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反腐倡廉

【案例】2013年反腐报告“打老虎,拍苍蝇”

2014年01月30日 12:45

 

【反腐倡廉案例】

【事件介绍】

1

中纪委监察部发布2013反腐报告:党纪政纪处分18.2万

1月9日,中纪委监察部发布2013中国反腐报告。报告指出去年全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95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8.2万人。

涉嫌违纪违法有价值线索增加5倍

报告称,2013年以来,中央巡视组对20个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巡视,发现了被巡视党组织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其中有价值的线索比过去增加了5倍。

据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截至目前,中央纪委已对巡视移交的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调查。其他问题亦正在抓紧办理。

违反八项规定查办督办转办252件

一年来,中央纪委直接查办、督办、转办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252件。其中,直接查办了付晓光等5起案件;督办了四川省凉山州委常委、州国资委党委书记公款大吃大喝,广东省烟草专卖局违规购买豪华车辆等140起案件,转办107起案件。

议事协调机构地方机关平均减6成

新成立的中央纪委监察部执法和效能监督室,已经将原执法监察室、绩效管理监察室参加的24个议事协调机构精简为4个,退出比例达83.3%。对确需纪检监察机关参加的予以保留,属于其他部门职责范围的不再参与。

紧跟中央纪委、监察部步伐,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检监察机关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平均减少60%以上。

微访谈·三区纪委

西城查处4起顶峰违纪行为

西城区官微“北京西城”表示,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西城区纪委查处了4起区属职能部门及领导干部公款吃喝、接受宴请、公款旅游、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的顶风违纪行为,追缴违纪款项,取得较好的震慑作用。

为了加大对案件查处力度,西城区增设了一个案件检查室。2013年,区纪委监察局立案2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0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查处5人。

朝阳正着手筹建反腐案例库

据朝阳区纪委的官方微博“廉政朝阳”介绍,目前区纪检监察机关已经建成了案件线索库、办案专家库、办案人才库以及正在着手筹建的反腐案例库,整合各种资源,拓展案源渠道,加强办案力量。

对于网友提出的学校一把手对经费使用“一支笔”的情况,“廉政朝阳”回应,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党政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和工程项目等工作,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破除“一支笔”的弊端。

昌平全区会议同比减20.8%

据昌平区纪委监察局官方微博“廉政昌平”介绍,2013年,昌平区纪检监察组织共立案38件,结案39件(含去年1件),给予40名党员干部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处级干部5人,科级干部11人,涉案金额共计4163万元,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4人。

据介绍,中央提出八项规定后,昌平区“文山会海”削减效果显著。去年,全区各单位组织会议同比减少20.8%,庆典活动同比减少10%,其中全区性会议减少15%、庆典活动减少50%;印发公文同比减少7.3%,其中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制发公文减少47%。

 

2013中国反腐报告:打虎大快人心 清除改革阻力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当2014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向神州大地,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2013年,浓墨重彩地载入了史册。

2013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领航中国驶向新辉煌的第一年。中国百姓深切期待,世界目光凝聚东方,人们翘首以待一个新时代的开局。

让中国人民喜悦欣慰、让世界为之惊叹的是——2013年,经济发展呈现新的面貌,改革攻坚实现新的突破,民生改善取得新的进展,党风政风展现新的气象……“中国号”巨轮,在历史长河中腾起气势恢宏的巨浪;“中国梦”蓝图,在前进征途中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回眸2013,无可争辩的改革发展成就,再次验证了一个真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2013年,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更加坚毅的决心和勇气,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不断强化,全党动手一起抓、群众积极参与的局面不断发展,党风政风建设带动民风社风好转有了实质性进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让人民群众信服的新成效,开创了令人振奋的新局面。

回顾总结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刻感受全面发力建设廉洁政治的时代脉搏,认真感悟推动中国反腐向纵深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于继往开来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为此,我们特别组织了这组专题报道,既是为了归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汲取崭新的历史经验,凝聚奋进的力量;更是为了让历史照亮未来,更加清醒地认识中国反腐的形势和趋势,更加准确地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创新发展方向,更加自信地开始新的胜利远航!

