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达沃斯年会】达沃斯勾勒世界经济发展四大趋势

2014年01月28日 14:42

 

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年会25日在瑞士达沃斯落幕。自22日年会开幕以来,全球2500多名政商学各界精英在冰雪小镇把脉时局,纵论天下。这场为期4天的“思维风暴”,隐约勾勒出世界经济发展四大趋势。

趋势一:发达经济体回归全球“引擎”

全球经济正处于稳固复苏的过程,发达经济体复苏步伐超出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在年会上就世界经济前景发出这一信号。

多方数据显示,从去年春季开始,美国经济温和复苏,欧元区经济逐渐走出衰退。世界银行今年1月中旬发布《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发达经济体年增长率将从去年的1.3%升至2.2%。其中,美国经济增速将升至2.8%,欧元区经济将从负0.4%升至1.1%。就在达沃斯论坛开幕前一天,IMF也将发达经济体今年增长预期上调至2.2%。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说,过去五年,世界经济一直依靠新兴经济体这一个引擎拉动;现在,发达经济体将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另一大引擎。

1

(图为世界银行行长金墉。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在参加瑞士达沃斯论坛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2014年世界经济将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双引擎”驱动下步入复苏轨道。但他同时警示,迎来这一转折并不意味着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那些结构性问题都已解决,发展中国家还须应对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规模带来的新挑战。)

趋势二:新兴经济体增长节奏调整

在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逐渐强劲的同时,多个新兴经济体却由于自身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以及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调整的外溢影响,出现增速放缓、增长难度加大的情况,“调整”成为新兴经济体当前经济形势的主题词。

根据IMF副总裁朱民的看法,新兴经济体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速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回升;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的时代已结束,资源丰富国家的好日子过去了;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变化从根本上影响新兴经济体。

 

不过,新兴经济体的潜力不容小觑。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鲁比尼说,新兴经济体看似遭遇“中年危机”,但它们拥有巨大的人口和消费市场,结构化改革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正在进行,“有很多理由对他们的未来增长前景感到乐观”。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认为,新兴经济体具备灵活性和适应力,能够顺应当前环境改变增长模式。

巴西总统罗塞夫更是在达沃斯论坛上鲜明指出,在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仍将继续发挥促进全球增长的关键作用,不可轻言新兴经济体失去活力。

2

(图为2014年1月25日,在瑞士达沃斯年会会议中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左)与印度计划委员会副主席蒙特克·辛格·阿卢瓦利亚在出席关于全球经济展望的讨论会时握手。)

趋势三:美欧启动再工业化进程

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24日在达沃斯透露,2013年超过10%的外迁英国中小企业将部分产能从新兴经济体迁回英国。他还强调,企业回迁有助本国经济增长,欧洲国家应出台措施鼓励外迁企业“回巢”。

卡梅伦的言论折射出欧洲正在推进再工业化进程。达沃斯论坛年会开幕当天,欧盟委员会发表新闻公报和一份行动计划,呼吁各成员国和欧洲议会努力实现“欧洲再工业化”。欧盟委员会希望将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13年的15.1%提高至2020年的20%。

 

美国的“再工业化”进程也在逐步推进。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后,调整、提升传统制造业结构及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美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日前有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制造商正在考虑把工厂从中国迁回美国。

3

(1月2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演讲。)

趋势四:“页岩气革命”重塑能源版图

金融危机爆发后,一场能源革命在美国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悄然兴起。美国率先实现页岩气开采技术突破,不断提升能源自给率,能源价格随之走低。这场“页岩气革命”对重塑全球能源版图带来深远影响。

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页岩气的开发与利用改变了各国在能源贸易中的角色,如美国从能源进口国逐渐变为能源出口国。另外,全球能源贸易路线图也在随之改变。以加拿大为例,多年来该国主要向美国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现在则必须把目光投向亚洲。中东油气的销售市场也将从美欧转向中国、印度等东亚国家。

不过,欧洲对于开采页岩气仍较为谨慎,法国等国出于环保考虑并未加入这场大潮。此次达沃斯论坛上,卡梅伦呼吁,页岩气开发为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欧盟不应给欧洲国家开发这一天然气资源设置过多限制。一些欧洲油气开采巨头也对页岩气开采解禁颇为期待。(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28/7570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