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盘点网络时代的节能新招

2014年01月15日 13:35

 

节能超九成

加利·雷蒙德是美国芝加哥五号货栈的业主,为了增强货栈竞争力,他更换了由网络操控、亮度更高的智能照明系统,结果电费比往常减少了90%。

1

通常情况下,一间1700多平方米的仓库每年需支付电费约5万美元,如今却降低到不足5000美元。创造这个奇迹的是位于波士顿的“数字流明”公司,旗下有几十名软件、电力和机械工程师。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汤姆·平西斯说:“我们的目标是结合信息技术和发光二极管(LED)元件创造一个系统,让全世界每一盏灯都变得智能。”

除雷蒙德的五号货栈外,“数字流明”还为英国肯特郡一家冷冻厂节约了97%电力成本,为新英格兰杂货联合会位于新罕布什尔州的一家冷冻厂节约了90%能源消耗。

“数字流明”是如何做到的呢?平西斯说,照明系统中的每一盏灯都是高效节能灯,这使得成本降低约一半;剩余部分则通过感应器、数据分析和控制整个照明系统的互联网技术实现。

平西斯说,他们的设计思路中,每一盏灯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为某个空间提供照明的整个电力系统的一部分:每盏灯能感应到附近是否有人,已有多少亮光;阳光照进屋内,靠窗的灯光会变暗;如有大型机械从窗前通过,灯光会变亮;唯有需要时,灯才会亮……操作人员通过在线数据入口调整预先设置,对节能情况了如指掌。

 

“同伴施压”法

埃莱克斯·拉斯基是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Opower公司总裁,该公司致力于节约能源,通过“同伴施压”法让用户更关注自己的能源消耗。

Opower与各公用事业机构合作,通过纸质账单、智能恒温器或iPAD应用软件,不仅向用户提供他们自己的能源消耗信息,还有邻居的能源消耗信息,使得每个家庭可以通过清晰了解自家在社区里的能源消耗水平,从而激发深埋在心底的“竞争”意识。

“我们其实是掀起一种竞赛,看哪个家庭用电最省,”Opower市场运营部高级副主管罗德·莫里斯说,“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能源数据,对如何控制个人的能源选择具有惊人的洞察力。”

如今,Opower已与7个国家的85个公用事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互联网为1800万个家庭提供简明易懂的数字化能源消耗账单。

2

“学习型”恒温器

位于加州的“鸟巢实验室”2011年推出首台“学习型”恒温器。公司的两位创始人马特·罗杰斯和托尼·法德尔原先供职于苹果公司。离开电信行业后,他们投身能源产业,致力于设计智能恒温器。

在他们眼里,恒温器不是什么新颖玩意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却扮演重要角色。他们的产品看上去很有苹果公司的风格:外观是黑色和银色抛光设计,没有刻度表,没有按钮,也没有显示屏,唯有一个光盘模样的设计显示室内温度。

如同使用其他恒温器一样,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断调节室内温度,但“学习型”恒温器能记录室温的变化,知晓用户的生活习惯。一两周后,它就能在内置感应器的帮助下自动调节室温。

其实,使用传统的编程恒温器也能节省约20%的用电量,只是大多数人懒得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性设定程序,或者不能有效设定。于是,标价249美元的“鸟巢”恒温器应运而生,尽可能“解放”人类,让感应器承担所有工作。

 

“虚拟电厂”

位于波士顿的EnerNOC网络运营中心致力于协调公用事业领域的供需平衡。EnerNOC的能源管理控制中心目前已为5个国家的1.4万客户处理并分析了超过530亿数据点。当用电需求的上升威胁到公用事业合作机构的供应能力时,EnerNOC将联系签署过协议的客户,以事先定好的价格购买他们的用电量,暂时减少对他们的电力供应。EnerNOC还可以直接远程调整客户的用电量。

面对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传统办法是修建更多电站,但这些电站只在用电高峰时才发挥作用,大多数时候闲着没用。因此,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的合理途径是更好地管理已有能源。随着廉价感应器、网控智能表、社交媒体的普及,先前不可想象的能源管理变得可行。

以EnerNOC为例,它已在高峰时期调节了2.4万至2.7万兆瓦特电量,减少峰期用电负荷30%到35%,即8500兆瓦特,超过美国两座最大核电站的发电总和。

这不是由钢筋、水泥和燃料制造的能量,而是来自于电信、云计算和大数据。正如EnerNOC所言,它以“虚拟电厂”减少了对实体电厂的需求。(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15/7554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