新高度指引新方向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

“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总书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展示了我们党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坚强意志和坚强决心。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之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总书记讲话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有60多次,以“严峻复杂”、“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坚定不移”等关键词,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予以着重强调。

 

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新的高度,源于党中央对党的建设重大意义的深刻认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坚如磐石,才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新的高度,基于党中央对世情国情党情和反腐败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四个考验”、“四个危险”更加尖锐摆在面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

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新的高度,出于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的现实考量:改革的远征,离不开披荆斩棘的尖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时期,必须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充分发挥其为改革发展清淤、排阻、助力、护航的作用。

正是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遵循理论和实践的科学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是我们党必须始终高度关注、并紧紧抓住不放的重大工作。”

纵览一年来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决策和部署,准确把握反腐倡廉新形势新要求,把严明纪律作为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执政能力的基础来强调,把改进作风视为夯实执政根基的重要工程来加强,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思路谋划反腐制度建设,体现了党中央对党的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规律的新认识,在继承发展中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反腐倡廉科学理论体系,为新时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

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十八届中央纪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对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要严格执纪,抓好八项规定落实,不停顿地与‘四风’作斗争”,“要打好持久战,更要打好歼灭战”……围绕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目标,针对有关反腐倡廉一些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对当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精心谋划和指导。

王岐山讲话依然带有鲜明的个性,没有官话套话,每句话都实实在在。更加引人关注、令人深思的,则是其个性化语言中蕴含的新意、丰厚的内涵。如“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抓早抓小”,阐述了“防微杜渐、防止小错酿大祸”的深刻道理;“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辩证阐明了治标与治本“急”与“缓”的关系,明确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攻方向;“拉长耳朵,瞪大眼睛”,突出强调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职能,突出强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坚决态度……这些论述,体现出十八届中央纪委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思路。

方向决定出路,决心决定成效。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科学理论和科学思路指导下,2013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向纵深发展。

新思路开创新局面

战略既定,关键在于落实。2013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发端于严格执纪、严肃问责,起兴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发展于勇于改革、锐意创新,让人感受深切、印象深刻。

从严执纪,惩贪治腐力度前所未有。坚持打“老虎”,蒋洁敏、李东生、刘铁男、陈柏槐、郭有明等省部级领导干部因贪腐纷纷落马;着力拍“苍蝇”,严肃查办了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通过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有力地震慑了腐败行为,遏制了腐败蔓延的势头,极大地振奋了党心民心,为“治本”创造了条件、赢得了时间。

求真务实,清除作风之弊取得积极进展。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的作风建设实践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住重要节点,强化执纪监督。一年之内,中央纪委分4次集中通报了3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前11个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计21149起,处理2585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247人,不断释放言出必行、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用务实的行动和严明的纪律,驱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不正之风的阴霾,让中国更加风清气朗。

 

严格监督,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迈出坚实步伐。一年来,中央巡视组对20个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巡视,强化对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突出发现问题,强化震慑作用。据悉,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等被立案调查,就是中央巡视组巡视期间发现的问题线索。努力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哪里可能有腐败,巡视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不让有问题的人心存侥幸,不让腐败分子有立足之地。

改革创新,攥紧拳头持续发力。以着眼全局的战略视角和聚焦主业的清晰思路,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创新加强纪检监察自身建设。改进作风从自身做起,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部署会员卡清退活动;清理议事协调机构,调整机关内设机构,改进巡视工作,进一步理清职能定位,集中精力履行监督职责。这些被社会称之为“铸剑”、“磨剑”的创新举措,使得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能更加明确,力量更加集中,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提供了重要保证。

完善制度,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日益凸显。5月,《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及《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对外公布;7月中旬开始,中央纪委委托15个省(区、市)纪委和派驻纪检组开展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立法后评估工作;11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发布实施;12月,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一系列党内法规的颁布实施、修订完善,使制度的笼子越织越密,反腐败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主动发声,积极引导反腐倡廉舆论。开通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第一时间通报有关案件查处情况;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同志多次出现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网站在线访谈”等节目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我们党关于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集中推出一批反腐倡廉理论、评论文章,编写通俗理论读物和辅导读本,制作播出电视专题片,解疑释惑、澄清认识。我们党对反腐倡廉舆论的引导能力进一步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支持和拥护。

……

有专家评价说,新一届中央纪委“反腐战术坚决”、“战役思想科学”、“战略目标清晰”、“落实过程务实而严格”,令人振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正是由此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丰富,反腐思路将更加明晰,更为系统完善,可以想见,反腐措施也必将更加有力有效。

