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案例】习近平办公室曝光传递正能量
2014年01月14日 09:43
【网络舆情案例】
【事件介绍】
习近平办公室首度曝光书架上摆放六张照片
2013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了二〇一四年新年贺词。全文如下:
我们即将迎来充满希望的2014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这里,我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向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祝福老人们健康!祝福孩子们快乐!祝福每个家庭幸福安康!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无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不少同胞依然奔波在世界各地为祖国辛勤工作,许多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正在履行光荣使命。他们有的远离祖国、远离亲人,有的不能同家人团聚。我代表祖国和人民,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祝他们平安顺利!
2013年,对我们国家和人民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共同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取得了新的显著成就。成绩来之不易,凝聚了大家的心血和汗水。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3年,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共同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2014年,我们将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改革是需要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已经创造了无数辉煌。我坚信,中国人民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
宇宙浩瀚,星汉灿烂。70多亿人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发展。中国人民追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祝愿各国人民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真诚希望,世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努力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建设成为共同的美好家园。
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的,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人们。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我们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共同谱写伟大祖国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谢谢大家。
办公室首度曝光书架上摆放六张照片
2013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其办公室也首度曝光。透过央视镜头可以看到,习近平办公室背景是一幅长城画作,办公桌上有三部电话(二红一白),身后书架上摆放了四幅照片,分别是:他与家人推着轮椅上的父亲、他牵母亲的手散步、他与夫人合影、他骑着自行车载着女儿。右侧书架上有两张图片,可以判明一张他踢足球的照片。
外媒热议:
习近平办公室摆家人照片:更人性化
【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日报道】题:习近平办公室首次曝光网民称赞“更人性化”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贺词视频1月1日在网上被疯转,网民在称赞贺词朴实直白的同时,也对首次曝光的习近平办公室产生强烈兴趣。
央视播出的新年贺词画面中,习近平坐在偌大的办公桌前,办公桌一侧放着笔筒、时钟和台历,另一侧则有二红一白三部电话。有民众猜测,红色电话就是传说中的“红机”—一中国省部级以上单位主要领导、机要室配备的保密电话。
画面还显示,习近平身后立着中国国旗,背景墙正中是一幅巨大的长城画作,两侧都是书架,书架上错落摆放了四张照片。据网民辨认,它们分别是:习近平与家人推着坐轮椅的父亲习仲勋、习近平和母亲齐心牵手散步、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在福建东山岛,以及习近平在福州骑自行车载女儿的照片。
还有网民发现,习近平右侧的书架上还有两幅照片,上层是习近平考察广州军区时与官兵同桌就餐的照片,下层的照片则是习近平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出访爱尔兰时,小秀足球技巧的场景。
这几张照片引发中国媒体解读热潮。媒体人董路称,习近平办公室六张照片中有四张都是家庭合影,凸显他对亲情的重视;与父母的合照摆在妻女照片的上方,显示习近平重视传统孝道;用工作餐和踢球的照片,则同时展现了习近平的工作与个人爱好。
有网民指出,习近平大方展示自己的办公室,显得更加人性化。
照片摆放体现中国传统
【韩国《中央日报》1月2日报道】题: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公开办公室内景,强调沟通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办公室新年贺词抓住了中国人的心。这就意味着通过如实公开具有“权力中心”或“密室”形象的办公空间,确保国民的信任,进行国民所希望的沟通的国家经营。
这显然不同于在人民大会堂,或是在既是领导人居住地又是办公空间的中南海会议室发布新年贺词的历任领导者。
中央电视台在12月31日播放了习主席长4分多钟的新年贺词。习主席安然地坐着,比起国际局势更强调国民幸福。他表示,“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电视上播放的习主席的办公室展现出了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统治风格。习主席背后放着中国国旗五星红旗,在墙上挂着万里长城图片。万里长城既代表秦始皇的天下统一,也具有强盛中国的形象,因此反映了习近平决心复兴中华的“中国梦”。
