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达沃斯年会】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面临变革与重塑

2014年01月27日 17:48

 

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整体向好,世界格局开始重塑,新兴经济体也吹响了改革转型的号角,目标是可持续的包容性增长。但新兴经济体的变革与重塑之路注定不会平坦和一帆风顺。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说,过去五年,世界经济一直依靠新兴经济体这一个引擎拉动;现在,发达经济体将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另一大引擎。

看多与看空同在

去年春季,发达国家开始走出衰退,而多个新兴经济体在美国退出货币量化宽松政策预期下,增长开始放缓,经常账户赤字上升、投资减少、汇率剧烈波动等困难陆续显现。市场评论开始转为负面,反映出学界与商界的疑惑和担忧。

这些疑惑和担忧助长唱衰新兴经济体的人士拉高调门。他们认为,随着全球资本流向的转换,新兴市场的神话正在终结。全球经济格局或进入新一轮的调整与动荡期。

对此论调,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在达沃斯反驳说,新兴经济体活力依旧,作用依旧,断言新兴经济体在后危机时代缺乏活力未免有些草率。

1

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斯彭斯认为,衡量一个经济体增长前景的方式之一是看这个经济体是否有资源、政策能力和政治意愿去根据当前环境修复或改变增长模式。总体来看,新兴经济体通过了这些考验,因此是灵活的、有适应力的。

 

矛盾与风险交织

对于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的疑惑和担忧也源于新兴经济体自身以及所处的环境。在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逐渐强劲的同时,多个新兴经济体却由于自身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以及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调整的外溢影响,出现增速放缓、增长难度加大的情况,“调整”成为新兴经济体当前经济形势的主题词。

法国科法斯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伊夫·兹洛托斯基说,新兴经济体自身存在金融脆弱性和一些结构性问题。美国的货币政策只是催化剂,加速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波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在参加年会时说,面对美联储政策调整,不同新兴经济体受到的影响不尽相同。她说,投资者非常精明,他们将根据经济基本面、政府实力、政策决策来决定资金流向。有些国家几乎没有出现资本外流,而有些国家则出现了大规模的资本流动。

2

(图片:1月25日,在瑞士达沃斯年会会议中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左)与印度计划委员会副主席蒙特克·辛格·阿卢瓦利亚在出席关于全球经济展望的讨论会时握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说,新兴经济体面临几个主要风险:第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回升;第二,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的时代已结束,资源丰富国家的好日子过去了;第三,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变化从根本上影响了新兴经济体。

由于意识到风险,一些新兴经济体开始进行调整,放缓经济增长。斯彭斯说,中国将开启新一轮改革,如果成功实施,中国有望转变增长方式,将年增长率维持在7%以上。

 

机遇与挑战共存

兹洛托斯基说,即使经济增长放缓,新兴经济体也有大量发展机遇。

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鲁比尼说,新兴经济体看似遭遇“中年危机”,但它们拥有巨大的人口和消费市场,结构化改革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正在进行,“有很多理由对他们的未来增长前景感到乐观”。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认为,新兴经济体具备灵活性和适应力,能够顺应当前环境改变增长模式。

罗塞夫说,新兴经济体的社会处于不断变革之中,在能源、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资需求旺盛,将创造大量投资机会。同时,新兴经济体正在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规模,将大量增加消费需求。

朱民强调,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新兴经济体必须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

在斯彭斯看来,除中国外,印度与巴西的增长潜力也很大。印度需要摆脱政治影响,采取改革措施,增加投资。印度还能从中国经济升级转型中获益,仍然可以享受劳动力红利。而巴西一直强调资源包容性,通过教育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有助于提高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以改变投资比例不足难以支持高速增长的局面。

过去十年,新兴经济体数量也不断增加,并呈现多样化。斯彭斯预测,2014年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将非常不均衡,但很可能会在2015年逐渐平衡并加速。(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27/7569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