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综合

牛先锋:凝聚正能量,实现“中国梦”

2014年01月23日 16:01

 

1

牛先锋,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研究工作,是中央党校各班次授课教员,兼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秘书长。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做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各个方面。我们通过学习讲话可以看出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治国理政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一、  我们的目标——“中国梦”

我们有一个明确目标,近期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2020年。我们说就要建成小康社会了,那么到时候建成建不成我们都是见证人,所以说这个任务显得非常紧迫。所以说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做了一系列讲话,从近期目标来看,都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来的。那么再长远一些,我们说到2049年建国100年的时候,我们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所以说目标有一个近期的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一个长远目标就是实现现代化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那么我们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又给他叫做“中国梦”,这是我们的目标。为了完成这种目标,我们选择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不是现在开创的,而是改革开放以后开辟的。经过3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在中国管用的,能够解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怎么解决我们现阶段的问题呢?这就需要动员大家的力量,改革开放经历了30多年,改到今天,中国社会问题既多又复杂,人们的利益已经分化了,甚至固化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想把所有人力量都团结起来这不太容易,为什么不容易?因为现在社会问题最强烈的一点不就是社会不公平吗?那不公平谁还愿意干,都不愿意干,不愿意干你得想办法把力量动员起来。怎么动员力量把利益格局调整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进行利益格局重新调整,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我们强调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改革使利益格局能够更适应社会发展。所以说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今天走到这个阶段就需要全面深化改革,重新理顺利益关系,充分发挥社会的主体力量,使大家能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走这条道路有根本保障的问题,由谁来领着走,我们说中国共产党这一点是不能丢的。丢掉以后呢,可以说中国也就无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了,民族能不能复兴是不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你走的肯定不是这条路。中国共产党今天有5800万党员,我们要把这些精英,把这个组织建设好,通过这个组织领导大家来奔向民族复兴这个目标,这就需要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有高度的责任,要对人民负责,对民族负责,对国家负责。我们看十八大以来仅仅只有14个月时间,但这条思路是比较清晰的,我们要向哪里去。近期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远来看实现民族复兴和实现现代化,走什么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谁来领导?由党来领导,怎么领导呢?通过改革开放,凝聚正能量使整个社会向前发展,这样我们的目标才能实现,这是一个新的、比较宏大的一个思路。

 

习近平作为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的时候,他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与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近代从什么时间开始呢?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为什么说是近代以来?因为中国历史比较久远,中国也比较辉煌,近代以前那就别说了,中国就是世界第一了,日子过的都比较舒服了。那么紧接着我们知道,英法联军、法国联军就进入北京,我们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就彻底沦为人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是彻底不行了,你看学技术不行,学文化不行,改制度不行,那不行怎么办,不行就革命嘛。孙中山开始革命,革命不就是把帝制推翻,皇帝这种制度不行了,封建制度不行了,要干什么呢?要向西方学习,要搞民主,要民主制度,推翻帝制建立民国,清王朝灭亡了,建立民国就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结束人家又回来了,一回来又欺负我们,我们还是没办法,这个时候中国可以说已经彻底完了,好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谁也治不好这个病了,治不好怎么办,就死马当活马医,谁都给中国出注意,想办法,中国人也想办法,所以当时中国什么样状况,多党制、多元化。当时有一个主义叫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一个小组织叫中国共产党,这是当时情况。那么300多个政党,50多种主义,哪种主义、哪个政党如果把这个事解决了,那在中国相当难的,就是老大了,谁解决了,没想到就13个人成立一个共产党,经过28年把这事解决了,把什么事解决了,先把欺负我们的人赶走了,那中国共产党理所当然的,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就成执政党了。我们以前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选择,历史怎么选择?历史就是这样选择,一步一步走过来,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就得一个党派、一群人得站起来,站出来,是民族的脊梁。

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完成的第一步国家独立、人民解放。那么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我们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要走的路了。所以说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来揭示我们“中国梦”的时候,我们用了两个百年,一个百年就是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时候,我们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百年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到2049年成立的时候我们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今天和1840年的不一样,和1978年也完全不一样,我们是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个历史起点至少我们今天的世界经济总量第二了,是站在老二这个位置上考虑这个问题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重提“中国梦”就有它的新含义了。

习近平同志在接见工会的同志说了一句话,“中国梦”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喻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用“中国梦”这是一个最大公约数。所以说我们今后要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时候不仅仅是要动员我们大陆一些人的力量,还要把所有中华儿女的力量动员起来。这个时候梦想这个词可以更容易把大家凝聚起来,最大程度凝聚力量。这个梦想是凝聚和寄托、亟待中国人的宿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这就是“中国梦”。那么要实现这个梦想怎么实现呢?走一条中国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  道路决定命运

