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会议专题 全会专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 重要新闻

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振兴发展 · 现代服务业篇

2014年01月26日 15:25

 

■金融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现代物流业加速崛起,旅游产业朝规模、规范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放在重要位置,高起点编制了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围绕“将赣州打造成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建设全国服务业发展示范基地”的战略部署,我市出台了引进金融机构奖励政策,起草了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及电子商务、旅游、现代物流等方面的专项扶持政策及规划。

■2013年前三季度,我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1.3亿元,同比增长30.3%,对全市投资贡献率达62.5%。现代服务业正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振兴发展 · 现代服务业篇

物产丰富、供给充足、货畅其流,物流基地、配送中心、仓储库区、运输线上、电话中、网络上,到处都是物流企业繁忙的身影。2013年以来,我市现代服务业竞风流、争效益,取得长足发展。2013年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1.3亿元,同比增长30.3%,比全市投资增速高出3.1个百分点,占全部完成投资额的57.7%,对全市投资贡献率为62.5%。

服务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3年以来,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放在重要位置,高起点编制了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将赣州打造成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建设全国服务业发展示范基地”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市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我市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鼓励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的同时,还结合实际,出台了引进金融机构奖励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起草了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及电子商务、旅游、现代物流等方面的专项扶持政策及规划,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代服务业“跑”出新时速,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新引擎。

赣州现代服务业“跑”出新时速

□记者杨桂兰

1

宁都县对坊乡瑞宁果园果农将脐橙装上物流公司的卡车运往广东。宁都乡村道路建设逐渐完善,物流业蓬勃发展,农村的农副产品在家门口就能直接装车运往全国各地。(资料图片)

  特约记者曾嵘峰 摄

1

金融发展势头强

1

市发投集团成功发行“13发展债”15亿元,申报的35亿元中期票据于2013年10月28日获得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这是我市首支成功注册的中期票据,也是我省融资平台类公司第一次在交易商协会获准发行债券。

与此同时,毅德控股香港上市、康尔实业马来西亚上市、五矿稀土成功借壳、上犹晨光稀土拟借壳福建银润投资……

2013年以来,我市资本市场融资取得重大突破、社会融资总量再创历史新高、金融改革创新发展频现亮点、金融配套政策体系基本搭建。2013年前三季度,全市金融业增加值33.9亿元,同比增长15.2%,占GDP比重2.89%,比GDP增速快5.67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市金融业实现地税收入9.43亿元,同比增长25.40%,占赣州市地税收入7.79%。全市金融运行总体呈现出稳中向好、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金融支持。

金融服务业是高端的服务业,对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来说至关重要。为推进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我市结合实际,出台了引进金融机构奖励政策,规划建设金融商务核心区,积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机构信贷投入激励机制,搞活金融市场,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平。我市相继引进了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人保健康、华泰人寿等金融分支机构相继开业,小贷、融资性担保、基金、融资租赁等创新型机构加快发展,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目前全市已有各类金融机构153家,其中银行业机构17家,保险业机构28家,证券业机构10家,期货经纪公司3家,小额贷款公司34家,融资性担保机构37家,典当行18家,基金6支。同时,我市按照分期分批推进的办法,还先行组建了赣南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重组设立稀有金属交易所。赣州市中心城区、大余和石城三地农信社已改制成农商行;重组的金盛源担保公司成为全省注册资本金(20亿元)较大的担保公司之一,也是我市首家允许开展再担保业务的担保公司;规模35.08亿元的赣州招商致远壹号股权投资基金,成为国内单只规模较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一。同时,市政府还与江西理工大学合作组建赣州金融研究院。对市金融办进行更名增编扩职,增设市金融研究中心。同意各县(市、区)成立正科级事业单位金融工作局,负责县域金融业统筹发展和相关金融组织的监管。

 

 2

现代物流任驰骋

一车车蔬菜水果,一箱箱家具鞋帽,一包包工矿产品,一笼笼畜牧水产,伴随着滚滚车流,纷纷驶出赣南,发往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内陆2000多个城市。

在位于赣州开发区的曼妮芬工业园,依托母公司销售渠道,在“双十一”电商大战中成功杀入内衣家居服品类成交额前十品牌榜的江西曼妮芬服装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积极备货春节。

在赣州南北大市场,一箱箱赣南脐橙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脐橙经营户曾晓兵说,依靠电商平台,他已销售了近50万公斤脐橙,比2012年同期多三成。

在上犹县寺下乡,正忙着将淘宝集市上的网店“搬”到天猫商城的村民曾祥富说,电子商务让边远小县也能和千里之外的客户谈生意。

……

随着信息技术在商贸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逐渐被人们所熟悉和接受,并渗透到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成为我市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和增强内需、刺激消费的重要力量,还同时带动了现代物流业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

一个地方经济要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要保持强劲的领先势头,必然要有一大批从事仓储、物流、设计、电子商务等行业的现代服务业的企业为其服务。

