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美情报监控改革恐“换汤不换药”

2014年01月21日 09:27

 

在“棱镜门”风波延宕7个月后,美国总统奥巴马17日宣布,拟对美国国家安全局广受争议的秘密情报监控项目作一定程度的调整,包括改革对内电话监听项目、承诺不监听盟友领导人等,但坚称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美国情报监控现状。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举措其实只是微调,实属“换汤不换药”,恐难消除美国国内外的诸多担忧和质疑。“棱镜门”事件后监控项目引发的争议很难因此而平息。

1

(图片:1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位于华盛顿的美司法部就国家安全问题发表演讲。)

对内监控开启“转型期”

奥巴马当天在司法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自己对情报监控项目改革的决定,以期平息争议、挽回公众信任。

在对内监控方面,奥巴马提出国家安全局对内电话监听项目开启“转型期”,暂停大规模搜集和存储美国公民电话记录的作法,寻求不由政府来存储这些记录的新方案,并下令司法部长霍尔德和情报部门在3月28日前拟定和上报新方案细则。他还提议国会批准组建一个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小组,参加美国外国情报监控法庭对秘密情报项目的审批过程,以代表民众保护隐私的呼声。

值得注意的是,奥巴马并未直接采纳白宫任命的独立审核小组所提交的重要改革建议。该小组去年12月向白宫递交了46项情报监控改革建议。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项就是,建议将对内电话监控项目获得的数据转交给通讯服务商或独立的第三方存储,但可供政府查询。

奥巴马却称“这样改不容易”,反而会“制造更多难题”。这些数据如何做到既不由政府留存、又不假手第三方?这一难题只能留待细则出炉再见分晓。

 

新美国基金会开放技术研究所所长萨沙·迈因拉思认为,奥巴马并没有触及很多关键问题和改革,把很多争议踢给了国会或其他官员。参议员兰德·保罗表示“失望”,并将继续对国家安全局发起法律挑战。

《华盛顿邮报》去年11月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70%的美国民众认为对内情报监控项目侵犯公民隐私。奥巴马的这些改革举措能否如愿“灭火”有待观察。

2

(图片:1月1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左)、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布伦南(中)、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参加总统奥巴马就国家安全问题发表的演讲活动。)

“亲密盟友”免监控

在对外监控方面,奥巴马承诺,情报监控必须以合法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为目的,不能出于非反恐等安全需求而监控外国公众,不能对亲密盟友的领导人实施电子监控,以此挽回盟友及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信心。但他强调,美国情报机构将继续针对外国政府的情报搜集工作,美国政府不会仅仅因为自己情报工作更高效而道歉。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情报研究项目主管、资深研究员布鲁斯·里德尔认为,奥巴马所言过于笼统,并未说清楚哪些盟国才能有幸进入这个豁免监控的“亲密小圈子”。

奥巴马在德国电视二台(ZDF)18日晚播出的专访中说,监听事件不应影响他同默克尔之间“建立在信任和友好之上的关系”,“我必须也应该使我们的关系不受监听措施损害,监听阻碍了我们之间充满信任的交往”。

对此,德国政府表示要好好研究奥巴马的措辞细节,而德国民众在推特上的反应就不无揶揄了:“很高兴地知道,将来当上总理就能躲过(美国的)监控啦!”

因为美国的监控,巴西总统罗塞夫取消了原定去年10月底对美进行的国事访问。媒体报道称,巴西政府此次不打算公开回应奥巴马的讲话。巴西参议院一个专门调查美国监控行为的委员会成员瓦妮莎表示,除了美国总统的言辞,全世界更想要的是美国“尊重他国主权的具体行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奥巴马在讲话中强调,美国情报机构将继续实施针对外国政府的情报搜集工作,辩称每个国家都会搜集情报,美国政府不会仅仅因为自己情报工作更高效而道歉。

分析人士指出,奥巴马所给出的含糊说法难以服众,而拒绝道歉的态度更显得缺乏诚意,这样的改革恐难获得国际社会认可。

 

“反恐”成监控活动保护伞

在17日的讲话中,奥巴马将半数时间用来强调监控项目的合理性,声称项目的初衷是应对“9·11”事件呈现的问题。“我要做的并不是停止这些监控项目,”奥巴马毫不讳言。

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本杰明·威茨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个宣布改革意向的场合,奥巴马的讲话反倒像是对情报监控项目的“强有力背书”。

里德尔认为,奥巴马当天宣布的改革意向更侧重于加强美国情报监控项目的透明度和受监管力度,而非从根本上改变这些项目。

和过去7个月中他与情报部门高官屡屡强调的一样,奥巴马再度请出了“反恐有功”的保护伞,称情报监控对后“9·11”时代美国应对恐怖主义等威胁至关重要。

分析人士指出,对经历“9·11”恐怖袭击后已成惊弓之鸟的美国社会而言,反恐的确是最容易引发共鸣、获得谅解的理由,但奥巴马政府迄今没有拿出过硬证据证明情报监控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奥巴马的改革意向,部分国会议员表示欢迎,认为是在情报监控改革上迈出了第一步。但也有国会议员认为其力度太小,并未改变秘密情报项目可能违宪的本质。资深参议员麦凯恩提出,还是应由国会参议院成立特别委员会处理复杂而重要的情报改革议题。

分析人士认为,从奥巴马定的基调来看,美国政府不会在情报监控方面作出实质性改革。或许在白宫看来,“棱镜门”不过是可随着时间流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一场风波。(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21/7561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