还是在参观复兴之路的时候,习近平同志讲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劳动决定命运,找到一条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道路决定命运,就是说你有了这个目标能不能正确达到这个目标,你不就是选择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途径吗?那我们选择了这条道路,这就是我们找到了一条途径,找到这条途径不容易,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我们经历了多大的挫折才找到这条路,今天应该珍惜这条路,这条路得来不容易。我们也可以简单做一个回顾,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说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完成了第一步,或者迈开了第一步。那第二步要国家强盛、人们富裕,新中国一成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一点是没问题的,要让国家强大、人民富裕,你通过什么路让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的?按照战争年代那条革命的路能行得通吗?行不通,现在是搞建设的,所以说第一代领导找到了一条革命的路,你还要找到一条建设的路,这样的话才能把中国带向富强和富裕。

走什么路?新中国一成立真的我们不好找路,不好找路就看看周围,看看别人怎么搞,一看就看到苏联了,因为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苏联也给我们提供了帮助,苏联也是搞的社会主义也是在马克思列宁的指导下进行的。毛泽东说我们要写出自己的文章,要说自己的话,要找到在中国这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对全党的号召。建国以后前8年我们是以苏为师,然后56年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路。

实际上探索道路就是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一般是抓问题得抓准,抓问题抓不准的话就不好办,你只要把问题找准了,找解决方法,群策群力还是能够解决的。关键是问题,那么我们想想中国之后我们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一个字,穷,吃不饱饭,穿不上衣服。从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这四年的时间证明了一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多的国家,要想搞建设,要想解决穷的问题,谁的东西你拿过来都不行,必须符合你自己的东西。所以说在十二大开幕词上邓小平说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们真正普查一看,我们地也不大,物也不博,人口真的挺多的。面对这种情况,只有节约利用,因为你也不可能去把人家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都给占了,我们那点石油,共产党人也不干这个事,所以说你就要执行可持续发展。资源、能源要节约着用,再按那种方式不行了。

另外一个问题是什么?社会问题出现了。我们总说这30年是我们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30年,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30年,是我们党的力量发展壮大最快的30年。这30年是不是人民群众最满意的30年?是不是党群、干群关系最好的30年?是不是社会最稳定的30年?好像不是这回事,为什么不是这回事呢?这30年我们说经济发展速度快,社会财富积累多,但是公正问题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了,经济发展上去了,社会保障这些事业没有发展上去,所以老百姓不高兴了。怎么解决呢?我们中国来说叫做用和谐社会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你说这两个问题解决,解决的办法总结在一块起个名字,不就叫科学发展观吗?科学发展观干什么呢?不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来解决实现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重要问题。

 

我们看从78年到今天,我们走这条路确实是不容易的,付出了千辛万苦的代价得来的。这条路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到了最有希望的一个新的起点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有这种道路的自信,要坚持走这条道路。那么坚持走这条道路,既然这条道路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习近平总书记就说我们今天要做的事儿就是坚定不移走下去。

三、中国道路的内涵

中国道路的内涵包含如下几点主要内容,核心内容是第一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我们看文件怎么说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历史的并不能说明你将来还是这样。我们这些年我们的事是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党如果还留在昨天,你的思维、你的工作方式还是昨天的那种东西,你说你能适应今天的状况吗?我们总是要改革,改什么呢?改经济,要改社会,要改文化,党改不改呢?党不改能适应吗?我们说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党不是上层建筑吗?经济基础变了你要跟着改,你要不跟着变你就要被时代抛弃了。

历史发展到今天,共产党应该站在时代高度审视自身的问题。习近平当选为总书记,带领几个常委第一次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谈,打铁还需自身硬。铁是什么呢?铁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本身就很难搞,像铁一样硬,我们搞起来就很难搞。自身是共产党,领导者自身如果没有两下子搞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怎么办呢?首先要转变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领导方式首先得科学执政,再不能像革命战争的时候,得按照规律来办事。在执政的时候一定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决策能够得到充分认证,有可行性。你说你自己做决策倒是快,但是这个决策如果事物比较简单,刚建国的时候或者革命的时候打仗就这一件事,而且你打的又不是大战役,可能就是一个小战斗,那你就可以先决定了。在国际国内这种情况下你一个人做决定能行吗?肯定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得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这叫什么?科学执政,不能拍脑袋瓜执政了。

