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案例】春节烟花遇冷传递“低碳过大年”的可喜信号

2014年02月01日 15:48

 

【全球财经案例】

【事件介绍】

1

南京烟花爆竹开卖首日遇冷 不少市民打算低碳过年

1月27日,南京市主城区范围内开始销售烟花爆竹。记者走访主城区内各家烟花爆竹销售点发现,有的销售点销量与往年相差不大,但有的销售点则表示,今年的烟花爆竹销售相对来说比较冷清。 

千响鞭炮最好卖

27日下午两点多,记者来到位于集庆门大街的家乐福超市外的烟花爆竹销售点,三四名顾客站在柜台外。60多岁的马师傅告诉记者,他各个品种都买了一点,总价格在300多元。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卖得最好的是一千响的鞭炮,不到20元,截至下午3点,这个销售点已经卖出两三百挂一千响的鞭炮了。在龙江新城市广场金润发超市前的销售点,两三名顾客正带着孩子买烟花爆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天这个销售点的销量还算不错,总的来说虽然没有太火爆,但还算平稳。

大型烟花卖不动

27日下午3点多,记者来到位于集庆门大街与江东中路交界处的华润苏果外的销售点,发现一个顾客也没有,三四名工作人员显得很清闲。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天这个销售点卖了3000多元的烟花爆竹,这个数字已经算是很低了。“像去年卖得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三四万块钱的货呢。”工作人员指着货架上的烟花爆竹说,大型烟花很不好卖,到现在还没有卖出去一个呢。

在集庆门大街与江东中路交界处的华润苏果销售点,工作人员表示,按照往年经验,烟花爆竹的销售高峰是大年二十九和除夕两天。虽然目前销售点的生意有点清淡,不过接下来销量应该一天比一天好。对此,集庆门大街家乐福销售点工作人员也表示,当天该销售点的销量有一万多元,不过往年在除夕前一两天才是销售高峰,高峰时每天能卖大几万元。总的来看,今年烟花爆竹的价格与去年差不多,接下来几天的销售量应该会持续增加。

 

环保鞭炮卖得不错

在集庆门大街家乐福超市销售点,刘女士带着11岁的儿子,买了两个“快乐兔”小烟花。刘女士说,这种小烟花主要是哄孩子玩的,不会有危险,而且是环保型产品。“燃放烟花爆竹肯定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如果家里只有大人,我是不会买鞭炮的。”她说,身边的朋友与她一样,今年大都是少买甚至不买鞭炮。“今年南京雾霾天那么严重,虽然说烟花爆竹并不能算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但对空气还是会有一定的污染,应该少放一些鞭炮。”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环保型的烟花爆竹比往年要多,不少产品是能够再利用的,有些产品燃放过后只剩下纸壳纸屑。

声音

“传统项目”是否该为环保让路

南京供销日用杂品有限公司主要供应南京主城区的烟花爆竹,27日下午,该公司总经理张学俊认为,烟花爆竹虽然会产生一定的烟尘,但对于总体的环境影响并不是太大,而且现在的烟花爆竹厂家、商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药量、规格等方面都做了改进,对空气有较大污染的品种,商家不进货。张学俊认为,传统民俗与环境保护之间并不矛盾,因为厂家、商家及行业与普通市民的要求是一致的。

在空气质量不断受到威胁的背景下,烟花爆竹是否该为环保让让路?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说,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传统年俗之一,然而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让人们对烟花爆竹重新审视。“追求年味也得服从环境和生态的要求,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施立学说。

“烟花销售遇冷”乃大势所趋

面对恶劣雾霾天气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严重侵扰;面对专家、学者发出“雾霾有毒”的说法;面对全社会公众对于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殷切期望……烟花爆竹销售市场遭遇“寒流”实属大势所趋。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乃广大公众的共同意愿,当然,这自然也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来营造和维护。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国内的很多城市,都饱受雾霾天气的侵扰。

在恶劣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下,不仅一些城市的“雾霾诊所”正式挂牌,而且,在市场上诸如“空气净化器”等防霾设施也是备受青睐。面对形形色色的尴尬现状,提醒全社会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而这也督促每一位公众必须从自身做起,尽己所能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献力。

