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反腐倡廉
【案例】“八项规定让肚皮变小”反映了什么
2014年01月16日 09:43
【反腐倡廉案例】
【事件介绍】
南京一官员称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公款吃喝减少 身体变好
据媒体报道,南京市一家国有单位的办公室主任说,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今年肚子变小了,血压也降了。”八项规定本来是约束官员行为,却间接的促进了官员身体变好。南京官员身体变好,只是八项规定的一个副产品而已。这也从某种意义上说,八项规定真正下对了药,如果能产期坚持,则是百姓之福,官员之福。
南京这位主任说,往年这个时候是他最忙的时候,应酬增多,饭局不断,一天甚至要赶三个饭局,一顿饭要花几万块。不仅花钱如流水,应酬的领导们身体也受不了。而八项规定实施一年,各种公款吃喝少了,尤其是今年年底应酬大幅缩水。不仅不必要的支出少了,就连身体都好了不少。
其实不仅南京的这位领导,相信在不同岗位的领导,对应酬都是谈虎色变。中国人讲究礼节,特别是在招待领导的时候,往往都使出浑身解数,来让领导满意。但长此以往,吃空了百姓的袋子,吃坏了官员的肚子,也让我们的官员离百姓越来越远。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我们欣喜的看到,不少地方官员远离了饭馆,管住了自己的嘴。不管是主动远离酒袋子,还是威慑于八项规定的严格,总之没有了这些远离了酒桌饭桌的官员,很多城市的高档餐馆门可罗雀,很多高档白酒销量下滑,很多的百姓也再次重拾对这些官员的信心。
八项规定虽然规定了官员行为的大部分,但一项规章制度,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八项规定之外,我们的官员干部,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毕竟,减少吃喝于国于己都有好处,如此何乐而不为?
读懂“反腐让官员肚子变小”的隐含
这位官员如此喜感的表述让人摸不着头脑,然而细细想想,悖逆的逻辑下面隐含着有价值的逻辑。一者,“反腐让官员肚子变小”是存在可能性的。吃喝过度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过度。媒体曾经报道,东莞一家医院对644名受检公务员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过半数公务员体检不合格,其中心电图、“三高”等身体问题高居前4名,而该篇报道中的小李,大学毕业到现在才工作两年多,体重从120多斤猛增到158斤。
为何三高问题如此严重?吃喝过度是原因之一,如此一来,肚子想不大也难。而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种公款吃喝现象有所减少,官员们的饭局少了,肚子里的油水自然也少了。冠以自称肚子变小其实是以现身说法的形式表明八项规定的落实到位。
二者,客观地讲,肚子大小与是否腐败没有必然联系。官员的肚子大小之所以会被关注,是因为这首先会让人联想到公款吃喝问题。更关键的在于,全社会的审美都鄙夷大肚子,肥胖往往被认为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而这对一名官员是致命的,贬义的说法叫“腐败肚”。
然而官员的肚子大很可能是因为久坐不动导致的脂肪堆积,也有可能是肥胖体质。相对的,也有一些人的不是那么容易发胖,或者平时比较注重运动,吃喝较多也不会大腹便便。
三者,没有人逼迫官员大吃大喝。在“反腐让官员肚子变小”的官员自述里,
我们的感觉是吃喝让官员受害,官员因八项规定的落实而得到解救。如此颠倒的逻辑让人难以接受。显而易见的道理是没有人逼迫官员公款吃喝,公款吃喝花费的是纳税人的民脂民膏,老百姓们才是公款吃喝的真正受害者。
当然,我们也能从官员矫情的表述中得出一个结论,公款吃喝是一个双输的现象,表面上公款吃喝让官员得到了嘴上的实惠,然而却让官员得上了“三高”,不得不时时挺起臃肿的“腐败肚”,极大地破坏了官员的形象,并且浪费了百姓的税金。那么制止公款吃喝对百姓和官员都有利。
然而公款吃喝已经成了一种文化,吃喝应酬关系到一些官员的仕途,吃喝应酬也是一些官员积聚人脉的重要形式,是他们编织关系网的重要手段。正是因为吃喝应酬具有了这么多的官场意义和功能,再加上“公款”二字,所以对其的治理,八项规定的功用自然不能抹杀,然而其根本的治理之道在于健康文明的官场生态的形成,在于权力和资源的公开透明。
八项规定让肚皮变小 这个反腐证据太单薄
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种公款吃喝现象有所减少,这是公认的事实,而官员在记者面前自称“肚子变小”,当然也是要力证本地八项规定落实到位。但是,拿官员肚子变小来证明反腐成效,听上去实在太奇怪。就好像这些公款吃喝的既得利益者,也都认为自己是反腐败的受益者,甚至于连身体都变好了。自相矛盾的是,如果官员们果真都是这样想,那还有什么腐好反呢?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大吃大喝,公款吃喝不早该自动禁绝了吗?
所以,还是要警惕,会不会仍有很多公款吃喝转为另一种更隐蔽的方式继续逍遥?按这位办公室主任的说法,以前一天赶几个饭局,一顿饭花几万块,而现在都没有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应到三公消费支出上,理应呈现断崖式减少才对。可是,各地三公支出实际减少了多少呢?如果反腐只是让官员“肚子变小”,花的钱却并没真正变少,那就有点诡异了。
在“反腐让官员肚子变小”的官员自述里,将自身打扮成了从前大吃大喝的受害者,并为之付出了“肚子变大”的代价;这对某些自称“梦里都想喝小米汤”的官员,也许能够自圆其说。可是,对公众而言,却绝不能被这种说法所迷惑:搞了半天,你花纳税人的钱大吃大喝,换来的不是对民脂民膏的愧意,而是让您肚子“受累”的抱怨?