我们机构越来越膨胀,越改越膨胀,为什么越改越膨胀?职能没变,这个事越来越多,你只要还管,肯定得机构增加,那现在是什么意思呢?专职能,这个事你就不用管了,别管了你当然就不用设机构了。所以三中全会谈这些内容是与党的建设与政府建设关系非常大的。都交给市场由市场做,你政府管什么,政府你把市场体系建立完善,法律制度完善了就可以了,这个事出来怎么办?出来按法律来解决,不需要你个人出面了,所以说党的执政方式到一天一定得民主执政,再也不能独断了,再独断你就要出问题了。总得来说执政的时候自己把它制定成法律,然后让法律来管人,让制度来管人。

现在群众反映的就是腐败问题,腐败问题怎么抓?原来我们的思路是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怎么治本呢?建章立制进行教育。不想腐败,让他不敢腐败,这种情况不太好管,以至于大家对这个问题就反应特别强烈。这一次新一届中央和中央纪委转变思路,标本兼治、治标为主,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实际上是围绕要使自身变得硬朗一些,说别人的时候自己先做好,这是中国道路内涵的第一条——领导力量。

 

中国道路的总体依据是什么呢?就是你得知道你这个道路是在哪个发展方位上的道路。哪个发展方位呢?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它的最基本的含义不就两条吗?第一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了,你已经是社会主义了,潜在的含义就是你不要搞阶级斗争了,因为剥削阶级已经作为阶级消灭了。第二你还是不发达的,你不发达你就得想办法把自己弄发达一些。怎么想办法把自己搞发达一些?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立足于基本国情,第一就不要搞阶级斗争,第二就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把经济搞上去,怎么搞上去呢?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干什么呢?就是调整利益格局,激发人的积极性的。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取得这么大的成绩,谁取得的?不就是让人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吗?就发挥人的主体的积极性,你把条件给他放宽松一些,让人能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有的人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但是没有享受到相应的成果,而有一些人得到了很大的成果,但没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代价,大家觉得社会不公平。中国改革现在中央改革力度挺大,哪些力量阻碍改革呢?那不就是既得利益者集团吗?往往既得利益者是势力最强的,是声音最大的。中国改革我们说进入了深水区,深在哪?要啃的都是硬骨头,硬骨头硬在哪?就硬在既得利益者身上。因为你在改他的利益就不可能像以前那么轻而易举获得了,甚至原有的利益也得做调整了,当然我不愿意做改革了。我们应该防止出现社会动荡,如果出现社会动荡了,对谁真的都没好处。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站的调查研究就到深圳,表明两个态度:第一个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当年邓小平就是要坚持改革开放;第二要让人们知道改革就是要解放思想,要破除思想上的束缚,要打破利益格局的藩篱,要解放和发展社会力量,并且提出两句话——改革要有政治魄力和高度的政治智慧,要有魄力就说明改革是有阻力的,再一个要有智慧,得有办法来改。

中国改革开放35年到今天,我们的基本国情没变,我们仍将处于和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还是主要矛盾。多余的是什么呢?多余的都是落后的生产、重复的建设,我们需要清晰的环境,我们需要优质的服务,提供了吗?没提供。那你提供的是什么呢?提供的都是过剩产业。所以说调结构,转方式,这是我们科学发展的主体和主线。

第三是要丰富完善总体布局,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第三项内容我们才简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或者总布局。这个总体布局或者叫总布局是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建设什么内容的。要建设什么内容?人民需要什么建设,你就建设什么内容。今天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就是建设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活动就是解决吃、穿、住的问题。那解决吃、穿、住的问题怎么解决呢?人跟动物不一样,你得劳动,你得创造,所以说第一个就是经济建设。你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经济建设才能创造出自己生存需要的财富。所以说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不仅仅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理念,谁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前提,解决生存需要。

 

生存需要解决以后,人的第二需要是什么?第二个层次的需要是什么?第二个层次就是文化需要。吃饱了、穿暖了又有知识,又有文化了,下一步人的需要是什么?要民主。我不能总让你替我作主,什么事都是你说了算,我要表达我的意见,就是有民主诉求了。他饿着的时候他肯定不问这个事,再一个他不懂这个事的时候他也不问这个事,那不就是吃饱了、穿暖了才开始问这个事,民主的需要出现了,这是政治要求。你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穷他说经济建设为中心,80年代的时候精神文明没上去,那就搞精神文明,90年代搞政治文明建设,2004年提出和谐社会,这一次搞生态文明,人的需要到哪里,党就给你提到哪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他争取要让每个人都满意,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也千差万别,不一定都跟这个一样。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干什么呢?就是要走这样一条道路,走到哪呢?走到一个富的目标,就是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也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在重要讲话中勾画出的治党治国的一个新的思路中的一些内容。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23/7566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