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增长放缓导致华尔街对新兴经济体热情减退
2014年01月22日 13:30
近日多家美国金融机构举行2014年市场展望会。从中不难看出,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增速放缓,华尔街对新兴市场股市大多持“谨慎”的态度。
新兴市场增长持续放缓
2013年,新兴经济体增长过程中的结构性困难更加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出口拉动和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缺乏后劲、国内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使新兴市场增长持续放缓。
同时,外需乏力、全球贸易保护抬头、大宗商品价格不振等因素使部分出口拉动型新兴经济体外贸情况不容乐观,严重拖累了增长步伐。
不仅如此,“热钱”进出加剧了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的震荡。年中,在美联储发出退出宽松政策信号的影响下,新兴市场出现了一轮大规模资本外逃,印度、巴西、南非、印尼、土耳其等较大型新兴市场货币、股市遭受重挫,一度引发有可能爆发局部性金融危机的市场担忧。
总体上看,这一年新兴经济体普遍在经济减速与改革加速的“纠结”中度过,巴西等一些国家还因经济放缓而加剧社会问题,爆发民众抗议,导致政局不稳。
从根本上来看,在发达国家经济逐步复苏的背景下,目前导致新兴市场增长减速的因素中,周期性因素仍有影响,但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新兴经济体普遍出现出口下降、工业生产增长缓慢、投资不足、资本外流、本币贬值、通胀高企等现象。
未来增长面临四大风险
2014年,面对发达国家逐步退出宽松政策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新兴经济体能否抓住时机采取有效改革,成为决定未来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在这样的变革过程中,四大风险不容忽视。
首先,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市场资本环境的改变,是2014年新兴经济体可预知的最主要风险。在2013年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例会上,美联储宣布,决定从2014年1月起小幅削减月度资产购买规模,将从原来的850亿美元缩减至750亿美元。伯南克说,如果经济表现符合预期,美联储将继续在2014年的会议上分步小幅削减购债规模。由此可见,量化宽松将逐步退出。虽然经历了年中一轮大规模资本流出,市场对美联储调整政策的心态更为淡定,而且在此过程中美联储货币政策仍将保持高度宽松。但新兴经济体仍面临国际资本大进大出的风险,经常账户赤字较高的国家面临较大冲击。此前遭到资产抛售的印度、巴西、南非、印尼、土耳其多为经常账户赤字较高的国家,这些国家长期依赖外资流入来填补经常账户缺口。另外,在美国利率上升的过程中国际短期资本容易快速流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拥有大量外汇储备也可能出现国际收支危机,原因之一在于并不是所有的储备资产都可以随时变现。整体而言,在国际流动性收缩的情况下,部分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大、国内经济结构问题严重的新兴经济体以及资源输出国的风险相对较高。
其次,发达经济体加大贸易保护和双边贸易谈判对全球市场贸易环境的改变,将对新兴市场出口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近年来美欧频繁使用针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双反”措施,打击新兴国家出口。另一方面,美欧着力推进的“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在一定程度上将在全球形成新的“贸易霸权”。如果欧美达成自贸协定,将形成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对全球贸易格局与规则产生重大影响。双边谈判必然具有排他性,对WTO框架下的贸易全球化将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压缩新兴市场贸易空间。
再次,新兴国家间能否抓住机遇扩大合作,是激发彼此增长潜力的重要选择。新兴经济体多为出口驱动型增长模式,且对外部资金有较大需求,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关系。从以往来看,新兴经济体做到政策协同难度很大,甚至在一些领域存在摩擦。未来各国如何求同存异,扩大互利合作,将影响彼此增长空间。
最后,新兴经济体能否抵御阵痛推进结构性调整。在内外压力下,新兴经济体被迫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步伐,纷纷推出了改革措施和刺激手段。目前可以确定的是,2014年欧元区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宽松基调,美联储将逐渐退出,国际资本环境将发生明显变化。在此形势下推进改革,新兴市场遭遇的阵痛在所难免。能否适时而动,抵御阵痛,在推出改革措施的同时,避免经济增长受到明显影响,是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重要课题。
华尔街对新兴市场热情减退
华尔街的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在美联储拉开削减量化宽松的序幕后,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以及利率水平上升,资金从新兴市场国家回流美国。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依赖于外资,资金流出会对这些国家的信贷和资金供给造成负面影响,对经济形成压力。特别是一些对外部融资依赖较强、经常账户逆差较高、财政赤字大的国家,比如印度、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等国面临的压力要大一些。而中国等自身状况良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国家表现会更为稳定。
这些金融机构认为,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宏观风险逐渐下降,投资者意识到新兴市场的风险。长期来看,部分流入新兴市场股市的资金将会回流到发达国家股市。
高盛私人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官莎尔明·莫萨瓦尔-拉赫马尼告诉记者,该行的投资建议是对新兴市场股市进行重新评估。
她说,相较于2003年至2007年的黄金发展期,目前新兴市场国家的风险大幅上升,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很多。新兴市场的回报没有预期的那么有吸引力,经济增速也没有预期的那么有持续性,一些国家还出现了动荡。投资者越来越意识到在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进行深层次结构性调整的难度。
“从估值的角度来说,新兴市场股市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她说。而从投资组合的角度看,削减在新兴市场的投资配置是必要的。
贝莱德公司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拉斯·凯斯特里克说,作为一个投资大类,建议投资者对新兴市场“保持谨慎”,当然个别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还有机会。
他说,显而易见的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速在放缓,而发达国家的增速在上升。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较2013年有所上升,发达国家是重要推动力。
他说,包括印度和巴西在内的许多新兴市场国家都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目前看步伐缓慢。
在他看来,这些地区股票价格不够有吸引力。特别是企业现金流大幅下降,显示企业需要加强公司治理。这些因素都令国际投资者敬而远之,等待市场出现拉升股价的催化剂。
对于中国,他较为乐观。他说,中国正在通过改革向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不过,这不意味着中国股市短期内能够跑赢其他市场,”他说。(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22/7564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