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2014年安全挑战下非洲经济前景依然可期
2014年01月07日 13:00
纵观2013年,虽然非洲部分地区冲突未减,恐怖活动明显抬头,但非洲保持了总体安全的局面,特别是多国大选得以正常进行,没有发生大规模骚乱。分析人士认为,非洲国家近年来经济发展提速是保障非洲总体稳定的重要原因。
展望2014年,随着世界经济逐渐走出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阴霾,非洲的资源优势将得以发挥。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加大对非投资和援助力度,非洲经济的发展潜力也在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地关注。
热点地区武装冲突或将持续
分析人士认为,2014年非洲的武装冲突仍将在以下地区持续。
(图片:南苏丹难民涌进维和部队营地。)
首先是南苏丹冲突。支持南苏丹总统基尔和前副总统马沙尔的武装2013年12月15日在该国首都朱巴发生冲突,战火随后蔓延到其他地区。联合国难民署称,冲突已导致约19万南苏丹人逃离家园。尽管对立双方现在已开始和谈,但要消除隔阂并实现停火,恐难一蹴而就。
其次是中非共和国。该国局势长期动荡,“塞雷卡”武装去年3月推翻了博齐泽政权。4月,中非全国过渡委员会成立,推选“塞雷卡”领导人多托贾为临时总统。近来,“塞雷卡”武装人员与一些地方武装之间的冲突加剧,已造成90多万人流离失所。虽然国际维和力量已经介入,但冲突难见缓和迹象。
此外,在尼日利亚,伊斯兰极端组织“博科圣地”与政府军的冲突数年间从未间断;在刚果(金),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M23运动”之间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较大规模的冲突,包括首都金沙萨在内的多个地区近来也频繁发生袭击事件;在索马里,持续20多年的战乱仍未平息,反政府武装“伊斯兰青年运动”经常骚扰和袭击政府军和非盟维和部队。
分析人士认为,上述地区的冲突,直接原因是激进组织或反政府力量的举事,深层原因则是部族和宗教的对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冲突背景复杂,非短期内可以彻底化解。
以尼日利亚为例,非洲安全专家指出,该国多年来深受宗教冲突困扰,激进组织得以孕育和壮大,其袭击活动又加剧了不同宗教信徒之间的对立。
再比如,南苏丹脱离苏丹独立后,其国内部族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在各派争夺政治权力的过程中,矛盾不断升级,最终演化为现在的大规模冲突。
恐怖主义威胁在非洲有上升趋势
2013年9月发生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一处购物中心的大规模恐怖袭击,预示着恐怖势力将目标对准了非洲国家。
(图片:2013年9月23日,滚滚浓烟从肯尼亚内罗毕韦斯特盖特购物中心方向升起。)
分析人士指出,造成非洲恐怖威胁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国际恐怖势力近年来在一些贫困失序的非洲国家找到了温床,并以此为基地向外扩散。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当属索马里,该国长期动荡,国内激进势力与“基地”等国际恐怖组织结盟,不断在肯尼亚、乌干达等邻国制造恐怖袭击事件。
第二,西亚北非战乱导致大量武器流失和武装人员南下,非洲恐怖势力获得壮大的有利条件。
第三,非洲不少地区安全防范薄弱,容易成为恐怖袭击的突破口。
不过,美国前驻尼日利亚大使约翰·坎贝尔认为,非洲各恐怖组织目前仍非常依赖于所在地的特有环境,难以集中协调行动,所以短期内还无法制造像“9·11”事件那样大规模的恐怖袭击。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地区安全
非洲问题专家指出,无论是避免“逢选必乱”的现象,还是防止武装冲突的蔓延,以及阻止恐怖势力的壮大,都需要非洲国家加速发展经济、提升民众生活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国际社会已形成共识: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是解决非洲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撒哈拉以南地区经济保持向好,2013年非洲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望突破1000美元,中产阶级人数不断扩大,为地区和平稳定提供了重要“压舱石”。然而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该地区经济结构单一,较依赖资源出口和外来投资的弊病并无显著改观。
非洲媒体日前预测,随着美联储可能于2014年逐渐退出量化宽松,国际资本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可能将从流入变为流出,全球油气市场供需关系变化以及中东局势缓和将导致油气价格下跌。这些新变化很可能使南非、尼日利亚、安哥拉等众多非洲“经济明星”陷入货币贬值、外汇储备缩水的窘境。及时构筑金融“防火墙”以及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是该地区多国的当务之急。
虽然挑战众多,但人们还是应该对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安全形势抱有信心。毕竟近年来,该地区经受住了多重考验,显示出稳定发展的良好走向,“非洲复兴”的梦想在逐步实现。撒哈拉以南地区发展的决心和智慧不可小视,人们有理由期待,这一地区在新的一年里不会令人失望。(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07/7542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