吃喝减少,肚子变小,拿此自证反腐有效,但说白了还是一种官话套话,一听一过罢了。反腐成效如何,肯定不能只用官员的肚子来体现。
八项规定不应只是官员“减肥药”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官员伤肝百姓伤心的公款吃喝问题备受社会诟病。八项规定亮剑后,成绩不可谓不斐然。商务部此前称八项规定出台以来高档餐饮企业的营业额极速下降,可以作为有力证明;南京这位国有单位办公室主任的“减肥”历程,更是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
值得提醒的是,八项规定固然可以视为应酬多官员的“减肥药”,但它绝不应只是“减肥药”。首先,八项规定出台后,部分官员的肚子变小了,固然很直观、很形象,但这毕竟只是一个极具个体化的表征,它的样本价值究竟有多大,还很值得进一步考验。根据中央纪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各地查出违反八项规定事例1.7万多起,处理近2万人。这些数据一方面显示了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作风建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公款吃喝等问题十分严重,任务十分艰巨。
当追问的是,尽管有一部分官员因忌惮八项规定肚子变小了,但是否还有不少官员仍在想方设法地让“肚子”保持原有水准,甚至继续试图“发福”呢?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根据媒体的报道,2013年公款吃喝有转入“地下”的不良趋势,既然不能明着吃喝那就暗地里来,不到高档酒楼可以去简陋的食堂,装潢不济但菜品绝对上乘。而这些吃喝,最终都由公帑买单。
因此,必须认识到,八项规定的真正成效,自然不能单纯通过高档餐馆营业额下滑、官员肚子变小血压降低等直观指数去检验。从小的方面讲,一个官员的肚子变小了,他的腰包是不是变大了?房子是不是变多了?从大的方面讲,高档餐饮消费额降低了,但三公经费总体是否明显下降呢?如果这些深层次问题不能得以有效解决,欣慰于官员肚子变小,则更像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盲目乐观。
我不信“反腐让官员肚子变小”
吃喝减少,肚子变小,拿此自证反腐有效,并对反腐表忠心,说白了还是一种官话套话。
“今年肚子变小了,血压也降了。”说这话的不是什么病人,也不是什么减肥药广告,而是南京一家国有单位的办公室主任。这位主任说,往年这个时候是他最忙的时候,应酬增多,饭局不断,一顿饭要花几万块。不仅花钱如流水,应酬的领导们身体也受不了。而八项规定实施一年,各种公款吃喝少了,就连身体都好了不少。
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种公款吃喝现象有所减少,至少不再像从前那般肆无忌惮,这应该是公认的事实。但是,拿官员肚子变小来证明反腐成效,听上去实在太奇怪了,就好像这些公款吃喝的既得利益者,也都认为自己是反腐败的受益者,甚至于连身体都变好了。自相矛盾的是,如果官员们果真都是这样想,那还有什么腐好反呢?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大吃大喝,又没人拿枪指着你,公款吃喝不早该自动禁绝了吗?
我之所以不相信“反腐让官员肚子变小”,是不能确定八项规定的威力对某些好吃的官员威慑力到底有多大。毕竟,就公款吃喝那点事,都不知道发过多少文件了。在媒体曝光中,被暗访的诸如会所之类机构往往表示完全不受八项规定影响,茅台装进矿泉水瓶、农家院里洗桑拿等,各种类似于之前的“四菜一汤”式“创新”,更是不胜枚举。
在“反腐让官员肚子变小”的官员自述里,他将自身打扮成了从前大吃大喝的受害者,可是,对公众而言,却绝不能接受这样的颠倒黑白:搞了半天,你花纳税人的钱大吃大喝,换来的不是对民脂民膏的愧意,而是让您肚子“受累”的抱怨?
吃喝减少,肚子变小,拿此自证反腐有效,并对反腐表忠心,说白了还是一种官话套话。反腐成效如何,肯定不能用官员的肚子来体现,大肚子不一定腐败,小肚子也不一定廉洁。
【启示与思考】
一滴水很小,但能折射一个太阳。办公室主任陈浩的“肚子变小”、一年内“扣皮带少扣一个眼”,形象生动地折射出,在2013年,他参加的应酬少了,肚子油水少了,身体健康了!——“腐败肚”变小,折射2013年改作风收效之大。
这位陈姓办公室主任,在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不计其数,但在同一社会生态下,际遇大同小异。“腐败肚”变小,注定不是个例,而是无数官员的一个“缩影”。我身边的一些公务员朋友最近一直在感喟:改作风真好!公务接待简单了,吃喝应酬变少了,身体健康了,能有更多的精力干工作,有更多的时间在家陪老婆孩子!
“八项规定”带来的,不仅是和煦的政风、民风,也是对公款无度挥霍的遏制。浮想联翩一下——全国有数不清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年耗费多少公帑呢?对此,笔者不敢妄加揣测。但有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0月份,政府存款首超4万亿。有分析称,这或是“八项规定”和严控“三公消费”等产生的影响。
当然,办公室主任“肚子变小”,不能仅仅归功“八项规定”。新一届中央领导执政后,针对领导干部作风和反腐倡廉工作推出一系列组合拳,“八项规定”,既“拍苍蝇”,也“打老虎”——反腐败的“笼子”越织越密、越细,我国的制度反腐进入新时期,赢得了舆论普遍赞赏。
一位办公室主任“腐败肚”的变小,血压降低,是2013年改作风、反腐败成效在个体身上的投射,是他个人之幸,更是社会之福。真心希望八项规定继续高歌猛进,成为全社会不良现象的“减肥药”、“降压药”。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16/755625.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