我们清楚,导致空气质量恶化的因素有很多,无论是机动车大幅飙升带来的尾气污染问题,还是燃煤产生的烟尘等,都是不容小视的“症结”。此外,大量燃放烟花爆竹,更容易短时间内导致空气质量严重恶化。这几年,虽然很多地区在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但收效却并不明显。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多年的一种风俗,每逢重大节日或者其他的喜庆时刻,往往都会借助燃放烟花爆竹来烘托喜庆气氛。然而,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问题更是不容小觑。这其中,不仅容易导致空气质量严重恶化,而且,由此而引发的火灾等伤亡事故更是数不胜数。 

另外,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也难免会导致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在当前中央大力倡导厉行节约以及环境保护的大形势下,不仅很多政府机关能够积极带头,停止燃放烟花爆竹并自觉地停止一切焰火晚会,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公众也都能够做到远离烟花爆竹。在这样的状况下,烟花爆竹销售市场自然会呈现低迷状态,相反,我们生活的环境就会逐渐得到好转与改善。

“低碳过大年”春节文化味更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节日,客观上也是中国民间碳排放的一个小高峰。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烦恼,例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安全隐患等。一边是十面“霾伏”,一边是传统过年放炮民俗,如何让传统融入现代,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虽然烟花爆竹产生的雾霾影响范围小,但在雾霾严重的情况下,污染物很难扩散,尤其在市区内,本就高楼林立、人口密集度高,车流量大,污染重,已没有燃放烟花爆竹的敞亮空间。

烟花爆竹会使一个城市的PM2.5空气的状况发生急剧的恶化。像2013年北京除夕夜,PM2.5的平均浓度是267,其中个别点位PM2.5小时超过了1000微克立方米。显然它的破坏力是很大的。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它刺激人的眼、鼻粘膜,从而引起病变,还会引起头痛。当人们长期处于氮氧化合物含量过高的环境中就可能导致死亡。

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来都是与时俱进,所以,不能因为烟花爆竹是传统就要一直照搬。在传统文化浓厚的台湾、香港乃至新加坡等地,并没有大肆燃放的习惯。然而春节文化味更浓。

春节烟花遇冷传递“低碳过大年”的可喜信号。今年低碳过春节,应成为一种新时尚,它将环保精神融入传统的中国新年里,倡导衣食住行中的节能减排。过“低碳环保”年离不开政府的倡导,各级政府应成为观念的宣传者、倡导的组织者和行动的领导者。事实证明,节俭朴素、低碳消费同样也能过好春节。在这个日子里,能和一家人共同为节能减排做一点自己的贡献,我觉得这个春节过得温馨、快乐还有意义。

低碳过年不仅体现出一种精神的选择,更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低碳过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身体力行,把观念、责任和决心变成行动的力量。顺应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时代潮流,从点滴小事做起,把“低碳过大年”的年文化精神发扬光大,把过年期间的环境污染与铺张浪费降到最低。让我们在不丢失文化传统的前提下,适当、适量地燃放烟花爆竹,不再盲目无度地挥霍碳排放指标,过一个清新、舒适、环保的低碳春节。在节日期间让心灵也作一次“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使心灵更加纯净,让生活方式对环境更加友好。

 

【启示与思考】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寄托着太多的民族情节。中国人过年放鞭炮习俗由来已久,最初起源于,用鞭炮将“年”这个怪兽赶跑。民间的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窜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放鞭炮是源于驱除鬼怪的行为的,但是今天人们过年放鞭炮是为了喜庆,因为鬼怪被赶跑了,晦气也被赶跑了。这一习俗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要改变谈何容易。

但是,任何一种行为、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进步,都是能够改变的。风俗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迹,有着千年的文化传承,要改风易俗,就要慢慢改变我们的传统习俗,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这些,需要用先进的理念来引导,要我们更多的人来改变,倡导身边的人来改变,用自己的行为来来影响,最后达到共同改变的目的。

如今我们倡导低碳过年,就是倡导人们能够破除旧习,引入新观,用现代的理念纪念传统节日,少放鞭炮,多用现代、有益、健康的庆祝方式来代替燃放鞭炮等传统方式,看春晚、听歌剧、公交出行、文明用餐、陪父母聊天说话……低碳过年的意义在于通过大家自觉的行动,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低碳生活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自己开心的同时做到不打扰他人,文明过节,低碳过年就这么简单。

低碳行为多一点,文明多一点;污染少一点,天空蓝一点。“低碳过年是道德的选择,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0201/757257.shtml