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达沃斯年会】六问全球经济走势

2014年01月29日 11:44

 

1

问:2014年全球经济发展前景如何?

答:普遍认为,2014年全球经济发展前景将比2013年好。总的判断是,2014年经济增长比2013年高出1个百分点。原因有三:

第一,美国经济复苏加快,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在2%左右,而2014年可能接近3%。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它的经济复苏会对全球的经济形势产生正面的拉动作用。

第二,预计中国今年可能保持与去年差不多的经济增长水平。

第三,欧洲现在基本已走出欧债危机,应该不会有比较大的负面发展。

问:美国经济是否可能意外衰退?

答:短期内,美国经济复苏、经济温和增长可预期,但中长期前景并不确定,主要由于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美国新一轮经济增长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现在的页岩气和制造业尚不足以像先前的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那样形成一个新产业。

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望重振制造业,但遇到不少阻碍因素。比如,劳动力成本太高,缺少受过良好教育、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这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另外,可以预见,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将使投资成本上升,牵制经济发展。

 

问:欧洲债务危机不再是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因素?

答:从现阶段看,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的几个欧洲经济体基本上止跌回升。  可以说,欧洲经济已经进入“后欧债危机”阶段。欧洲今后要做两件事:

第一,痛定思痛,吸取教训,加强中央银行的作用。

第二,调整社会福利。欧债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福利相关。过于追求高福利将超出国家的承受能力。

问:新兴经济体的暗淡是趋势还是偶发现象?

答:这是偶发现象。我比较看好新兴经济体,因为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没有改变。比如说,国内消费需求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链不断提高技术成分。因为经济增长有周期,同时,受内外环境影响,2013年印度、巴西、俄罗斯经济增长下降,而2014年可能有所恢复。

2

问:《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对美国意味着什么?有战略含义吗?您认为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

答:对美国而言,这一协定既有经济方面、也有战略方面的考虑。

就经济而言,美国打造这个协定是为重新成为亚太地区的中心,使得各个经济体与美国而不是中国加强经济联系。美国借此制定对美国有利的新规则,是为充分发挥美国的比较优势。这对美国经济是有利的。

就战略而言,在亚太地区,中国经济影响力不断上升,意味着中国的政治影响力也会不断上升。所以,TPP是作为创造美国主导的地区秩序一个有力的支撑。

 

美国要用经济手段提升战略地位。中国也要有类似思维,我们要用我们经济增长的优势,利用我们的经济地位,构建对我们有利的经济合作框架。

例如,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就是中日韩加上东盟十国,再加上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共16个国家。目前各方正在谈这个协议,如果成功,将是对TPP的一个牵制。我们也要构建对我们有利的经济合作圈。

3

(图片:1月24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年会“中国专场”活动上演讲。)

问:中国已经启动新一轮经济改革,最大的红利和风险是什么?

答:红利可能有两个: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更多释放市场的能量,减少政府的干预和制约。

第二是国企和民企的问题。以前改革开放,为了吸引外资,我国给外资超国民待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企的地位收回。

但是,民企的地位一直没有提高。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和就业的一大部分依靠民营企业。如果提升它的地位,改善经营环境,民企的动力也会逐步提升。

像改革开放之初,让农村和个体经济发挥出来,一下就把经济搞活了。从现阶段民企的贡献和活力而言,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所以最大的红利就两个,一是政府放权的红利,二是民企的红利。

最大的风险也有两点:

第一,宏观经济政策不能有大的失误,包括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

第二,从微观经济来看,经济转型,主要依靠技术驱动。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又是一个空头口号。国企在技术进步方面是最没有动力的。在外资方面,我们以前是想要市场换技术,现在越来越困难。

而在技术创新上有动力、有潜力的是民企。因为它在别的方面没有外资和国企的优势,就靠提升技术。(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29/7571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