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泰国:“街头战争”难有赢家 政局走向扑朔迷离

2014年01月17日 08:59

 

泰国反政府示威者13日按计划实施了“封锁曼谷”行动。示威者计划将行动持续20天,使曼谷变成街头政治的“战场”。警方称,这是自去年11月示威活动开始以来影响面最广、声势最大的抗议活动。分析人士指出,尽管目前抗议活动基本保持了和平状态,但泰国局势已十分严峻,对立双方如持续僵持,泰国随时可能爆发冲突。

经济损失惨重

曼谷市中心从13日上午9时开始便弥漫着抗议者的呼喊声、高音喇叭中传出的演讲声、歌唱声以及示威者的哨声。示威者用沙袋堵住了通往政府办公区的道路,用铁栏杆封锁了其他6条主要路段,并在交叉路口中央搭建了抗议活动用的平台。

从“封城”首日来看,曼谷城出现了反常的“平静”,没有爆发冲突。然而,泰国学者和媒体嗅到了平静背后的危机。有人预测平静随时都可能被打破。

泰国商会大学预测,如果“封城”行动持续两周,泰国经济因此将遭受约400亿泰铢(约合12亿美元)的直接损失,约为泰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2%。泰国央行和亚洲银行预计,如果抗议活动持续两个月左右,泰国2014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下降两个百分点。

目前,两万亿泰铢(约合608亿美元)的高铁和水利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被无限期搁置,其他正在或尚未实施的政府项目也被迫停止。

由于持续动乱和“封城”行动,泰铢近几个月来连续贬值,13日更是降到了2010年来的新低。

泰国旅游和体育部的最新数据显示,反政府示威活动已经导致外国游客数量减少了大约30万人次,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200亿泰铢(约合6亿美元)。往年春节前后,泰国会迎来大量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的游客,但受“封锁曼谷”行动影响,今年春节期间这部分访泰游客数量将锐减。

泰国旅游和体育部表示,泰国1月的酒店入住率将下滑30%至40%,2月的机票预订量将减少9%。截至目前,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赴泰旅游警示。

1

(1月15日,在泰国曼谷,泰国看守政府总理英拉(中)在研讨会上与参会者交谈。泰国看守政府总理英拉当日表示,大选将于2月2日如期举行,选委会和政府都无权宣布推迟大选。)

 

街头政治难有赢家

面对日益严峻的泰国局势,泰国各派学者和各界人士提出了一系列和解建议,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纷纷表态,希望通过谈判对话解决泰国政治危机。

不过,反政府示威领导人素贴12日晚在示威现场发表的演讲中明确拒绝一切可能导致“双赢”的和谈和调解。他说:“在这场斗争中,没有双赢,只有胜与败。”

分析人士认为,从泰国目前政治力量的对比来看,要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泰国看守政府总理英拉虽然面临着街头政治的巨大压力和反对派咄咄逼人的进攻,但她领导的为泰党仍拥有大多数选民支持,她本人依然可能在预计举行的大选中获胜。对于反对派来说,虽然他们在整个选民群体中的支持率不高,但拥有众多支持者和同情者,这使他们成为一股在特定时间内能够影响泰国政治的力量。

分析指出,反对派目前提出的诉求是英拉政府下台,推迟举行大选。如果反对派的要求得到满足,支持政府的“红衫军”恐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也可能走上街头进行抗议,其规模和激烈程度可能远远超过预期。

英拉政府希望的是稳定政局,如期大选。但如果按期大选,且英拉获胜,则反对派必然不认输,街头抗议将无休止地延续,这种情况下能否产生新一届政府?新政府能否有效行使职权?诸多不确定因素都将威胁未来的泰国政局。

此外,泰国学者和分析人士纷纷指出,在泰国的政治天平上,军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军方中立的态度发生变化,将成为泰国政局的转折点。

泰国军方一再警告政府不得使用武力。军方表示,如果出现流血事件,军方将介入局势。因此,有分析指出,尽管英拉政府手中有足够的警力来阻止抗议示威,但考虑到军方可能发动政变,英拉政府在处理抗议活动时有所顾忌,只能眼看“街头政治”不断升级而“束手无策”。

2

(1月15日,泰国反对派示威者在曼谷举行集会活动。当地时间1月13日开始的泰国反对派“封城”行动15日持续进行。)

 

政局走向扑朔迷离

由于眼下泰国政治僵局难“破”,新的社会和政治秩序难“立”。一些泰国政治分析师、学者和西方媒体依照近期动态分析出泰国政治走向的几条路线,判断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第一种可能是司法政变。所谓司法政变,是指司法机构介入政治,通过裁决总理违宪或者政党违法等方式推翻政府。在泰国近年来的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类似事件。

2006年军方发动政变推翻他信·西那瓦政权后,法院裁决他信的泰爱泰党违反选举法,宣布解散泰爱泰党,并规定泰爱泰党全部111名执行委员在5年内不得从政,致使泰爱泰党无法参加2008年的政变后第一次国会选举。

2008年底,时任总理沙马·顺达卫在反他信集会压力下坚持不下台,最终招致一家法院以总理参加电视烹饪节目违宪为由解除了他的总理职务。

第二种可能是军队介入。军队介入,扶植反他信势力。路透社认为,虽然抗议活动现阶段基本和平,政府也避免对抗手段,但只要暴力加剧,军方有可能以稳定局势为由介入。从泰国历史看,军方介入后会成立一个过渡政府,通常由法官和上议员组成。而法官和上议员大多为指派产生,背景和立场单一化。

过渡政府职能通常是修改选举法或组织修宪班子修改宪法。2006年军事政变后,为期一年的过渡政府由枢密院大臣素拉育·朱拉暖担任总理,他领导修宪班子废除了1997年版宪法,推出了颇有争议的2007年版新宪法。

第三种可能是政府胜选。英拉集团再次赢得选举。如果英拉政府能够坚持到国会选举,她领导的为泰党极有可能再次赢得国会多数议席并实现独立组阁。至于她的政府能否走远走稳,需视她的改革政策判断。英拉在过去几年平稳执政直至去年11月,触发大规模示威集会的导火索正是她试图在国会通过一项旨赦免他信的大赦法案。

第四种可能是废除结果。英拉集团再次赢得选举但结果被废除。这一情况并非没有先例。2006年2月,时任总理他信被迫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同年4月,他信领导的泰爱泰党在三大反对党抵制的一次选举中大获全胜,顺利组阁。但不久后,选举委员会以贿选为由取消了选举结果,把政局进一步拖入动荡期,并直接触发当年9月的政变。

第五种可能是推迟选举。此刻选举,无论何时选,英拉领导的为泰党都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对于反对党而言,可能动用一切手段推迟选举才有可能扭转劣势局面。现阶段,选举委员会已经收到不少有关选举的投诉和申诉事件,特别是在南部一些选区,没有任何候选人登记参选,至使这些选区注定产生“空席”。泰国法律规定,国会下议院500个议席中只要有一个空席都无法召开第一次会议,因此,选举委员会以没有候选人为由推迟选举名正言顺。(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17/7557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