新成效助力新征程

中国反腐的力度和成效前所未有!这是媒体对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情况的评价。“反腐重拳更沉了”、“干部作风更实了”、“‘打虎’实绩照亮反腐新局”、“ 制度之网越织越密 ”……这些来自网络、传统媒体、专家和干部群众的语言,都在印证着一个事实:2013年,是反腐败工作以新成效取信于民、鼓舞人心的一年,是开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的一年。

打“老虎”、拍“苍蝇”,强巡视、转作风……在这些直观可见、实实在在的成效背后,更具重要意义的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与时代发展同步,融入改革、保障改革、推动改革的巨大作用愈加明显。

就2013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惩治腐败,有专家分析认为:“果断打虎,大快人心。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惩治对权力行使者形成的强有力震慑,对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确保领导干部秉公用权的推动作用,这才是有贪必肃的核心价值所在。”党的改革思路和政策,必须靠各级领导干部执行;确保领导干部用权为公,是改革能否达成预期目标的关键因素。2013年的反腐倡廉工作,正是围绕“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一重要改革内容,不断强化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突出惩治腐败的震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清除了以权谋私等改革阻力,也让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等损害改革发展的行为发生几率大大降低,让权力始终成为推动改革、服务发展的正能量。

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必须靠严明的纪律、有力的监督作保障。只有纪律严明、监督有力,才能执行坚决。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中央决策贯彻到底”,这是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也是服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纪检监察机关从严执纪,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各项纪律,坚决纠正在执行中央决策方面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等行为,推动全党在关系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统一意志,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统一行动,改革轨迹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步调一致、协调发展的特征。

 

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纪检监察机关力抓中央八项规定落实、坚决纠正“四风”,促使党风政风有效转变,推动社风民风实质性好转。有媒体对此评论指出:“对于我们党而言,作风问题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对国家和民族而言,作风问题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关系到能否成功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作风是形象,更是力量。因此,整个风气的好转,对于中国改革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作风不正,无事能成;作风优良,无事不成。2013年的正风肃纪行动,为全面深化改革闯关夺隘凝聚了力量,进行了相应的作风准备。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科学把握改革脉搏,全力助力改革发展,以党内监督带动社会监督、党内治理带动社会治理,纪检监察机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了巨大的政治优势,积蓄了磅礴的正能量。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越往前行,碰到的困难可能会越大;越往深抓,遇到的问题可能会越多。对此,正如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赵洪祝所指出的:“越是面临这样的形势,越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腐败分子必将无藏身之地,腐败现象必将更有效地得到遏制,建设廉洁政治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启示与思考】

已经过去的2013年,可以说称之为“反腐之年”,中央空前的反腐力度与“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决心震撼了整个世界,2013年也是历年来反腐成绩最为突出的一年,多为省部级官员落马,全年有18万人被处分,这是一个傲人的成绩,也让百姓对政府重拾信心。但是,处罚终究不是目的,仅仅依靠大力查处是不可能完全遏制腐败的蔓延,我们必须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回过头去认真思考、仔细剖析,找到真正的“病灶”,才能药到病除。

认清现实,切勿掉以轻心。一年处分18万人,从反腐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更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但是从整个大局来讲,这又是另一种“隐患”,令人担忧。短短的一年时间便查处如此多违法乱纪的官员,如果说查处的力度再大一些、涉及范围再广一些、涉及时间段再长一些,那又会有多少官员落马?实在不敢想象。这就是我们必须认清的现实,我们的形势仍然相当严重,腐败的问题仍然相当严重,范围广、程度深,切不能因为这一成绩而沾沾自喜,一不小心,腐败将会卷土重来。常言道“祛病如抽丝”,腐败的祛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我们更应该以此为契机,振奋精神,加大查处的力度,以防止腐败的“反弹”。

仔细剖析,治标治本,治本清源。一年处分18万人,这仅仅是一个数字,并不代表处分完这18万人以后腐败就不会上演,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我们更应该剖析问题、寻找对策、标本兼治:一是要加强各级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落实教育方针,杜绝教育形式化,完善党员干部教育体系,狠抓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将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合理化,切实提升党员干部的道德素养与党性修养,从根源防止腐败思想的产生;二是要完善各类监督制约机制,引入百姓监督与媒体监督,特别加强基层部门监督机制的完善,从客观方面防止腐败的产生;三是要明确各类规格、标准,改变以往那种标准“模糊化”的做法,让官员的一切行为皆有条条框框“守着”;四是要坚持不懈的与腐败做斗争,绝不能仅有一阵子的热情,做好打硬仗、打持久仗的准备。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130/7572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