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2014年国际油价将呈相对平稳走势
2014年01月08日 09:19
2013年纽约和伦敦两市油价波幅继续收窄,但呈现略微分化走势,纽约油价全年上涨7%,布伦特油价则小幅下跌0.3%。展望2014年,预计原油需求将继续复苏,供给依然有保障,在供需关系趋向平衡的整体格局下,除非出现重大突发的地缘政治事件,原油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走势,纽约油价大部分时间将在每桶90至105美元区间波动,布伦特油价将在每桶105至120美元区间波动。
2013年两市油价呈分化走势
2013年纽约和伦敦两市油价走势分化。受美国经济增长强于预期,美国原油自给率上升等因素综合影响,纽约油价整体上行,2013年12月31日,纽约市场WTI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98.42美元,较201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每桶91.82美元增长7%。纽约市场全年均价为每桶98美元,较2012年均价每桶94美元上涨4美元;波动区间为每桶86.7至110.5美元,较2012年超过30美元的区间大幅收窄。
由于国际属性更为明显,布伦特油价对全球供需变化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反应更为敏感,加之欧洲需求复苏仍相对缓慢等因素,布伦特油价同比微降,201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于每桶110.8美元,同比跌幅0.3%;全年均价为每桶108.7美元,较2012年的每桶111美元有所下滑;波动区间为每桶97.7至118.9美元,也较2012年大幅收窄。
2013年两市油价价差平均为每桶10.7美元,较上年的每桶7美元上涨3.7美元。全年来看,两市价差先收窄后拉大,价差最高点出现在2月8日,为每桶23.18美元;最低点出现在7月19日,为每桶0.02美元,接近于零。目前两地油价价差维持在12美元左右。
2013年国际油价走势
影响2013年国际油价走势的四大因素
第一,需求回升。2013年世界经济展现良好势头。从主要经济体来看,尽管受债务危机及政府关门所累,但美国经济整体复苏态势尚好,且下半年复苏动能逐渐增强;欧洲基本摆脱债务危机,渐渐走出衰退;主要新兴经济体受累于美联储退出的不确定性,年中前后出现危机,但下半年有所缓和。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全球原油总体需求不断回升。国际能源署(IEA)在最新一期报告中将2013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预期上调13万桶至9120万桶。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石油需求在2013年11月首次超过了日均2000万桶。IEA石油市场管理主管安托万哈夫表示,不只美国的石油需求出现增长,欧洲各国也是一样。依目前情况看,过去几年间石油需求紧缩态势已经不再,开始转向回升。
第二,供给宽松。欧佩克原油供应基本保持稳定,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的蓬勃发展使美国为主的非欧佩克国家产能加速释放,成为供应增量的主要来源。整体来看,非欧佩克国家产能的崛起对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产生了较大影响,抑制了国际油价因需求提升可能出现的涨幅。
第三,美国量化宽松(QE)政策的相关消息面。从全年走势来看,在美联储每月议息会议召开前后,相关消息和美联储主要官员的表态、讲话等都将对油价走势产生影响。特别是5月份以后,受退出QE预期影响,每月议息会议召开前,国际油价,特别是纽约市场油价都会出现阶段性下行走势,这一特点在美联储首次释放退出信号的5月、首提退出时间表的6月和市场预计开启退出可能性最强的9月最为明显。美联储在2013年12月份的议息会议后宣布从2014年1月开始小幅削减每月的购债规模,此举标志着美联储正式启动退出QE。但由于市场已经提前消化了这一预期的影响,加之削减力度较为温和,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信心增强,对国际油价的冲击有限。
第四,地缘政治。叙利亚化武问题一度令对立双方剑拔弩张,美国一度扬言要对叙利亚发动军事打击,投资者担忧紧张局势将影响原油市场供应,引发短期原油市场动荡。纽约油价在8月底9月初迅速涨至2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突破每桶110美元的大关并在9月6日创下每桶110.53美元的全年最高收盘价。11月24日伊朗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就解决伊朗核问题第一阶段措施达成协议,相关国家将暂停对伊朗石油化工产品的部分出口限制,不过对伊朗石油禁运和金融制裁等绝大部分措施在之后6个月内仍将继续。市场预期,随着谈判取得实际进展,从长期来看削减对伊朗的制裁将使更多原油进入市场,未来伊朗原油供应增加的预期令国际油价承压下行。
2014年国际油价将呈相对平稳走势
展望2014年走势,预计需求将继续复苏,供给依然有保障,在供需关系趋向平衡的整体格局下,除非出现重大突发的地缘政治事件,原油价格会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走势,纽约油价大部分时间将在每桶90美元至105美元区间波动,布伦特油价将在每桶105美元至120美元区间波动。
供给来看,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将继续攀升。IEA报告指出,预计2014年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将升至历史最高水平。美国能源信息局(EIA)的报告指出,随着美国国内页岩油的商业化开发,美国内原油产能将大幅提升,2016年原油产量预期将达到日均950万桶,接近1970年日均960万桶的历史高点,几乎是2008年原油日产量的两倍。欧佩克方面,该组织在2013年12月份的部长级会议上发表声明表示:2014年上半年欧佩克仍将保持目前的石油生产目标,即每天3000万桶上限不变。此外,伊核达成一阶段协议将暂停已持续两年多的石油出口制裁,伊朗石油部长毕杨•赞加内表示,一旦加诸伊朗的制裁缓解,其原油产量将增加100万桶,回升至每天400万桶。伊朗原油“重返市场”将令原油市场的供应更加充裕,进而给油价带来下行压力。但由于大部分制裁措施在达成协议6个月内仍将持续,伊朗原油对2014年上半年原油市场冲击有限,且虽然相关各方达成阶段性协议,相关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具体执行情况仍需进一步观察。
(图片:2013年12月4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总部举行第164次部长级会议。欧佩克秘书长阿卜杜拉·巴德里(中)出席新闻发布会。)
需求方面,受新兴市场增速放缓影响,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将较为温和。各大机构普遍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将加快,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升至3%(联合国数据)至3.6%(IMF、经合组织数据)。欧佩克预计,2014年全球原油需求将从2013年的每日8980万桶上升至9080万桶。IEA预测2014年日需求量将较2013年增加120万桶至9240万桶。
此外,2014年原油市场仍将继续关注美联储退出QE的相关举措。虽然美联储已经宣布启动退出,但缩减购债规模并不意味着很快加息,美联储为首次加息设置了通胀率2.5%和失业率6.5%的门槛,这意味着从缩减QE到首次加息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分析认为,“缩减”和“退出”这一概念本身让市场敬畏,但以当前的退出速度来看,美联储仍将向经济注入大量资金,只不过从本月开始将稍稍放缓,同时由于启动退出释放出美国经济走强的积极信号,还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大宗商品市场,因此其行动的直接影响甚微,对原油价格的冲击也将有限。JBC能源咨询公司分析师迈克尔表示,美联储缩减QE可能会令原油价格出现短暂下滑,然而经济稳固是实行退出QE的前提,这也将推动原油需求上涨。总体来看,未来原油市场将继续关注美联储退出的速度和节奏,相关消息仍会造成市场短期波动,但随着退出路径逐渐清晰,原油价格将回归供需基本面。(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08/7543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