,尤需要救济制度与保障制度为其圆谎。任何人奉献一棵“圣诞树”,社会都应给他一座森林。这既是制度回馈,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律动。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07/7541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