万里长城图片两边书架上的四个相框也引入注目。有在家人的守护下习主席推着父亲习仲勋的轮椅或扶着母亲齐心散步的照片。两张照片凸显了“孝”在急速的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盛行的中国社会的重要性。
还有习主席与夫人彭丽嫒拍摄的深情照片和在福州用自行车载着独生女的幸福照片。习主席正是用自己的照片向国民呼吁“天伦之乐”的家庭幸福。香港媒体分析称,“这就意味着习主席非常重视家庭和孝道”。
简朴亲民风格非同寻常
【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日文章】题:买了包子之后
事实上,买包子只是习近平上台一年多来展现其群众路线系列“公关行动”的一部分。
习近平在上台后的一年里三次考察贫困地区,被视为他展现领导人亲民与人性化的举动。不论是在地方考察,还是在北京参观展览,习近平都坚持不封路、少扰民,这样的亲民作风赢得民众赞赏。
习近平元旦前夕发表他主席任内的首个新年贺词时,也尽显他非同寻常的亲民一面。
他的祝词延续他自十八大“就职演说”以来的平实风格,精简浅白却内涵丰富,口语直白却意义深远。全文没有套话,只有对老人和孩子们的亲切祝福、对奔波在世界各地的人民的问候,以及对老百姓过上更幸福生活的叮咛,贴近民心,也让人耳目一新。
他一反传统在其办公室录制贺词,而且镜头不时缩远又拉近,让观众一睹首次曝光的办公室内景。
习近平种种透露些许个人工作和生活信息的举动,除了凸显公开透明外,也能拉近领导人和民众之间的距离。人们对于这些信息及其发布手法的反应,将决定习近平今后如何在没有退路的信息时代继续前进。在主动揭开了中国领导人的神秘面纱,塑造了亲民形象之后,中国民众假以时日必定将把目光聚焦在习近平端出的惠民政策上,而这才是人们对他最终评价的关键。
习总办公室首度曝光: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
大家知道,万里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艰巨工程与防患意义。如果放在今天的背景下审视这幅长城画作,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发起新一轮改革,不就是在带领亿万中国人民修筑新的“万里长城”吗?我想习近平之所以选择这幅画作为背景,就是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必须借鉴和学习古人修筑长城的智慧、意志、毅力以及承受力,正如习近平在贺词中所说:“改革是需要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照片中习近平与家人推着轮椅上的老人,不仅是他的父亲,而且还是当年赫赫有名的共和国副总理——习仲勋。正是这位老人在改革开放之初奉邓小平之命南下广东,杀出了一条血路,使得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和排头兵,为中国实行全面对外开放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首次离京考察就沿着邓小平当年“南巡”线路来到深圳广东,我想这不仅是在向外界宣誓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大概也有想从他父亲大刀阔斧改革心路历程中吸引营养的基本考量。如今他把这张照片置放在自己的办公室,不仅是怀念过去他父亲在世时一家其乐融融的幸福时光,更有一种对他父亲敬仰和感恩的心理。
看着习近平推着父亲、挽着母亲、载着女儿,以及他与其夫人彭丽媛亲密合影的一张张温馨的照片,我就在想,如果一个人不孝顺父母、不热爱家人、不善待子女,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不爱家的人会真心爱国,而在这方面习近平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记得有一篇报道是这样评论他的:作为儿子,他孝敬父母——每当有时间就要陪母亲一起吃饭,饭后他会拉着母亲的手散步,陪她聊天;作为丈夫,他对妻子体贴入微,呵护有加——只要条件允许,无论多晚,每天都要跟妻子至少通一次电话,互致平安后才放心休息,几十年来一直如此;作为父亲,他教女有方,夫妇俩之所以为女儿取名明泽,就是要求女儿长大后“清清白白做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不但是他们对女儿的殷切希望,也是他们质朴家风的真实写照。
既善于治国,也善于治家。习近平办公室所展现的一切,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他宽广的胸怀,坚强的意志,人格的魅力,丰富的情感,使得我们在进一步了解的基础上对他更加敬佩,更加亲近,更加信任,“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的,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人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扎实工作,艰苦奋斗,共同谱写伟大祖国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启示与思考】
习总办公室所展现的一切,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他宽广的胸怀,坚强的意志,人格的魅力,丰富的情感,使得我们在进一步了解的基础上对他更加敬佩,更加亲近,更加信任。正如网友所评论的:作为一个大国领袖,习近平办公室的布局和室内布置,在一定程度也能反映出他的宏愿、意志、品格和丰富的感情世界。的确,习总办公室里的陈设,都是他质朴家风的真实写照,看后令人温暖,令人感动。
无论是习总办公室曝光,还是2014新年第一期《新闻联播》的结束语“一生一世”的卖萌,都折射出主流媒体人性化、平民化、通俗化的华丽转身。在节目中传递人文精神,就是传承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就是始终将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怀,作为新闻媒体的良知与责任。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风气的转变,更体现了新闻媒体对塑造现代公民、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的担当。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大时代需要重建人文精神,关注百姓诉求,传播人文关怀,新闻媒体就是要让人文精神永远飞扬起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14/7552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