2013年以来,我市立足现有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以发展物流配送中心为重点,以物流企业为主体,规划建设了大型商贸物流中心,并依托龙南口岸设施的优良条件,突出集聚发展,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动物流业加快发展。我市重点培育引进了一批骨干企业,赣州综合商贸物流园、赣州旅游集散中心、赣州金属产业商贸物流城、瑞金商贸物流园、兴国国兴汽车博览城等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纷纷开建或竣工投产,并有14个项目被列入省“2013百个服务业重点项目”进行调度,初步形成了涵盖面广、分工与布局合理、功能各具特色、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服务业结构升级。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随着我市现代服务业的较快发展,产业基础不断夯实,集聚效应不断增强,特别是平台建设以及有关示范试点政策的实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南康家具大市场、瑞金市旅游集散中心片区被认定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赣州银行、赣州南北蔬菜水产土特产市场开发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章贡区被列入全省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之一。此外,旅游扶贫试验区、印刷包装产业基地获国家批准,江西定南商贸物流服务业基地获省发改委批准。目前,我市申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等8个部委组织的专家评审答辩。

 

3

旅游产业规模化

1

以“美丽老家·幸福赣州”为主题的系列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

“赣州旅游”微信公众平台注册开通,赣州旅游官方微博在新浪、腾讯等综合性门户网站开通。

与乐途旅游网、携程旅行网等网站开展的“赣南客家美食自驾之旅”“寻找关注赣州旅游微博王”等活动受到热捧。

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陡水湖景区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及赣州旅游集散中心等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步伐加快,2013年年底前已全面完工或进入扫尾阶段,取得了实质性建设成果,进一步推动了赣州旅游产业向规模、规范的方向发展。

旅游产业发展要变“快走”为“快跑”,这是赣州市形成的发展共识。

2013年,赣州市积极推行“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瑞金等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A级景区创建工作,打造全国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整合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生态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我市着力构建生态旅游大市、旅游产业大市和著名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赣州旅游产业也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2013年1月至11月,我市共接待旅游总人数2556.31万人次,同比增长23.4%,旅游总收入195.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8%。其中,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6.86万人次,同比增长12.6%;旅游外汇收入4969.26万美元,同比增长14.8%;接待国内游客2539.45万人次,同比增长23.5%;国内旅游收入19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

目前,赣州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赣闽边际重要的红色旅游城市,这对于正迈入策应原中央苏区经济的旅游产业来说,无疑面临着崭新的机遇。2013年以来,我市积极编制了国家扶贫试验区规划、温泉旅游规划等各类旅游规划,加快推动旅游重点项目开发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在建、续建及新建项目42个,总投资181.0999亿元,到位资金30.39613亿元,2013年9月新增资金5.30888亿元。在积极做好传统招商引资类型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招商理念,建立重点旅游项目招商库,加强对接国企、央企、行业龙头企业等,引进战略投资者投资开发旅游综合体、旅游新业态等重大项目。截至目前,我市共引进重大项目27个、在谈旅游招商引资项目20个,计划投资总额200多亿元。

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争取国家、省在安排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时向赣州倾斜,2013年全市共有7个服务业项目获得国家、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共计1010万元。同时,市财政还安排了1.3亿元资金用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其中仅用于发展旅游业的资金达3000万元。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从2014年起,市财政将安排5000万元设立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实际,逐年增加专项资金。

短评

让现代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杨桂兰

2013年以来,赣州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重要位置,高起点编制了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随着中央、省、市一系列鼓励和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贯彻实施,赣州现代服务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现代服务业企业明显增多,现代服务业经济总量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现代服务业一头连着经济——尽快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市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在我市现阶段,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生态旅游等新兴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也是市委、市政府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方向。

现代服务业另一头连着民生——形成较为完备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可以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可以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2013年以来,我市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上不断加强,在大力建设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及渠道形态、经营模式、组织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在总体规模、产业层次、市场主体培育、高素质人才引进方面也有大量投入。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是体现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赣州目前的发展成果已经颇丰,经济总量已实现倍增,金融物流、交通商务、现代商贸、生态旅游建设取得了新突破,“一核、两轴、三中心、七区、五基地”产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未来几年,随着社会经济民生事业的加快发展,人民生活将更加富足,现代服务业也将覆盖、渗透到赣州的每个角落,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全国服务业发展示范基地的美好愿景指日可待。

献策 畅想

市金融局负责人:2014年,市金融局将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抢抓全国新一轮金融改革创新、做大做强全省金融业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金融先行先试三大机遇,全面强化“金融优先发展”理念,以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为总抓手,以金融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融资方式、市场建设、民营金融、新兴金融、地方金融创新,强化政策引导,吸引各类投资机构入驻赣州,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加快规划建设赣州金融商务核心区,组建赣州金融控股集团和金融研究院,推动赣南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建设,重组稀有金属交易所,争取开展民营银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金融服务公司等试点,坚持集聚金融机构、扩大融资规模、培育要素市场、优化金融生态、完善工作机制,推动产融结合、产城结合,促进全省金融发展“南北两极”格局的形成。

市交通局负责人:2014年,我市现代物流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以推进《赣州区域性物流中心发展规划(2013-2030年)》实施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赣州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物流政策平台,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把赣州建成连接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创造良好开局。

市旅游局负责人:2014年,是旅游法实施的第二年,更是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启动年,我市旅游行业将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改革和创新为驱动力,抢抓机遇,力促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全国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性旅游中心。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26/7569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